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682|回复: 6

[生活点滴] 转载一位机务前辈的博客《没有翅膀的鹰》

[复制链接]

58

主题

254

帖子

268

积分

见习机务员

你对自己的实力肯定吗

Rank: 2

积分
268

TAECO

发表于 2009-11-23 22: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第一章 庭院深深入民航
 
  突然很想写一点文字,记念这些年的工作与生活。我是一名航空维修机务,换句话来说,就是修飞机的,因为不是飞行员,因此只能算没有翅膀的鹰。从跨进学校的时候起就算开始了航空领域的生涯,到现在有不少趣事,也有不少辛酸,每每回顾自已走过的路,会觉得很有趣,也会觉得很开心。
  当初是怎么想到选这个专业的呢?当年读的是重点高中,学校特别重视升学率,高考是学校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三方开会研究的,尤其是班主任,一一分析升学及学生水平(在此向已逝的吴老师表示敬意与哀悼),再同家长商榷。我那时对航空有兴趣,但是当飞行员肯定是不够格的,正好家里有熟人也在民航,就建议我报了北方的那所民航院校。事实证明,这所学校我没读错。
  为着我也莫名其妙的原因,读书读得太早,偏偏又没有留级,南方的小学还是五年制,等到高考时才发现自已才十五岁。怎么办呢?十二年前的我天不怕地不怕,咬着牙参加了高考,考上大学就说什么也不能不读了,要是留级再经历惨不堪言的高考那是跟自已过不去。老爸的意见还是对的,先考,先读,什么时候不行了退下来就是了。于是整了几个背包,带上钱和同学上了火车。可笑我当时连领身份证的年龄都不到,学校看了也连连摇头。
  不过起初到学校的时候是非常失望的。那时学校就几座楼,一点不象想象中的大学那样学府森严,除了有几架教学飞机外一点架式都看不出来。房子是六十年代修的,有的地方居然还留着没刷干净的林副统帅标语…好歹也是九十年代都过了几个年头了,怎么还会有这么破烂的大学?刚来是军训,十八天。那年北方特别热,第一天就有一个哥们晕了过去(造福大家的善举呵),于是学校找到军代表说,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精英啊,历经高考身体都不好,要是出了事家长找我们要人,我们就只好找你们要人了。军代表也吓得够呛,于是下令所有训练全部从宽,以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为重。我还记得那时一份素菜是五毛钱,四两饭是三毛二,而学校当时发的一个月补助二十九元,军训期特别补贴四十八元,这十八天是好好吃了一顿。
  一九九三年九月,累死人的军训,好吃好睡的军训…
  然后,正式上课了。
  所有的同学,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比我平均大出两至四岁…真是很暴汗的事情,这种情况基本要持续整个大学。不过没有办法,如果不读就要重头面对高考。父母不在身边自由了许多,生活上面自已洗衣吃饭都没问题,恋爱那是想也别想,剩下的就是读书了。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我特别能读书…遗憾的是老师也这样认为。其实我根本不擅于读书,尤其是不擅于考试。第一场考试考下来,我是本班头一个不及格的人,原因是考前没注意听老师话中有话,不懂复习重点…还以为是高中的考试。接着第二场机械制图又不及格,原因更搞笑,我根本就讨厌这种唧唧歪歪的东西。家里吓得要命,怕我想不开自杀(老爸是大学教授,历年来各种原因自杀自残的学生见得多了,所幸都不是他的手笔),又问我要不要转学回家乡的学校读自费以利照顾;学校的辅导员也怕我想不开――那学期刚有一个学生考不好自杀的先例。我给家里的答复是,自杀我是决计不肯的,不过最好多寄一点衣服来,因为北方的天太凉了。另外最近饭量很大,寒假回家的时候希望老妈有心理准备。
  想起十二年前真是很有趣。别人考不及格了天天难受,我当时却满不在乎,反正已经拿了淘汰警告,死猪还怕开水烫么,了不起留一级就是了,以我的年龄留个四级都不为过。不过余下的课还是努力去考,家里的钱毕竟是父母辛苦来的,也不敢不听老师复习课了。可恨的是剩下那几门课的老师复习课口风比美国的签证防范得还要严,结果是大家只能硬背硬考,还好一路通关。
  春节回家没什么可说的,一路上春运经历过的人都能想象得到。打那以后只要有个地方躺直了睡、有东西吃我就不嫌弃,直到保钓船上和别人挤船板我都觉得比春运时的火车上幸福一万倍、别人在旁边晕船呕吐我都能照样吃饭,都是拜受春运之赐。第一年回家后我家一个月几乎没见有剩菜,我老妈确实让我吓了一跳,从没见我捧着个汤盆吃饭的,还天天吃不够。其实本来学校就没什么好吃的,地方又偏,当时连饭店都没有,只在外面一个农贸集市上有几个饼铺,十来岁的人正是容易饿的时候,最怀念的当然是家里了。后来姐姐说妈妈背地里在哭,以为我在外面遭了多大罪,饿得多厉害,其实我营养还是不缺的,学校里的东西只是不好吃,并不是不够吃,而且一想到下个月就吃不到这些美味了,当然要狠劲多吃几口。
  现在想起老爸老妈,心里会难过,打上大学起十二年了,都在外面飘零,没机会好好孝顺。(待续)
 
