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3831|回复: 6

[基础资料] 各种飞机发动机原理

[复制链接]

2

主题

109

帖子

89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89
发表于 2013-6-20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一、活塞式发动机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是利用汽油与空气混合,在密闭的容器(气缸)内燃烧,膨胀作功的机械。
活塞式发动机必须带动螺旋桨,由螺旋桨产生推(拉)力。所以,作为 飞机的动力装置时,
发动机与螺旋桨是不能分割的。 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螺旋桨减
速器、机匣等组成。 气缸是混合气(汽油和空气)进行燃烧的地方。气缸内容纳活塞作往复
运动。气缸头上装有点燃混合气的电火花塞(俗称电嘴),以及进、排气门。发动机工作时气
缸温度很高,所以气缸外壁上有许多散热片,用以扩大散热面积。气缸在发动机壳体(机匣)
上的排列形式多为星形或V 形。常见的星形发动机有5 个、7 个、9 个、14 个、18 个或24
个气缸不等。在单缸容积相同的情况下,气缸数目越多发动机功率越大。活塞承受燃气压力
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杆将这种运动 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用来连接活塞和
曲轴。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部件。曲轴转动时,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桨转动而产生拉力。
除此而外,曲轴还要带动一些附件(如各种油泵、发电机等)。气门机构用来 控制进气门、
排气门定时打开和关闭。
二、涡轮喷气发动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的飞机都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这种发动机本
身并不能产生向前的动 力,而是需要驱动一副螺旋桨,使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以此推动飞
机前进。这种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一直是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很少有人提出过质
疑。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飞机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
展,飞行速度达到700-800 公里每小时,高度达到了10000 米以 上,但人们突然发现,螺
旋桨飞机似乎达到了极限,尽管工程师们将发动机的功率越提越高,从1000 千瓦,到2000
千瓦甚至3000 千瓦,但飞机的速度仍 没有明显的提高,发动机明显感到“有劲使不上”。
问题就出在螺旋桨上,当飞机的速度达到800 公里每小时,由于螺旋桨始终在高速旋转,桨
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这种跨音速流场的直接后果就是螺旋 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
下降,同时,由于螺旋桨的迎风面积较大,带来的阻力也较大,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
大气变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急剧下 降。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活塞式发动
机+螺旋桨的推进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进一步提高飞行性能,必须采用全新的推进模
式,喷气发动机应运而生。
喷气推进的原理大家并不陌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有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喷气发动机在工作时,从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气,燃 烧后高速喷出,在
此过程中,发动机向气体施加力,使之向后加速,气体也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推动飞机
前进。事实上,这一原理很早就被应用于实践中,我们 玩过的爆竹,就是依*尾部喷出火药
气体的反作用力飞上天空的。 早在1913 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获得了一项喷气
发动机的专利,但这是一种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在当时的低速下根本无法工作,而且也缺乏
所需的高 温耐热材料。1930 年,弗兰克.惠特尔取得了他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第一个专
利,但直到11 年后,他的发动机在完成其首次飞行,惠特尔的这种发动机形成 了现代涡轮
喷气发动机的基础。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
组成,战斗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涡轮喷气发动机仍属于热机的一种,就必
须 遵循热机的做功原则:在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因此,从产生输出能量的原
理上讲,喷气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是相同的,都需要有进气、加压、燃 烧和排气这四个
