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参加了一个培训,关于节约航材送修成本的。虽然还没掌握这个系统,但对它也算有一个概念。大概就是送修了的航材,厂家测试发现是NFF件,如果是系统检测故障要求拆下的,厂家可以免收检测费。这个检测费用可不是小数,据说这个新项目给公司节约了上千万的成本。
NG佬也学空客的TSD发送
新员工时,想着跟师傅好好学业务,师傅叫干啥就干啥。转正有机型后,按工卡手册施工,按工程师方案换件。转岗技术支援之后,貌似出排故方案没有条条框框了,主观性更多一些,但也不能偏离手册。
师徒➕工程师在调门
总之,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有章可循的。那么修飞机哪来的创新呢?于是乎,固定了岗位之后,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如果说有,那就是今天排这个系统故障明天排那个系统故障;今天填写出勤报告,明天修订自编工卡。但这跟创新也沾不了边呀,总不能造一套系统,飞机一报故障就能锁定故障件吧。
只能说,眼光有多短,世界就有多小。我们总认为机务的工作太枯燥,与世隔绝,每天就是跟机器打交道,做重复的工作。总是在航线生产技术安全这圈子里绕,出不去。其实,机务搞可靠性的,管维修方案的和负责机载软件的等等这些工作都是要跟外界打交道的。
跳出了井里的娃,才感叹世界的大。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同时,也要多关注与工作有交集的单位或部门,也许,哪一天就换了岗位换了部门。尽量少抱怨,试想,换了别的岗位就那么顺心,不会再抱怨了吗?当跟其他人共事时,也许我们代表的就是整个机务,就算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应该略知一二,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吧。
今天的这个培训,算是打开了眼界。这个项目的开发,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涉及航材,航线和信息部。如果大家都只顾本职工作,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就不会有这些新项目。其实,机务也有很多创新项目,“航线工作交互平台”、“电子签署”和"远程故障诊断”等。创新是有的,但过程是艰辛的。
无论哪个行业,换个方向,也许都能看到一条崭新的路。
昂首挺胸向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