 
 
第二章 雨打芭蕉庭前窗
 
 
  一路跌跌打打地过了大一,大学里的三件必修课:拍拖、补考、旷课我已掌握了两门,拍拖是根本提不到议事日程上的,只是一心想着不要考试不及格让家里再担心了。那时大家关系都不错,一到有空时便会在楼道里喊打牌。我本来不会打升级的,被舍长大喝一声“不会打牌怎么能算上大学”,努力培训,终于上瘾成才。
  才来学校的新鲜劲一消失,便都想着上那几架实习飞机上玩玩。其实那几架飞机也没什么,就是波音707、三叉戟、伊尔14、伊尔18类的,而且有保安看着,非教学不得靠近。去教学楼的路上有半扇(寒,这个词听起来和猪肉似的)机翼,大家常常围着它转悠,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虽然除了金属架子实在什么也没有。到了大三时实验室里才有飞机上拆下来的设备,我们便围着一堆仪器象苍蝇一样转。测信号强度、测波形、测数字信号,那时不仅学会了应付北方的冷天气,还学会了如何拍高几届的师兄师姐们的马屁――因为将来到工作单位上去,这些人都会是自已的师傅或领导。当然,下几届在面对我们的时候也是相当恭敬的,这就是行业性学校的特点。
  比较后怕的是微波实验差点没把小命搭进去,当时误把一个金属夹夹到电源输出口了,结果被220伏交流电好好收拾了一把,如果不是手意外脱开,恐怕今天也没有人在这里打字了。还有雷达试验,当时实验室里只有老式苏制雷达,一个要占一间屋子那么大,两吨多重。教雷达的老师几乎都谢顶,因为从前雷达幅射非常严重…而且师兄们也传说因为雷达幅射的关系,电子专业的人一般只生女儿,于是一些传代观念重的兄弟们面对千秋万代的危胁便纷纷忧郁起来。
  那部老雷达从前一直能开动的,后来系里搬一次家,给它换了一个地方,反而不行了。挺怀念这门课的,我后来大半夜里在渔船上看雷达屏幕、监控日本军舰的功底就是这门课上学会的。
  在学校里老师教导得最多的便是诚实,因为航空维修一旦出了差错便是机毁人亡的事情,不过惭愧的是,我们一直就不诚实。除了喜欢抄作业以外,我们考试时偷看也是家常便饭。倒不能说我们品行不端,实在有些老师BT到品行不端的地步,不仅平时上课就听不懂,笔记本记了几大本,他最后还来一句“这个东西不考,但你们要知道”,气得你吐血。还有的老师不管你考得如何,手下的班永远关掉三分之一少一个(系里规矩,不及格人数超过三分之一则考试要重来),毕业时补考叫“大决战”,一般又会黑掉一半不给过,搞得象秋后斩决一样。我们班最自豪的是历经沙场,社科部居然没有放翻一个,中国革命史、马列哲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事政治这些垃圾不如的课程向来是杀人重点,多少老将马失前蹄,我们班据说是唯一一条漏网之鱼。能漏一道网不希奇,能连漏三年的网,就非等闲之辈了。
  一直到大四才有机会上飞机…那时心情已经不在飞机上了,而在毕业后该到哪个单位、能到哪个单位。实习时上了伊尔18飞机,感受了苏联老大哥的气派,最是喜欢机长右手边的一个红色按钮,那个按钮通着一个炸药块(!),用来炸毁自动驾驶的。当时的自动驾驶不可靠,怕万一出了问题又脱不开,飞行员要是不能控制飞机就完了,美国人的思路是设立超控逻辑电路和超控装置,苏联人的做法更绝,不仅有超控装置,而且装上炸药,一有问题就把你炸了,看你怎么闹事。当然炸药的量是精心算好的,只毁必要的地方,绝不多炸一点。老师们便紧张地恐吓我们,谁要吃了豹子胆去按那个按钮,绝对开除,一点余地都没有。想想当时的飞行员也是怪可怜的,几十上百个仪表对着,航向航速都要导航员一点点算,再对着地图找位置,现在都用集成液晶显示和卫星定位了。当时最洋气的就是那架波音707了,不过发动机被拆走了,只留下机身。其实这些飞机只要保养得当,还是能飞的,飞机这种东西造的皮实,国内最早进的707后来卖到以色列,一直还飞得好好的,还有一架卖到哪个小国去了,人家很便宜地买进来当总统专机,一样气派。中国一是贪新、贪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制约,就是维修体制和水平。那就是我毕业后要经历的事情了。
[font=]
第三章  犵鸟蛮花千万里
 