阶段,不同的是,在活塞式发动机中这4 个阶段是分时依次进行的,但在喷气发动机中则是
连续进行的,气体依次流经喷气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就对 应着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工作位置。
当飞机飞行时,可以看作气流以飞行速度流向发动机,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
而压气机适应的来流速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因而进气道的功能就是通 过可调管道,将来流
调整为合适的速度。在超音速飞行时,在进气道前和进气道内气流速度减至亚音速,此时气
流的滞止可使压力升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超过 压气机中的压力提高倍数,因而产生了
单*速度冲压,不需压气机的冲压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后的压气机是专门用来提高气流
的压力的,空气流过压气机时,压气机工作叶片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在
亚音速时,压气机是气流增压 的主要部件。 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流过同压
气机装在同一条轴上的涡轮。燃气的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压气机旋转,
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气 流在涡轮中膨胀所做的功正好等于压气机压缩空气所消耗的功以及
传动附件克服摩擦所需的功。经过燃烧后,涡轮前的燃气能量大大增加,因而在涡轮中的膨
胀比远 小于压气机中的压缩比,涡轮出口处的压力和温度都比压气机进口高很多,发动机的
推力就是这一部分燃气的能量而来的。 从涡轮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继续
膨胀,以高速沿发动机轴向从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使
发动机获得了反作用 的推力。
三、涡轮风扇发动机
自从惠特尔发明了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以后,涡轮喷气发动机很快便以其强大的动
力、优异的高速性能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成为战斗机的首选动力装置,并开始 在其他飞机
中开始得到应用。 但是,随着喷气技术的发展,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
那就是在低速下耗油量大,效率较低,使飞机的航程变得很短。尽管这对于执行防空任务的 高
速战斗机还并不十分严重,但若用在对经济性有严格要求的亚音速民用运输机上却是不可接
受的。 要提高喷气发动机的效率,首先要知道什么式发动机的效率。发动机的效率实际
上包括两个部分,即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为提高热效率,一般来讲需要提高燃气 在涡轮前的
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但在飞机的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涡轮前温度将会使喷气发
动机的排气速度增加,导致在空气中损失的动能增加,这样又 降低了推进效率。由于热效率
和推进效率对发动机循环参数矛盾的要求,致使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总效率难以得到较大的提
升。 那么,如何才能同时提高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也就是怎样才能既提高涡轮
前温度又至少不增加排气速度呢?答案就是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 在涡轮喷气发
动机的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级涡轮,并由这些涡轮带动一排或几排风扇,风扇后的气流分为两
部分,一部分进入压气机(内涵道),另一部分则不经过燃 烧,直接排到空气中(外涵道)。
由于涡轮风扇发动机一部分的燃气能量被用来带动前端的风扇,因此降低了排气速度,提高
了推进效率,而且,如果为提高热效率 而提高涡轮前温度后,可以通过调整涡轮结构参数和
增大风扇直径,使更多的燃气能量经风扇传递到外涵道,就不会增加排气速度。这样,对于
涡轮风扇发动机来 讲,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不再矛盾,只要结构和材料允许,提高涡轮前温度
总是有利的。 目前航空用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分两类,即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和加
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前者主要用于高亚音速运输机,后者主要用于歼击机,由于用途 不同,
这两类发动机的结构参数也大不相同。
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不仅涡轮前温度较高,而且风扇直径较大,涵道比可达8 以上,这
种发动机的经济性优于涡轮喷气发动机,而可用飞行速度又比活塞式发动 机高,在现代大型
干线客机、军用运输机等最大速度为M0.9 左右的飞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热机的原理,
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参加推进的工质越多,所 获得的推力就越大,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
动机由于风扇直径大,空气流量就大,因而推力也较大。同时由于排气速度较低,这种发动
