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近日发布系列报告,预测未来 20 年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翻译概括民航、服务业、维修人员和机组、货运等4份报告中的内容
1. 总体预测 1.1 短期 过去 10 年民航蓬勃发展,航司为满足市场需求延缓飞机退役时间,导致机龄普遍偏大。目前,市场受疫情影响有所萎缩,因此短期内来看,各航司将逐步淘汰老旧机队 1.2 中期 不论是 08 年金融危机还是世纪初的 911 和非典,民航在碰到低谷后,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触底反弹并且改革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除民航自身强大的韧性外,波音还考虑到外部经济环境,因此有足够的理由对航空业持乐观态度 1.3 长期 航司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多元化机队,以此增加灵活性、抗风险能力。相较于宽体机,飞短途航线的窄体机会率先复苏 1.4 中国 波音预计中国在未来 20 年内将新增 8600 架各类飞机(支线 380、窄体 6450、宽体 1590、货机 180)。届时,机队总量将达到9360架。人力方面,需要 12万1千位机务、11 万8千位飞行、15万6千位乘务,共计近40 万人来满足市场需求
2. 人力 波音预计在未来 20 年内,航空业将需要73 万9千机务;76 万3千飞行以及90 万3千乘务,人才需求将达到240 万
2.1 机务 飞机虽然大量趴窝导致MRO需求有所减少,但仍需机务进行长期维护以确保其适航性,这也缓解了机务的就业压力 拜疫情所赐,提升培训质量,研发更现代化的培训平台(VR、AR)、教材等工作的前景较为乐观。而机务老龄化,后继乏力的问题也依然存在
2.2 飞行 与机务类似,虽然短期内人力需求减少,但随着航空业复苏,人才缺口将会出现。 采用 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培训方法将会出现,给学员带来更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培训方针也将从任务导向转变为提升专业能力
2.3 乘务 乘务员的首要任务就算保障旅客的安全,这一点在过去一年中进一步突显 短期内乘务员工作的重点将会是保障客舱的干净卫生;长期来看,培训内容依旧会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场景训练为主
3. 市场 3.1 工程、改装和维护 航司会尽可能延迟深度维护、改装等项目,而回报周期短见效快的改装会更受欢迎。航线维护预计会在3年恢复;而工程、改装和维护等深度项目则需5年左右。 维护的方式会随着机队的变化而改变。如上文所述,航司会用逐步用新机型取代老旧机型。这意味着维护行业将要迎来更多次世代机型(比如787和777X)和复合材料等新业务。MRO企业势必要在培训、数字化、基础硬件等方面加大投入
3.2 培训 航空业的许多培训有周期性,所以培训在未来10年内将稳中向好。由于疫情可能导致无法开展现场培训,培训机构将被迫转向线上、虚拟培训。长远来看,新的培训方式可能也会永久性地改变培训市场
3.3 货运 波音预计货运市场在未来 20 年的增速在4%左右,疫情加速了电商的发展,进而推动货运市场。我国电商的火爆程度无需复述,虽然高铁货运一样前景很好,但航空货运一样很牛逼。自从1999年以来,我国航空货运的年增速在7.3%
关注公众号“唧唧渣渣”并发送“波音预测”获取4份报告原文~
参考资料: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波音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