 
  终于四年过去了。三门必修课都修过了一番,还学会了打电脑游戏。从最早的F19到仙剑,从286586,无数个日子我在电脑程序与游戏中煎熬。当F22的护送总统专机任务居然打通关时,我的毕业设计B737电子仪表仿真也完成了,从此收拾好行李包袱,只身走向更不可知的异乡。
  起初的路途并不顺利,半年后才在另一家南方的航空公司里定下来,那一年是我最后一次和家里人过生日了。工作的地方炎热无比,机场晒得火烫火烫,我便在火烫的机场中当了一名电子机务。
  电子机务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工种说来好笑,英文航空电子叫AVIONICS,专业缩写就是AV。在我们上学时还没什么,到毕业时互联网已然盛行,人人都知道AV是什么东西而且电子的工作相对机械等专业比较轻松,基本上都是对着控制盒做测试,有首诗形容叫“机械吱吱嘎嘎,电气拨拨插插,电子溜溜达达”,当别人汗流雨下地拆装部件或干重活的时候,电子的都是拿着一份工作单慢吞吞地按控制钮,工作服都不带脏的,当然会引起别人眼红了。于是到没技术含量的活的时候,就让电子的上,“反正AV的人闲着也是闲着”。
  那时候是机务的黄金时代。机场尚无夜航,7点钟航班就结束了,没有大的故障就可以早早收工。737是最清闲的,还有一种小飞机故障狂多,不过从7点钟就排故倒也不怎么耽误事情。那时公司给车间的活动费也多,有些人饱暖起来便会思些食色性也的事情,又没时间找女友,便光顾起花街柳巷来,往往是下班后大吃一顿再去找露水姻缘。国人似有一种癖好,做什么事情都要拉上别人心里才踏实,吃饭要这样,嫖妓居然也要这样,整车间的人出去胡闹,声势浩大,有的居然连工作服都不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好在当时属技术处,尚不在车间,不然到了这种场合拂袖而去,恐怕小鞋是穿定了。
  参加工作这些年,从来没有沾这类事情,被好几个资深前辈认为不懂做人,寒。
  那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ZZ工并不老,但是资历深得紧,是从某处跳槽来的,结构修理上面极为擅长,曾经有过飞机出事,波音都不敢出方案,硬是让他搞定了,最后波音也不得不服气;有一次苏制飞机忘了放起落架着陆,也是他去搞定的。几处都曾挖过他,那时他一心想着的却是老实做人,呆在原单位一直到快要垮掉、大家上班无所事事打麻将时才醒悟过来。以老Z的本事在这里做些737的小修理实在是大材小用,好些重要的图纸我们那时都不知道怎么用,还是他来处理的,所以大家都要叫他老Z