机的噪音也较小。 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在飞机巡航中是不开加力的,这时它相当于一
台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但为了追求高的推重比和减小阻力,这种发动机的涵道比一般
在1.0 以下。在高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加力打开,外涵道的空气和涡轮后的燃气一同进入加
力燃烧室喷油后再次燃烧,使推力可大幅度增加,甚至超过了加力式涡 轮喷气发动机,而且
随着速度的增加,这种发动机的加力比还会上升,并且耗油率有所下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
动机由于具有这种低速时较油耗低,开加力时推重比 大的特点,目前已在新一代歼击机上得
到广泛应用。
四、脉动喷气发动机
脉动喷气发动机是喷气发动机的一种,可用于靶机,导弹或航空模型上。德国纳粹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曾用它来推动V-1 导弹,轰炸过伦敦。这种发动机的 结构如图所示,
它的前部装有单向活门,之后是含有燃油喷嘴和火花塞的燃烧室,最后是特殊设计的长长的
尾喷管。 脉动喷气发动机工作时,首先把压缩空气打入单向活门,或使发动机在空中运
动,这时便有气流进入燃烧室,然后油咀喷油,火花塞点火燃烧。这时长尾喷管在 燃气喷出
后,由于燃气流的惯性作用,虽然燃烧室内的压强同外面大气的压强相等,仍会继续向外喷,
所以在燃烧室内造成空气稀薄的现象,使压强显著降低到小于 大气压,于是空气再次打开单
向活门流入燃烧室,喷油点火燃烧,开始第二个循环。这样周而复始,发动机便可不断地工
作了。这种发动机由进气到燃烧、排气的循 环过程进行得很快,一秒钟大约可达40~50 次。
脉动式发动机在原地可以起动,构造简单,重量轻,造价便宜。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它只
适于低速飞行(速度极限约为每小时640~800 公里),飞行高 度也有限,单向活门的工作寿
命短,加上振动剧烈,燃油消耗率大等缺点,使得它的应用受到限制。
五、涡轮轴发动机
带有压气机的涡轮发动机这一类型中,涡轮轴发动机出现得较晚,但已在直升机和垂直
/短距起落飞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涡轮轴发动机于1951 年12月开始装在直升机上,
作第一次飞行。那时它属于涡轮螺桨发动机,并没有自成体系。以后随着直升机在军事和国
民经济上使用越来越普遍,涡轮轴发动机才获得独立的地位。
在工作和构造上,涡轮轴发动机同涡轮螺桨发动机根相近。它们都是由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原
理演变而来,只不过后者将风扇变成了螺旋桨,而前者将风扇变成 了直升机的旋翼。除此之
外,涡轮轴发动机也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装有自由涡轮(即不带动压气机,专为输出功率用
的涡轮),而且主要用在直升机和垂直/短距 起落飞机上。 在构造上,涡轮轴发动机也
有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和尾喷管等燃气发生器基本构造,但它一般都装有自由涡轮,如
图所示,前面的是两级普通涡轮,它带动 压气机,维持发动机工作,后面的二级是自由涡轮,
燃气在其中作功,通过传动轴专门用来带动直升机的旋翼旋转,使它升空飞行。此外,从涡
轮流出来的燃气,经 过尾喷管喷出,可产生一定的推力,由于喷速不大,这种推力很小,如
折合为功率,大约仅占总功率的十分之一左右。有时喷速过小,甚至不产生什么推力。为了
合 理地安排直升机的结构,涡轮轴发动机的喷口,可以向上,向下或向两侧,不象涡轮喷气
发动机那样非向后不可。这有利于直升机设计时的总体安排。
涡轮轴发动机是用于直升机的,它与旋翼配合,构成了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按照涡轮风扇发
动机的理论,从理论上讲,旋翼的直径愈大愈好。同样的核心发动机,产 生同样的循环功率,
所配合的旋翼直径愈大,则在旋翼上所产生的升力愈大。事实上,由于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有
损失,旋翼也不可能制成无限大,所以,旋翼的直径 是有限制的。——般说,通过旋翼的空
气流量是通过涡轮轴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的500-1000 倍。 同涡轮轴发动机和直升机常用
的另一种动力装置——活塞发动机采相比,涡轮轴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要大得多,在2.5 以
上。而且就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来 说,涡轮轴发动机也大得多,目前使用中的涡轮轴发动机
所产生的功率,最高可达6000 马力甚至10000 马力,活塞发动则相差很远。在经济性上,涡
轮轴发 动机的耗油率略高于最好的活塞式发动机,但它所用的航空煤油要比前者所用的汽油
便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当然,涡轮轴发动机也有其不足之处。它制 造比较困难,
制造成本也较高。特别是由于旋翼的转速更低,它需要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更重更大的减速
齿轮系统,有时它的重量竟占发动机总重量一半以上。
六、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一般来说,现代不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是有着不断加大的趋势的。因为对于
涡轮风扇发动机来说,若飞 行速度一定,要提高飞机的推进效率,也就是要降低排气速度和
飞行速度的差值,需要加大涵道比;而同时随着发动机材料和结构工艺的提高,许用的涡轮
前温度也 不断提高,这也要求相应地增大涵道比。对于一架低速(500~600km/h)的飞机来
说,在一定的涡轮前温度下,其适当的涵道比应为50 以上,这显然是 发动机的结构所无法
承受的。
