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昏暗的早晨,在机坪一个偏远的角落里,隔着车行道,至多不到200米的距离,这边是正在出港的A320 NEO,那边却是封存了不知多久的B737 MAX。原本它们可以一起出港,但是MAX的制造商犯下了让飞行员无法承受的错误。他们没有把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这一至关重要的系统介绍给飞行员。在FCOM里,唯一提及MCAS的地方,是手册最前边的缩略语列表,而在系统介绍和操作程序部分中,MCAS就完全消失了。如今在一些国家,MAX已经开始恢复投入运营,它最终能恢复飞行员的信任吗?这毋庸置疑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接送飞机的机务在寒冷的机坪上思考着这些的时候,思绪有些缥缈。其实,对于他,更务实的问题是:“我自己会喜欢MAX吗?”仔细看,MAX已经努力改善了B737“短腿柯基”的形象,首先主起落架更高了,前起落架同样也是。机身部分的设计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看这个称为“外部电源面板”的勤务盖板,会发现它的位置也跟着前起落架一起提高了大约20公分。这20公分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面板的后方有地面电源和耳机的接口;在不使用这些接口时,面板依靠上中下3个锁扣确保关闭并与机身贴合。一名接送飞机的机务,当他与B737 NG的驾驶舱结束通讯,需要关闭这个盖板的时候,他可能刚好能操作最上方的那个锁扣,因此还能顺利地关闭这个盖板。而到了MAX,机务就只能勉强触摸到最下方的锁扣了。
因此,许多机务内心里不会喜欢MAX。但是,公司很可能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用于接送MAX的梯子,毕竟这比更换成一批高个子机务要经济得多。假如MAX顺利运行至今,我们将会听到许多人吐槽这是唯一需要梯子才能接送的飞机。的确,即使是A330和B747这些大个子飞机也不曾这么麻烦过。
只勤务A320的机务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同样是用于接入地面电源和耳机的这个盖板,A320只有一个锁扣,构型不同因此所要求的操纵力更小,更重要的是,它的位置足够低。因此,为了关闭这个盖板,A320只需要3秒钟,B737 NG需要15到20秒,而对于B737 MAX,根据机务的身高,有可能还需要增加踮起脚尖或者使用梯子的时间。有人问:A320 NEO呢?哦,它和原来的A320是一样的。
除去耗费的时间、操作的难度,MAX的特殊之处还有与使用这个梯子相关的工作量和风险。但是在飞机的整个运行中,操作这个盖板,乃至于接送飞机,又只不过是很小的一个环节,所以有人在乎这个吗?假如机务的劳动确实是一项经济成本,有许多人会在乎的。假如不是,那么大概就只有机务自己才在乎了;可是在乎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