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维修直升机电子设备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它们是观察法、测量法、调整法、敲击法、感应法、替换法、对比法,在维修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寻找和排除机上电子设备的故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新一代电子设备一般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内部自检和故障记录技术。这大大增强了维修工作的主动性、目的性,从而避免了维修工作的盲目性,有利于机务维修人员快速而准确地寻找和排除故障。但是目前条件下,这些先进技术在我现役直升机的电子设备上还没有普遍应用。因而,对于没有自检的现役设备,要想知道故障发生的部位,尽快地排除故障,恢复设备的工作性能,我们还必须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控制关系来分析故障现象;并用科学的检查方法和检测手段,借鉴以往的维修经验,逐步进行分析和检查。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常用的维修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宫或借助其它辅助工具迅速判断设备故障的方位。假如,在通电时如果闻到异常气味或看到某一部位冒烟,就能判定机器内部有短路故障。打开机壳根据异味的大小或烟熏的痕迹,很快就能发现被烧的元器件或电路。 对机载电子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一般维修人员都能判断故障的大致范围,但有的设备由于结构和控制关系复杂,同一故障现象有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部件或不同的部位上,有的故障则很可能是由于开关、旋钮的位置不当造成的。因此,一般不要轻易地拆卸机件,而应当用观察法先把有关的开关、旋钮置于正确的位置上,然后一边改变开关的位置或调整设备外部的可调旋钮,听声音或看指示灯及其它有关指示;再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加以综合分析,就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的大致部位。 二、测量法 所谓测量法就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可疑电路的电阻、电压、电流或波形等,并将所测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找出故障的所在部位。这种方法一般分为有源测量和无源测量。有源测量是指接通被测设备工作电源的测量,亦称热测量。有源测量一般测量某点或某一器件两端的工作电压,也可以测量某一电路的工作电流。无源测量是指断开被测设备电源后的测量,也叫冷测量。无源测量一般用于电路的开路和短路测量、元器件在线电阻的测量以及设备和元器件绝缘强度的测量。例如:维修人员用观察法判断某个电路或某段电缆有故障时,就可以用三用表直接进行测量,寻找开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的部位。 测量法比较直观、可靠,是常用的一种排故方法。这种方法以测量电压最方便,因为它不需断开任何电路。在被测设备通电工作的条件下就可直接进行。但这种方法应用时要注意设备和人员安全,防止触电或损坏设备。尤其是在有源测量情况下必须要求维修人员懂原理,操作熟练。 三、调整法 所谓调整法就是通过调整设备的可调器件(如电位器、可变电容、磁芯等),使某些电路由外激状态转为自激状态,或使电路失衡获得差别信号,或改变电路的增益等来分割和判断交联部位。例如,APK-9中波罗盘在定位位置上剧烈摆动。这种情况就属于信号过调制;或者从左、右接近定位位置时出现死角,这一般是由于接收机的调幅度调节螺钉调整不当所造成的,这时应调节“调幅度调节螺钉R1-5”。 使用这一方法要在熟悉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千万不可盲目调整,否则不但故障难以排除,而且还容易调出偏差。 四、敲击法 敲击法又叫振动法,就是用橡皮锤或手轻轻地敲击设备的某一部位。通过敲击振动使故障再现。例如。遇到耳机声音时有时无、指示灯时亮时灭、指示器指针时摆时停的故障现象,一般是电路存在虚焊或者接触不良等原因。此时可用敲击法,一边轻轻敲击设备的有关部位或动一动有关的电缆和馈线,一边仔细观察故障现象;若敲击到某一部位或动到某段电缆时,原有的故障现象重复出现,说明故障就在这里。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排除电路接触不良或时隐时现的故障。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根据故障部位,有目的的进行敲击;二是敲击动作要柔和,不要太鲁莽,否则会敲出新故障,或使故障复杂化。 五、感应法 众所周知,凡有用电设备的地方,人体自然会被感应而产生电信号,因此人体也是一个信号源。所谓感应法,就是通过人的手或金属物向需检查的部位注入人体感应信号,听耳机内声音或看指示器的指示变化来判断故障部位。这种方法常用来检查接收系统。如巴克兰电台接收或发射时没有声音,经检查保险良好;这时用解刀触及收发机的一中放信号输入端,耳机中没有噪音;触及二中放信号输入端也没有声音;当触及到三中放信号输入端时,耳机中出现噪音;这样便可判断故障出现在三中放信号输入端之前,进一步检查可确定二中放管T5第一栅级断路,导致输入信号不能进入下一级放大,最终耳机中没有噪音,更换T5后故障即可排除。 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确保人体感应信号进人测试点;二是要熟练掌握被测设备工作原理,不要盲目乱捅:三是此法只能用来检查低压电路。而不能用来检查高压电路,否则会危及人身安全。 六、替换法 替换法就是在设备维修中,用其它方法判明某一部件可能有故障时,就可用同型号或具有相同功能、性能良好的部件替代可疑部件;如果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被替换件上;如果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则说明故障不在被替换件上,应立即还原被替换件,重新判断。用替换法排除故障,既方便又省时,特别适合野战条件下的排故作业。 采用这一方法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替换件必须良好;二是替换的顺序应从简到繁;三是一次只能替换一个部件,否则将不能判定哪一个件故障。 七、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以同一型号,无故障、性能良好的设备技术参数为标准,将有故障的设备与之进行对照检查。这可以在通电情况下进行。也可在不通电情况下进行(用电阻测量法检查电路的直流电阻)。这种方法虽然比较费时,但比较准确可靠,因此常被用来排除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如设备在开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变差,这就可以用性能良好的设备通电工作,测量有关的工作电压或电流。两者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性能变差的原因。 以上介绍的几种检查方法,它们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使用的场合也各不相同,维修人员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排除故障。当然这些方法运用的效果如何,与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故障机制,并不断总结维修经验,才能正确地选择排故程序,灵活地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和技巧,快速进行故障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