为了提高效率,人们索性便抛去了风扇的外涵壳体,用螺旋桨代替了风扇,便形成了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称涡桨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螺旋桨和燃气发生器 组成,螺旋
桨由涡轮带动。由于螺旋桨的直径较大,转速要远比涡轮低,只有大约1000 转/分,为使涡
轮和螺旋桨都工作在正常的范围内,需要在它们之间安装 一个减速器,将涡轮转速降至十分
之一左右后,才可驱动螺旋桨。这种减速器的负荷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它的重量一
般相当于压气机和涡轮的总重,作为发 动机整体的一个部件,减速器在设计、制造和试验中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螺旋桨后的空气流就相当于涡轮风扇发动机
的外涵道,由于螺旋桨的直径比发动机大很多,气流量也远大于内涵道,因此这种发动机实
际上 相当于一台超大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尽管工作原理近似,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在产生动力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
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主要功率输出方式为螺旋桨的轴功率,而尾喷管 喷出的燃气推力极
小,只占总推力的5%左右,为了驱动大功率的螺旋桨,涡轮级数也比涡轮风扇发动机要多,
一般为2~6 级。 同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相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有很多优点。首先,
它的功率大,功重比(功率/重量)也大,最大功率可超过10000 马力,功重比为4 以上;
而活塞式发动机最大不过三四千马力,功重比2 左右。其次,由于减少了运动部件,尤其是
没有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运转稳定性好,噪音 小,工作寿命长,维修费用
也较低。而且,由于核心部分采用燃气发生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适用高度和速度范围都
要比活塞式发动机高很多。在耗油率方面,二 者相差不多,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所使用的煤
油要比活塞式发动机的汽油便宜。 由于涵道比大,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低速下效率要高
于涡轮风扇发动机,但受到螺旋桨效率的影响,它的适用速度不能太高,一般要小于900km/h。
目前 在中低速飞机或对低速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巡逻、反潜或灭火等类型飞机中的到广泛应
用。
七、螺桨风扇发动机
螺桨风扇发动机是一种介于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之间的一种发动机形式,其
目标是将前者的高速性 能和后者的经济性结合起来,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螺
桨风扇发动机的结构见图,它由燃气发生器和一副螺桨-风扇(因为实在无法给这个又象螺旋
桨又象风扇的东东起个名字,只好叫它螺桨-风扇)组成。螺桨 -风扇由涡轮驱动,无涵道外
壳,装有减速器,从这些来看它有一点象螺旋桨;但是它的直径比普通螺旋桨小,叶片数目
也多(一般有6~8 叶),叶片又薄又宽, 而且前缘后掠,这些又有些类似于风扇叶片。
根据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原理,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涵道比越高,推进效率就越高,
因此现代新型不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越来越大,已经接近了结构所 能承受的极限;
而去掉了涵道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尽管效率较高,但由于螺旋桨的速度限制无法应用于
M0.8~M0.95 的现代高亚音速大型宽体客机,螺桨风 扇发动机的概念则应运而生。 由于
无涵道外壳,螺桨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可以很大,以正在研究中的一种发动机为例,在飞行
速度为M0.8 时,带动的空气量约为内涵空气流量的100 倍,相当于涵道比为100,这是涡轮
风扇发动机所望尘莫及的,将其应用于飞机上,可将高空巡航耗油率较目前高涵道比轮风扇
发动机降低15%左右。
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相比,螺桨风扇发动机的可用速度又高很多,这是由它们叶片形
状不同所决定的。普通螺旋桨叶片的叶型厚度大以保证强度,弯度大以保 证升力系数,从剖
面来看,这种叶型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低速飞机的机翼剖面形状,它在低速情况下效率很高,
但一旦接近音速,效率就急剧下降,因此装有涡轮螺旋 桨发动机的飞机速度限制在
M0.6~M0.65 左右;而螺桨-风扇的既宽且薄、前缘尖锐并带有后掠的叶型则类似于超音速机
翼的剖面形状,这种叶型的跨音速 性能就要好的多,在飞行速度为M0.8 时仍有良好的推进
效率,是目前新型发动机中最有希望的一种。 当然,螺桨风扇发动机也有其缺点,由于
转速较高,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也较大,这对舒适性有严格要求的客机来讲是一个难题。另外,
暴露在空气中的螺桨-风 扇的气动设计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所在。
八、冲压喷气发动机
冲压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迎面气流进入发动机后减速,使空气提高静压的一种空气