  那一年出了一件事,小飞机维修时用千斤顶顶起来做工作,不知怎么打滑了,把飞机顶出一个洞。消息报上去,经理很是害怕,不知道这算多大的事情,要知道当时还只能做简单的维修,机体结构修理动辄花费上万,没有经验乱搞很容易机毁人亡,问别人个个都不敢说该怎样,那时就显出老Z水平了。各级经理都在现场诚惶诚恐,他跑过去看了一眼说了声没事,所有人于是都放下心来,作鸟兽散。果然他出个方案补回那个洞去,连成本带人工连一百美元都没花到,第二天飞机照常飞航班。方案出得简单,但是敢负人命关天的适航责任却非老Z末属,水平差异就在这上面。
  虽然专业不一,我还是景仰地到老Z的临时宿舍去拜望了一回。老Z倒不摆架子,很热情地烧了回锅肉,又拌了西红柿招待。吃的时候才发现回锅肉没放盐,于是找些盐来直接拌上;糖因为用完了还没买,因此也只是生西红柿。不过聊得甚是投机,他那时正打算再跳走,而我是才从别的地方跳来的人,相互间有共同语言。老Z相当淳朴,带着内地工程师特有的气质扶着眼镜跟我说话,时常气恼他的宝贝儿子在姥姥家不肯听话。
  过了几个月,老Z跳槽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细细察看那些波音结构图了
  中国因为有档案这种制度,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耽误了多少人的一生,只是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因此也不觉得,一旦你要离职或调动,就显出它的可怕来了。当年那家航空公司之所以人才济济,很大一个原因是它雇人不需要档案,所有的人愿来就来,不受从前单位的约束;但是这样一来公司只要一有招待不周,来人也是说走就走,有的连招呼都不打。做航空机务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一方面是高技术含量的事情,一有问题就有坐牢的危险;另一方面又是最不受人尊敬的地方,脏累倒在其次,关键是航空维修部门的人事安排、待遇、劳动规章上常常不给落实,欺负的就是最会干活的。一架737五千万美金,平均每天贷款加利息成本要一万多美元,这都是铁定要还的,剩下的人员工资、燃油消耗都基本上是定数,开销上能打主意的就是维修质量了。一个自动驾驶控制面板要十五万美元,一个小叶片一万多美元,一台发电机二十四五万,只要修的人不经意,随便一台高级轿车就扔到海里去了。不过国内的航空公司最喜欢的还是在人员待遇上抠钱,因为这样最能看到成效;这样一来,人心就滑下去了。培养一名成熟机务的隐形成本平均有几万美元,这钱是省不下来的,把培养起来的人糟蹋着用,笑话就跟着出来了。
 
