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506|回复: 0

反卫星武器面面观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6-3 1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在现代战争中,卫星在通信、制导、导航、侦察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新技术在战场上的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整个作战体系的效能,另一方面也给作战体系增加了新的薄弱环节,卫星也不例外。

按照早期的观点,卫星高高在上的飞行高度可以确保其自身的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卫星本身就是一种反卫星利器,而随着导弹和定向能技术的发展,反卫星手段也更加多样化。继陆地、海洋、空中之后,外层空间已经成为又一个燃起硝烟的地方。
  反卫星武器有多种类型,按照部署方式可分为天基、空基和陆基三种,按杀伤原理又可分为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种,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反卫星武器包括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反卫星激光器等。
反卫星卫星
  反卫星卫星是一种天基硬杀伤反卫星手段。反卫星卫星在发射后首先进入与目标卫星基本相同的轨道,然后利用自身搭载的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等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同时进行变轨机动,不断靠近目标。当与目标足够接近时,反卫星卫星引爆战斗部,用爆炸形成的高速碎片对目标进行攻击。
  苏联早在1963年就开始了反卫星卫星的研制,并于1968~1976年共进行了7次试验,其中5次成功;在之后的1976~1982年又进行了12次试验,其中11次成功,标志着此项技术的成熟。据称,继承了苏联反卫星卫星技术的俄罗斯可以拦截轨道高度为2000千米的卫星。
反卫星导弹
  反卫星导弹也属于硬杀伤的范畴,导弹首先被发射到目标附近空域,然后通过弹上的寻的装置搜索并跟踪目标,最终用产生破片或直接撞击的方式杀伤目标。反卫星导弹又可分为地面发射和空中发射两种,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地面发射可以携带更重的战斗部,射程也更高;而空中发射由于受作为发射平台的飞机的载荷能力的限制,导弹的重量不能太大,但灵活性和经济性更好。整体而言,反卫星导弹的拦截能力相对有限,只能拦截轨道高度低于1000千米的目标。
  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都在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和部署了陆基反卫星导弹,用带有动力和探测装置的拦截器取代了原先的弹头。
  美国于1978年开始研制机载反卫星导弹,并于1985年进行了首次试验,试验中以F-15战斗机为载机,击毁了一颗轨道高度为500千米的卫星。同年苏联也以米格-31战斗机为载机进行了类似的试验。
反卫星激光器
  反卫星激光器属于软杀伤方式,即通过高能激光的照射使目标卫星的关键元件暂时或永久性失效。由于高能激光器的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主要部署在地面或大型飞机平台上。
  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反卫星激光器,并于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试验。1975年10月,苏联连续5次用激光器照射两颗飞临西伯利亚上空的美国用于监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早期预警卫星,使其失效达4小时之久。
  美国除了陆基激光器外,还发展了以波音747客机为平台的空基激光器,主要用于拦截弹道导弹,也可以攻击轨道高度较低的卫星。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