喷气发动机。它通常由进气道(又称扩压器)、燃烧室、推进喷管三部组成。冲 压发动机没
有压气机(也就不需要燃气涡轮),所以又称为不带压气机的空气喷气发动机。 这种发
动机压缩空气的方法,是*飞行器高速飞行时的相对气流进入发动机进气道中减速,将动能转
变成压力能(例如进气速度为3 倍音速时,理论上可使空气 压力提高37 倍)。冲压发动机的
工作时,高速气流迎面向发动机吹来,在进气道内扩张减速,气压和温度升高后进入燃烧室
与燃油(一般为煤油)混合燃烧,将温 度提高到2000 一2200℃甚至更高,高温燃气随后经
推进喷管膨胀加速,由喷口高速排出而产生推力。冲压发动机的推力与进气速度有关,如进
气速度为3 倍 音速时,在地面产生的静推力可以超过2OO 千牛。
冲压发动机的构造简单、重量轻、推重比大、成本低。但因没有压气机,不能在静止的条件
下起动,所以不宜作为普通飞机的动力装置,而常与别的发动机配合使 用,成为组合式动力
装置。如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组合,冲压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或涡扇发动机组合等。安
装组合式动力装置的飞行器,在起飞时开动火箭发动 机、涡喷或涡扇发动机,待飞行速度足
够使冲压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时,再使用冲压发动机而关闭与之配合工作的发动机;在着陆阶
段,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降低至冲 压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时,又重新起动与之配合的发动机。
如果冲压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单独使用时,则这种飞行器必须由其他飞行器携带至
空中并具有一 定速度时,才能将冲压发动机起动后投放。冲压发动机或组合式冲压发动机一
般用于导弹和超音速或亚音速靶机上。按应用范围划分,冲压发动机分为亚音速、超音 速、
高超音速三类。
一、亚音速冲压发动机 亚音速冲压发动机使用扩散形进气道和收敛形喷管,以航空煤
油为燃料。飞行时增压比不超过 1.89,飞行马赫数小于 O.5 时一般不能正常工作。亚音速
冲压发动机用在亚音速航空器上,如亚音速靶机。 二、超音速冲压发动机 超音速
冲压发动机采用超音速进气道(燃烧室入口为亚音速气流)和收敛形或收敛扩散形喷管,用
航空煤油或烃类燃料。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推进速度为亚音速~6 倍音速,用于超音速靶机
和地对空导弹(一般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配合)。 三、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 这种发
动机燃烧在超音速下进行,使用碳氢燃料或液氢燃料,飞行马赫数高达5~16,目前高超音
速冲压发动机正处于研制之中。 由于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入口为亚音速气流,也有将
前两类发动机统称为亚音速冲压发动机,而将第三种发动机称为超音速冲压发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6788

帖子

4761

积分

工程师

Rank: 8Rank: 8

积分
4761

实名认证在线王吉祥航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发表于 2013-6-20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工作原理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25

帖子

316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实名认证南昌航空大学

发表于 2013-6-20 1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这个可以仔细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

帖子

118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18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6-20 18: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哇塞,真给力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31

帖子

1672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F

Rank: 6Rank: 6

积分
1672

实名认证在线王西北工业大学

发表于 2013-7-10 1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文章很好,可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55

帖子

478

积分

机务学徒工

飞豹在中俄联合军演中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发表于 2013-7-11 14: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十分简明,看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42

帖子

251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51

实名认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发表于 2013-7-11 15: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
辛苦啦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