[font=]
第四章 朝霞一瓣夕余芳
 
 
  一般人脑海里都有一个概念,飞机是不能带故障上天的;从学校毕业前我们也是这样想。其实到了工作单位后才知道,飞机几乎都是带故障上天的,因为一架飞机几百万个零件,不可能一点不坏;现代飞机的设计思路就是冗余度高,带着故障也能上天,因为不是哪个地方都有那么多备件的,故障这种概念包涵也很广,象座椅坏了一边扶手也叫故障,波音专门有文件说明什么样的故障能飞、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多长时间内必须更换或解决。但是带着故障飞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飞行员,心里肯定别扭,而从维修的出发点来讲,技术上能安全飞行肯定就放行,不然部件订货、到料这段时间飞机要不飞,那责任谁也担不起。也为这个航空公司的机务和飞行员常常搞得很拧。
  不是什么故障都能飞的,有时技术上很简单的事情能害得飞飞们头大,我一个哥们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是飞机在空中发生失速(简单地讲,就是速度太低了)告警,飞行员查空速并没有低,落地报告机务。机务最怕碰到的就是间歇性故障,它在地面不出现,平时不出现,飞行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让人找不着北。偏偏这个故障就是间歇性的。那哥们也是年轻气盛,想想这有什么,不就是个假警告么,说不定以后不再出来呢,顺手就处理了:地面测试正常,飞行观察。结果机长一看也不乐意了,于是要求机务跟机观察,他想也没想就上了,当时跟机手续也简单,不象现在还要反复填表。结果飞机早班开始起飞,跑道上推油门到最大,飞机呜呜地向前冲,正到离地前几秒的时候突然失速警告了!按波音的飞行要求是不到强制起飞的速度,应该中断起飞,理论上跑道也够长,可那时给机长留的判断时间连几秒钟都不到,副驾驶只来得及喊了一句“要中断起飞”,机长跟着惨叫一声“来不及啦,太快啦~~~”一抱杆飞机就带着警告抢离了地。
  当时那哥们就坐在驾驶舱的观察员位置,端的是面如土色啊,飞机一落地立刻安排换控制面板,此后再也不敢随意写什么飞行观察类的话了。几十吨的家伙一秒钟几百米的速度横冲直撞,有点差错都是人命关天。
  那哥们也是点背,后来又遇到过一回,起落架指示故障。为了防止飞机的起落架放不下来,飞机上装了几套系统收放,光是地面看起落架从轮舱里出来了不行,有相关机构必须锁定到位、传感器给了信号指示系统显示放下才算真正放下,要是收放指示出了问题,那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虽然飞机最后不会出事故,但对飞行员和乘客的心理都会是一个极大的冲击,机场方面更会吓得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它是真的指示故障还是放不下来啊。那年一架飞机就是临着陆时怎么也不显示放下,那哥们正好在航班上,一个劲地在想天哪这不是真的吧,怎么这事临到我身上来了之类的,当真是有千言万语堵在心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光是脸色发白。最后飞机顺利落地,他感觉就象鬼门关里过了一遭似的。我想,我如果在飞机上,肯定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过机务的烦恼并不在故障上,而是在人事。才工作时新机务分成两类,一类是从部队上来的,一类是大学里来的。车间主任是部队的,所以对大学生特别想折腾一下出出气,没事就下令大学生们都拎着汽油去洗轮舱,部队的坐到大树下唠嗑乘凉。一次两次没关系,天天这样心里就有些难受了,尤其是轮舱是天天脏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去洗,严格地讲洗多了对一些部件还有害处,不过才毕业的时候哪里有地方给你讲理,只能老老实实地当孙子,大热天拎着汽油洗得一身都是脏。部队的老同志们英语不好,波音手册看起来有困难,但是手上的活比较厉害。他们也明白自已后劲不足,等这些大学生技术都掌握了自已就会受影响,那时就看出会不会做人来了。很多人在此时带了几个有潜力的弟子,栽培好了自已是一路顺风,做什么事都有人帮着,而且学历高的职务升上去了,对当年的师傅有感情,日子更是好过。
  由于英美飞机越进越多,从部队引进人员就越来越少,尤其是出了一件事,一个平时表现尚不错的人因为赌钱还不知道什么别的缘故,偷了公家的电脑卖,因做案手法笨拙很快就被抓了,结果给部队来的人整体形象抹了不少黑,此后就再没有这方面的事情了。平心而论这些人也挺不容易的,军队里熬了这些年没挣什么钱,光是出劳力,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来航空公司又被年轻人压过风头,换了我心里可能也会有点想法。现在的部队里都油得要命,吃喝嫖赌样样都有,他们也有不少人沾上了这种作风,嫖娼的风气就是这样带开的。虽然我蔑视这种作风,但是他们不少人本性相当不错,后来看到升了官的权贵们时,还常常让我觉得和老师傅们呆着放心一些。
  
