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077|回复: 0

乌兹别克斯坦飞机制造业面临困境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6-2 18: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已久的大型飞机制造厂——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日前宣布破产。位于塔什干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联合企业,2006年亏损为444.8万美元,而2005年亏损了182.9万美元。

  乌兹别克斯坦官方最常说的破产原因是飞机产量减少。2004年,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制造了6架飞机,而2005年为5架飞机,2006年仅制造了两架。专家认为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所需的成套金属产品价格上涨,企业没有能力大量购买用于生产飞机的成套金属产品。

  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原本有能力吸引购买商关注自己的产品。与近3年生产计划相对应,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应当制造47架伊尔—114和伊尔—76不同型号的飞机。

  专家先前预测,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的生产将列入近3年乌兹别克斯坦工业产品生产的主要方面和总产量指数目标。2005年9月,俄罗斯同中国签署了向中国提供大约38架飞机的协议,其中,除运输机型的伊尔—76飞机以外,还提供加油机型的伊尔—78飞机。完全由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制造这些飞机。订单价值超过了10亿美元,据此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能够扩大吸引在飞机制造厂的投资。但是,很快钛、铝、镍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因此,2005年不可能实现合同目标。为这些飞机提供发动机的俄罗斯“萨图尔恩”企业通知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2005年自己不可能依照早先价格提供发动机,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预计制造飞机的成本将会增长20%。2007年,飞机制造材料价格还在逐步增长,除此之外,这些飞机可能从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转移到俄罗斯生产,以上诸多原因导致乌兹别克斯坦生产的飞机价格持续上涨。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为解决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面临的问题,将其1/4的资产(25.6%的股份)销售给国外战略伙伴。此外,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认为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亏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与直接竞争对手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厂有关。

  暂时契卡洛夫国营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失去了所有的订单。如果不采取措施,乌兹别克斯坦将流失大量的飞机制造专业人才,同时失去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资金亏损则更为明显,因此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阻止这种可能的发生。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