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549|回复: 0

西昌发射中心高密度发射 年均发射8颗以上卫星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6-4 1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上世纪60年代末,为加速发展航天事业,中国批准建设新的现代化航天器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支40多人的选场勘察小组从戈壁滩出发,开始了漫长艰难的选址征程。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跋山涉水,走遍云南、贵州、四川、河南等9省的25个地区,进行大面积、立体式的勘察,最终把场址确定在西昌这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1970年12月,创建者在这个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安营扎寨,揭开了西昌航天人通向宇宙天窗的序幕。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支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创业者们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向一个个难关发起冲锋,最终在四川大凉山的一个荒山沟里,建起西昌航天发射场。

  1986年,为迎接中国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亚洲一号”的到来,中心组织兴建外星测试厂房。按照外商的要求,厂房除空调、温度和湿度可以调节外,还必须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洁净度不得超过10万级。为了尽快调试出规定的净化技术指数,没有先进的设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员土法上马,用绸布和酒精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洗了几十次。大家双腿蹲麻木了,就跪在地上擦;双膝红肿了,就扒在地上干。由于长时间的摩擦,有的人膝盖都磨破了,却顾不上护理,最后血肉和衣服粘着在一起,撕也撕不下来,只能用剪刀将裤子剪开再包扎。经过技术人员的精心调试,测试大厅的净化、衡温条件不仅完全符合外商的要求,而且洁净度还达到一万级的世界之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提升“长征”火箭在国际航天商务发射市场竞争能力,在短短16个月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发射场。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场,在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斯坦豪尔曾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意思是说要在16个月内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发射场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中国人不信邪、不服输,勇敢地接受了挑战,靠着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用推土机、拖拉机,甚至毛驴车等施工设施和竹筐装、背篓背、人力扛等施工方式,艰苦奋战14个月,终于使昔日的荒山坡变成宽敞整洁的平地,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发射塔架拔地而起。斯坦豪尔再次来到中心,看到巍然屹立的发射工位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禁不住惊呼:“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时光荏苒。经过30多年、几代航天人建设发展,昔日的荒山沟已经为现代化航天城所取代。如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不同轨道的各类航天器,同时建立健全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并拥有数千台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施,在国际同行中有着“东方休斯敦”的美誉。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