[font=]
第五章 由来世间多难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当地流行开了买私彩和炒股我一群同事也跟着纷纷进套,当时说得都十分动听,什么现代社会投资理念,什么长线短线,个个仿佛明天就要成为百万富翁一样。也有朋友建议我试一试,不过我因为知晓自已没有这份运气和财运,因此始终一言不发。
  最难理解的是当地很多人居然靠算码为生,就是在街头摆一个小摊子,宣称说他知晓下期开彩的号码,只要花两元钱买一张他的码纸,就能得中大奖。那算法还加倍神秘,什么双连尾,什么不分家之类的。每每看着那些人在街头口沫横飞地讲自已的算法如何如何准,旁边居然还有一堆人毕恭毕敬地听着,相互间竞争还激烈,便忍不住哑然失笑。这些人如果真的知晓大奖何时能开出来,干脆自已去买彩不就是了,何苦大热天在太阳下面为两块钱费这么多口舌。打彩在当地被当成是一种投资,电台上堂而皇之地说如果闲钱比较多可以如何如何,如果闲钱太少只有几十元,不妨去买彩票也能中个奖云云。又有无数人研究周易八卦图,自立门派看能否算出下一期彩号。
  所以每每听到同事们引用股评家的话语时,便也会觉得无法找到同感。在我看来,股评家只是炒股炒到亏本的人才会去做的职业,如果他炒股能有炒菜的水平,他都只会去炒菜,而不会去炒股。在一个没有市场规律的市场里,从大鳄鱼嘴里偶尔捞点汤汁或有可能,但指望一直吃到肥肉,对中国的股民恐怕是一种奢望。
  当时有些人对炒股的热情到了太搞笑的地步,曾经有次一位元老级前辈不知为何,居然上班时穿着工作服,开着场内才能通行的电源车(这种车牌不许开出机场的)去证交所看牌。虽然老资格可以特殊一点,但象这样也太过份,正好当天有机务领导出外办公,回来时经过那条路,看到机场的电源车居然停在路边,这一惊非同小可,赶紧进去看出了什么事,结果在里面看到自家人穿着工作服炒股的搞笑一幕,当时就气得骂开了。此事后来一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做机务最苦恼的事情,便是碰到不合理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当时飞机维护不仅要按波音的指令,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非技术性因素,象有时高层领导突然心血来潮,“预感”到飞机下部会有问题,于是指示机务部注意检查飞机下部。什么叫飞机下部?怎么个检查法?谁也不知道,可是命令又必须要执行,否则饭碗见砸,于是只好一级一级往下推。推到小办事员身上,小办事员手足无措,最后写一份详细检查的清单叫外场详细检查,说白了也只能是拿手电照一圈飞机了事,上糊天下糊地,中间糊自已。
  飞机总是会有故障的,有时突然有了故障,航班便要延误,有的时候会引起非常麻烦的后果,尤其是在有记者的时候。很多记者的从业道德实在不敢恭维,不光发报道要拿红包,如果不满足索赔要求就故意在报纸上损你一把,让航空公司非常难堪。波及的后果就是,某一次某航班如果因为某系统或部件故障引起后果严重,就要求今后每天都检查一遍该系统,哪怕只是十年一次的故障这样表面上看是安全了,但随着故障越来越多的积累,到最后机务就不堪其烦,忙的时候就只能哪个都不检查了。本来对多发性故障缩短维护间隔是有严格的可靠性数据要求的,不过那时有的东西不过就是走走形式而已。
  波音曾经给我们提出过一种东西,叫MEDA,维修差错判断协助Maintenance Error Decision Aid ,关于MEDA和人为差错因素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并且还印了不少无惩戒人为差错报表。可是什么东西一到中国来无不走样,这个东西也不例外。这个东西出来是为了让人主动报告错误用的,并且主动坦白过错者不处理,到了中国就变成了谁犯错谁倒霉,而且为了显示公司赏罚严明,处理一次比一次狠。先进的工具、设备可以用钱买,优良的理论可以学习,但是实际的事情是要人去做的,实际的人文管理总是官本位的那一套,后果可想而知。当时的机务一听说有人为差错,个个都唬得面如土色,四处打听怎么回事,当事人更可怜,整天都生死未卜,从犯事到最终处理结果下来,要经过一两个月的工夫,见人就象霜打的茄子一样。这样的工作心情居然没有闹出第二回差错,也是难得的运气。
[font=]
第六章  广陵散罢谁音谐
 
