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860|回复: 1

[谈天说地] 山西省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 揪出恶势力团伙

[复制链接]

91

主题

271

帖子

520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发表于 2009-9-27 09: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在人们心目中,“黑社会”神出鬼没、组织严密,并且往往有保护伞罩着,所以彻底捣毁他们绝非易事。但在山西朔州市,有个黑恶势力团伙却栽在一个小学生手中。据《三晋都市报》9月24日报道,朔州市一名小学生因为家人长期遭到一帮人的无故迫害,便给市委书记写信反映了此事。市委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市公安局迅速展开了侦破工作,于近日将这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打掉了。查看详细
  在网上,这个小学生受到了网民们的热捧。纷纷称赞这位小学生勇于和恶势力做斗争,小小年纪却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感。
  而热捧小学生的背后,其实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一,而为什么市委书记一“高度重视”,当地公安局就能“迅速展开侦破工作”,而此前却任由该犯罪团伙祸害百姓?
  其二,为什么是一个学生写举报信,而不是大人呢?是怕打击报复吗?就算是群众迫于黑恶势力而失声,作为公安部门基层触角的派出所难道也一无所知?

  其三,如果大人举报,反没有小学生的举报有效?
  其四,假如没有领导的重视呢?假如“重”视的重量不够呢?这又是一种什么结果。
  其五,一个黑恶势力是干掉了,还有吗?后面的“深水区”怎么办?
  其六,以“撞大运”式的发现黑恶分子、解决其它社会矛盾,能靠得住吗?

  其七,“小学生”为什么不给保一方平安的“警察叔叔”写信,而是“越级”给“市委书记爷爷”写信呢?

  其八,在这之前,为什么那些“恶势力”没有被“送进去”?

  其九,难道维护正当的权益就得借助于非正常的维权方式吗?
在法治不彰的古代社会,这或许会成为一段佳话。故事凸显的是官员的体察入微,以及娃娃也打黑的非同寻常。而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方略15年后,这样的新闻读来却倍感辛酸。其一,它表明“清官”在当代中国社会仍有重要的价值;假设这位小学生的信,寄给的是一位贪官或昏官,那么石沉大海将会是他能期待的最好命运。其二,它表明要维护正当的权益就得借助于非正常的维权方式。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在“非常规化”上,与爬塔吊、玩自残相比,并无二样。网络中,有更多这样的“非常规化”维权,在网络举报日益“常规化”后,举报人只好变成“标题党”,试图通过一个个骇人听闻、百年未遇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进而才有获得关注的可能。
    我还没见过这封朔州小学生写给市委书记的信,这封信是否出自大人们的代笔也未为可知。但根据报道,正是这封小学生的信引起了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一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因此倒下。在此之前,这个团伙“一直盘踞在朔州市神头电厂生活区,以开洗头房为名,拉拢闲散人员,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书记“高度重视”之后,朔州市公安局将该团伙主要成员栾某某、朱某某等3人抓获,破获刑事案件8起,其中故意伤害案件4起、聚众斗殴案件1起、寻衅滋事案件3起。
    想想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如果没有这封小学生的信,如果没有书记的“高度重视”,这个团伙还在逍遥法外,这8起刑事案件将成为“犯罪黑数”。当地治安的真实状况,以及当地公安部门对治安问题的麻木与失职,可窥一斑。一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地逍遥三年多时间,难道没有群众反映,没有受害人举报?就算是群众迫于黑恶势力而失声,作为公安部门基层触角的派出所难道也一无所知?
    必须承认,小学生给市委书记写信并因此而打掉了一个黑恶势力团伙,这绝非维权的常态,更不可期待。公安部门之所以有雷霆行动,且成效显著,并不是因为小学生的这封来信,而是因为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而法治所要求的,却是公安部门对每一件来信来访的“高度重视”。常规的维权管道不通,才有种种非常规的维权行为。若是这封小学生写给市委书记的来信还能得到鼓励和认可,明天就会有六岁幼儿给省委书记写信——只要能吸引眼球并能最终解决问题,走投无路的举报者会什么都愿意去尝试的。聪明的市委书记除了像“高度重视”这封小学生的来信一样,也得“高度重视”其他公民的来信。更重要的是,书记理应看到当地民众常规化维权管道的堵塞——相比起个案的解决,确保公民救济制度的常规化运转,对于民生而言更具实质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21

帖子

1023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C

Rank: 5Rank: 5

积分
1023
发表于 2010-1-11 11: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有深度的文章
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