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明 (山东 济南) 【前言】 飞机在运行中,受外来物的影响是难免的,一旦飞机遭到外来物的影响,飞机外表或内部便会产生损伤。如何检查测量并评估这些损伤,就需要我们对SRM手册有充分的了解。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研究。
【实例】
某日某架A320飞机航后机组报左大翼遭鸟击,经检查飞机左大翼2号缝翼前缘有一深度2MM长度65MM宽度40MM的凹坑,离内侧距离100MM,离最下缘90MM,离最近的铆钉20MM,作为结构工程师该如何评估?
【评估流程】 首先我们进入SRM手册: 大家对ATA章节比较熟悉了,于是我们定位到SRM57-40-00章节。 说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小伙伴们:不要一看题干是左大翼2号缝翼就一头扎进SRM57-43-章节。可能会有小伙伴在SRM57-43章节从头翻到尾也没有找到凹坑损伤标准。
我们看一下57-40-00章节内容,包括: (1)描述—前缘和前缘装置 (2)允许损伤—前缘和前缘装置 (3)修理—前缘和前缘装置 (4)检查—前缘和前缘装置 能够找到这儿,考官们可能就会觉得小伙子有门道了。 要想确定损伤,我们首先向了解缝翼结构布局,进入SRM57-40-00 -Description章节,如下图: 从结构布局看出,左大翼共5块缝翼,编号从内到外依次位1,2,3,4,5号,我们要查询的是2号缝翼,位于发动机外侧。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SRM57-40-00允许损伤 Allowable Damage -LEADING EDGE AND LEADING EDGE DEVICES 在这个章节介绍了很多损伤的类型,例如:凹坑Dents,磨损Abrasions,擦伤Scratches,腐蚀Corrosion,刻痕Nicks等等损坏。 我们的考题是凹坑Dents,所以我们进入SRM57-40-00-283-001章节。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们就开始心慌,这么多图片,我该选哪个啊。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下小小的分类: 
从图中可以看出, Figure 001 sheet1-5 凹坑允许损伤的限制 Figure 002 sheet1-2不允许损伤凹坑主要蒙皮的区域 Figure 003 sheet1-2顶部和底部蒙皮凹坑的气动外形限制 Figure 004 sheet1凹坑修理程序流程图 这样一分析,我们的思路就清晰多了。 下面我们分析下到底如何处理? 一般先确定凹坑在不在不允许的区域,如果在的话,飞机不能放行,可以接下来慢慢研究;如果在允许区域,通过Figure 001 sheet1-5确认损伤标准并进行相应处理;最后上、下蒙皮还有考虑气动外形的限制。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先看Figure 002 sheet1-2 通过对比发现,对于2号缝翼,两种图只有一种使用,一张是MOD35942E0164之前的,一张是MOD35942E0164之后的。这儿提到的MOD如何查询,以后有时间我们再一起研究。目前我先提供一个MOD LIST给大家,通过飞机的MSN号通过MOD LIST查到对应的图标。这儿我们没有指定机号,暂且以Figure 002 sheet1为例: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好多数据已经给出,但是距离蒙皮下缘的最小不允许损伤区域还是个变化的数值,需要参照Figure 001 sheet5 查询: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不允许损伤到下缘的最小距离是变化的, INBOARD 56MM——WFX 86MM——TRACK RIBS 88MM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确定损伤的具体位置了,如下图: 到这儿,我们完成了损伤的定位,这也是最难的一步,基本上算是成功一半了。舒口气,继续往下分析。 接下来,我们就要在Figure 001中去查询损伤标准了。 从Figure 001 sheet2/5很清楚看出,我们确认的损伤是图中的03区,参照03的标准。(1)凹坑深度小于或等于3mm,凹坑的最大弦线方向长度无限制;(2)凹坑最大深度3-10mm,凹坑的最大弦线长度为140mm。并参照Figure 004完成修理工作。 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就觉得损伤的评估结束了?还没有,因为上部蒙皮和下部蒙皮有气动外形的要求,我们还有参照气动外形限制表继续对损伤进行评估。 
从气动特性限制来看,D=2MM,“01”=65MM,“01”大于30*D 损伤满足了以上要求,才算是对损伤的评估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修理。
【后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工作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