  其实机务最常处理的是飞机,工作中除了面对车间领导,主要面对的就是飞行员和空乘了。机务和飞行员的关系是最微妙的。一方面机务的任务往往就是要求飞行员带着故障或间歇性故障飞行;另一方面飞行员最该依赖、也最必须依赖却又偏偏不能完全相信的就是机务。有的故障其实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飞行员不了解具体的系统工作原理,你怎么也没法子讲清,就只能糊弄一下他了事;另一方面飞行员,尤其是老飞,往往处理情况靠的是感觉,你说的现象和他感觉不一致,他肯定就信不过你,有时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不然最后麻烦的肯定是你。象一次飞机保留项目要飞,我们那位机务特别详细地向飞行员讲解了一通工作原理,他还没讲完,航班已经误了最后自然算他的责任。欲哭无泪啊
  而有些飞行员也是搞笑得很。公司当年四位老飞,姓名第一个字是常、范、胡、涂,加起来便是“常犯糊涂”。其实这四个人飞行的技术都很有一手,只是有时淹死的偏偏是会游泳的。最搞笑的一次是一次飞行时居然把客舱气压调节搞错了,结果放了氧气面罩,全体旅客吸氧旅客吸氧是化学发生器生氧,不象机组氧气有专门的氧气瓶,不是可回收的,一下报废一百多个。机长还不知道自已操作失误,下了飞机训斥机务说,你们怎么搞的飞机,天上都放氧气面罩了,这件事要好好严查,吓得那位兄弟不行。后来一查规程寒,幸好没有旅客有心脏什么方面的毛病,否则麻烦就大了。机长最后明白了自已失误时还不肯认错,最后从公司离职了事。
  其实我挺敬重飞行员的。很多飞行员为人很谦虚,而且我知道飞行是一项平常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我在波音的全动模拟机上试过飞行,着陆时飞得一塌糊涂,一头扎进跑道不见起来。只是有的时候有些老飞实在太搞笑了一点,要是旅客知道他们怎么飞的话,恐怕宁可损失掉买机票的钱也不敢上飞机的。很多机务跟机都要给自已多买保险,就是怕出事。飞机停在外站一夜,机务的修完睡觉,机长带头整晚上赌钱斗牌,早上红着眼圈上飞机,起飞后一接自动驾驶,让副驾看着自已就睡着了,这样的航班怎么不让人坐得胆战心惊。还有的在天上大讲黄色笑话,发牢骚,然后乱按话音记录器(就是黑匣子)的抹音按钮想消除证据他们不知道黑匣子数据不满足一定的逻辑条件是不可能消除的,满足什么条件就不说了免得以后的航班都记不下数据。
  这里讲了很多飞行员和机务的糗事机务或飞行员肯定会骂我说我仇视他们。不过哪个人敢站出来讲一声,说自已公司或身边没有这样的事?其实不光国内有,国外航空公司也有好多这样的事情,不用忌讳什么的。机务和飞行员同普通人一样,都是真实的人,有真实的人性。现实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就没必要非去粉饰它。努力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努力工作,正是因为老虎平时威猛,打盹的时候才有人注意。
  中国民航的规定标准好象是一个飞行员一个月不得飞超过100小时,不过各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数量都不够,航班一大就要加飞,于是各种手段瞒或谎报便成了家常便饭,飞行员为了多拿飞行小时费也为了不得罪人,就必须超飞。本来就是疲劳驾驶,加上斗牌或别的不好说的“娱乐”项目,有时让机务胆小一下也是正常的。
  个人的理解是引进欧美飞机最大的好处是引入了一套质量规章和管理体系,虽然还极不完备,可是同等飞波音和苏式、国产飞机的单位比起来,质量往往上一个台阶,因为波音等厂家对质量管理比较关注,而且愿意帮客户建立相关体系做为售后服务和合作,别的厂家就没这个条件了――何况他们自已也达不到标准。前两年最莫名其妙的一件事情是某东南地的航空公司买了装进口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的运七国产飞机,飞行员却不懂英文提示,着陆时忘了放起落架,计算机拚命提醒,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飞机都机腹擦地了才想起来起落架怎么没放培训也不知道怎么跟不上,飞行的时候也漫不经心,这样的生死时速有谁玩得起。机务出的笑话也多,往往都是仗着飞机皮实“挺”过去的,一查起来都特别无奈,人员新、少经验,哪个航空公司都抱怨。可是,那些老资历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font=]
第七章  老衲山中移漏处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我都搞不清一点,就是一些所谓消息灵通人士是如何打听出女孩的消息的,好象只要某个地方一有漂亮女孩,就立刻有人能打听出MM系何地人、何处毕业、曾有何恋爱史、喜好如何,仿佛人事部门一般。然则此类人也往往桃运不佳,只能一个又一个地打听,大概是天道中的冥冥罢。
  对机务来说,可能工作中最愿意打交道的就是空乘了。国外的空乘年纪都比较大,国内却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一般遇到跟机什么的时候总有机务想去套套近乎。哪个航空公司空乘群体都有不少绯闻,其实这也是人性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把这么多女孩子聚在一起,发给比较高的工资,接触的人又多、又经常驻外站,肯定会有一些事情的。于是日常闲暇时,便常能听到不少有趣的事情,有的个人生活甚是随便,有的却颇为自守。只是平时拚命在口头上过瘾的兄弟,真的凑上去能搭上话的并不多,而且太明显,一见就知道目的何在,效果可想而知。真正想和她们谈恋爱的人事实上都不会看上了就蹭,往往会想办法打通一个关节:乘务长。
