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写一写“像飞行员那样思考”,为此恶补了好多,但是当我发现自己恐怕连“像机务那样思考”都写不出来,终于心安理得地先放下这个课题。
那就来说点轻松的。比如:如果你是个飞行员……
01
一天航前,放行B737NG飞机。负责例行工作是一名小萌新。他完成了全部工作,坐在副驾的位置上埋头签署工单。
这是经我亲手打磨的新人,整整十个月,终于刚拿到上岗证,其实我挺满意的。然而当我走进驾驶舱的时候,还是没端住老师傅的架子,只因为我看见,在他抬头即可以看见的位置上,遮光板有几个灯,包括左右侧的MASTER CAUTION灯都是亮着的。
而就在一分钟之前,我刚刚要登上飞机时,看见货运师傅打开了货舱门。于是很显然,货舱门被打开和MASTER CAUTION灯点亮之间存在关联。的确,通告牌上还有一个DOOR灯也是亮着的。
这事情本来很小,我也只是随口一问:“小伙纸,好像还有不正常的指示灯噢。”他一抬头,果然是我徒弟,他敏锐地看见了这几个灯。然后他随手一按,全熄灭。
我的心情Duang了一下。问:“这就按掉啦?看清楚亮的都啥灯了吗就按?”他摇摇头。期待的眼神里,不知为啥还有些忧郁。
于是我说:“如果你是飞行员……”这本来只是开场白,但他打断我:“师父,要不你就直接说我哪儿做错了吧!”我有点吃惊,意识到哪儿出了问题。大概,难道,也许,可能,这儿真的是知识盲点?
02
我们教给新员工的知识,大多是在一个没有时间维度的平面上展开的。每个面板上面,每个灯、每个电门、每个旋钮,在航后和航前,应该是什么状态,这些是应当凭记忆掌握牢固的。至于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机型知识的新人,真正能掌握的人并不多。
而MASTER CAUTION灯的变化,涉及到的是有时间维度的情境。对于机务新人,我们几乎只是介绍过它应当熄灭,仅此而已。
于是我说:“如果你是……如果你是排故人员吧,这个灯突然亮了。你,怎么做?”他回答:“看一下原因,正常就按掉它。对不?”
“那刚才你看清楚原因了吗?”摇头。
“你先待着啊”,我说完走出驾驶舱,去把R1门(前勤务门)打开。回到驾驶舱再问:“看见啥了?”
“MASTER CAUTION灯和DOOR灯亮了,而且前勤务门这个灯也亮了”,他指着头顶板上的舱门警告面板,回答得比口试还流利:“前后货舱门的灯也亮了,但是我刚上来的时候这些灯全部都没有亮。”
“嗯,那你知道刚才发生了啥吧?如果你是……如果在空中发生了这些,那么MASTER CAUTION灯和通告牌上面的灯,可以第一时间引导机组去查看对应的系统。这设计很巧妙,对于减轻飞行员的知觉负担、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师父,我以前其实挺熟悉的,现在也全想起来了。而且我还知道,左侧通告牌的系统基本上在机长侧,右侧的基本上在副驾侧”,他挠挠头。
“不错哦,你们在学校里学过这些吧?”他没回答,继续埋头签字。
过了很久,我才听人说起,萌新还更萌新的时候,曾是一名飞行学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别人“大改驾”的时候,他“飞改修”了。
所以,教练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MASTER CAUTION灯呢?
所以,“如果你是飞行员”有时候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只是我起初不知道。
——END——
互动环节:你知道以下哪些关于MASTER CAUTION的“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