  由于航空公司实行的培训制度,年轻的乘务女孩是要跟着乘务长见习的,这样年长的乘务长对手下的女孩脾性最了解,工作、生活都有不少交叠的地方。当机务的没有飞行员那么多钱,平时形象又常常是机务蓝(工作服)加一身油,形象甚是不佳,想靠魅力吸引女孩子是非常难的;一般乘务女孩最看中机务的也不是帅气或有钱(当然这二者都要及格),而是认为机务是技术人才,比较质朴可靠。精明的兄弟都会和乘务长等搞好关系,这样有什么情况或心情都可以通过乘务长了解、搭桥介绍,成功性比蹭出来的交情要大很多。再者说来,航空公司里面绯幕甚多,有了熟识的乘务内线,也可以避免火力失误、自作多情的事故。
  乘务的女孩好象很多心情容易反覆或激动,我想大概是因为工作时强制要求微笑,情绪压制太厉害的缘故。有一次出差时同一个乘务女孩聊起天来,对方为着一些小事和同伴呕气,居然当时就哭了起来,弄得我不知所措。女孩子哭按教科书的标准是该帮忙安慰的,可是那时节却只知道挠头…这种场合旁观者或能想出无数情节,于局中却只会一个劲地冒汗。大概是因为见的人太多的缘故,乘务女孩都颇为时尚且爱玩,同我这种书虫正好是两种极端,有点象子见南子时的情形了。
  那时乘务员的工作相当辛苦。公司比较欺负她们,拚命在工作时间上延长,好的航线都让关系好的人飞,而且一到旅游旺季就拚命加航班,那些女孩子的工作负荷同男同胞比起来一点不逊色。曾经有过乘务员在飞机上累得晕过去的例子,要在国外就是没有工会也能告一状领到赔偿,但在国内什么也没有。飞行员至少还有民航局定的小时标准,航空公司超时飞行还有所顾忌,乘务员和机务都是没人管的,累不累死就看领导喜好了。所以那时的乘务员也相当辛苦,很多脚都带伤的。高空容易衰老,皮肤就要靠保养,所以花费在美容上的费用也是不菲。对年轻人来说,赚钱,吃好玩好是一种生活;安心看书喝茶,静心修养也是一种生活;所以那时虽然有业务接触的机会,却始终没能起一点火花。
  现在不知道那些朋友还过得好不好。基本上都结婚了罢,希望能顺心如意。
  其实一个人业余时间不停地看书,真的是很闷的事情。那时节决定移民去国外,相当程度上也是受了单位某些现象的刺激,不愿在官僚系统下混日子,也看不惯一些人的作为。保钓运动是在大学时便有志向的,但知晓政治凶险,身在航空业界饭碗不易,于是一直潜隐了六年,这六年间靠着因特网获取各种信息,终于来加拿大后能认真地自在生活,自在保钓。也算是对数年孤寂生活的一个交待。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6

帖子

77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7
发表于 2009-11-23 2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前辈感慨多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45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09-11-24 0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感慨蛮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7

帖子

156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09-11-24 0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前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684

帖子

690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690

实名认证汉莎

发表于 2009-11-24 08: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前辈说的精辟
技术宅拯救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7

帖子

923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不抛弃,不放弃

Rank: 4

积分
923
发表于 2009-11-24 09: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没有翅膀的鹰”有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2

帖子

349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349

中国民航大学

发表于 2009-11-28 16: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要是我,可写不出来。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