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684|回复: 1

[谈天说地] 民航的寒冬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2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08-12-17 0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12月5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HNA Group,简称“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年度中华慈善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又一次紧紧握住了他的手。海航集团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被民政部授予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

  慈善事业对于笃信佛学的陈峰来说,是每年必做的事情,而2008年又是如此不平常的一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航共执行抗震救灾航班254班,还承担了大陆首次直飞台湾的救灾货运包机。来自海航的爱心捐款及飞行成本折合共计近2亿元。

不寻常的2008

  从陈峰的角度来看,做这些事情,不过是在积累功德。荣誉归于荣誉,海航毕竟是一家民营企业,承担完自己的社会责任后,仍然要面对严峻的经营压力。受油价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成为全球航空业最不景气的一年,短短一年内已经倒闭了37家航空公司。中国的情况更加糟糕,地震、奥运会、管制下的航油价格,使得航空公司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国家已经开始给国营的航空公司注资,但海航还得靠自己。

  11月的下旬,陈峰还参加了在秘鲁举办的APEC会议。一路走下来,悲观的情绪似乎在影响着这位强势的海航领导者,回国见到记者,他不停谈到的就是“冬天”。其实早从去年开始,海航就开始了名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加大管理构架调整”的整改。这包括人员的裁减,管理干部的调整,机构的重新规划。同时,这些年轰轰烈烈扩张的海航也开始减少投资,收缩战线,储备大量的现金。

  不过,这些事情从陈峰的口中说出来,还是有些云淡风轻的味道。他似乎成竹在胸,一切尽在掌握。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演讲中,他透露说这都是他的师傅南怀瑾早早告诉他的,他因此可以未雨绸缪。但这一年还是成为海航自“非典”以来最困难的一年,虽然财务上的盈亏数字还没有最终出来,但陈峰心里清楚:2008将是失去的一年。本来去年底成立的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Grand China Air Co. Ltd.,简称“大新华航空”)就要在今年完成整合并整体上市,但现在看来,整合之路还有漫长的一段要走,上市的日程表更是不知道推迟到了哪一天。

海航教父

  其实对于海航内部的员工而言,对寒冬的感受并不那么强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老板是神通广大的陈峰。而陈峰吃素,精通佛学,平日上班时爱穿一袭白色的对襟开衫,这些生活细节都给他本人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海航的人坦言,他们很怕老板。

  陈峰很得意于他一手打造的海航企业文化。海航每年花费5000万人民币用于培训,新员工来公司报到后的第一件事,无一例外,就是听陈峰亲自来上课,然后要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要背诵海航企业的“同仁共勉十条”。甚至陈峰还会抽查一些老员工背诵其中的若干条。海航文化的培训教材是陈峰从师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精选出来的13万字,“同仁共勉十条”则是从南怀瑾的“修行二十条”里挑选出来的。陈峰一看就知道谁用心背过,真的认同这十条。因为相由心生,天天想好事,相貌会变得慈眉善目。

  不止是普通员工,陈峰对管理干部的要求也很严格。他要求自己的手下多读书,以经典为伴,与圣人同行。然后每个季度,下属们要写一篇学习心得,而且必须拿手写,这样就无法作弊。陈峰会亲自判作业,一个季度,判一次,三次不及格,马上就降级。“学习是硬指标,给大家带来一个学习的风气,修养身心的风气,文化只有企业主要领导者亲力亲为,他才可能推行下去。”

讲故事的艺术

  陈峰的创业故事其实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20年前,海南建省,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自由经济开发区。当时岛上汽车都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一处红绿灯。投资者和旅游者进出岛内十分不方便。于是政府开始募集民航精英,陈峰就是这个时候走进了海南省长的视野。

  陈峰曾经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工作,后来他自学英语并成为民航系统的公费出国留学生。才华出众的他很快赢得了信任,海南省长说你给海南搞一个航空公司吧。1990年,陈峰拿着海南省政府给的1000万人民币,创建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航”)。很快到了1993年,海南航空就定向募集了3亿多元人民币资金,构造了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但这些钱仍然不够买一架波音737飞机,后来海航就通过银行的租赁方式,买两架,后来又到美国租两架,开始了征程。1995年为了拓展经营,陈峰再到银行借钱的时候,银行说海航负债率太高,不能再借了。“后来就有人告诉说,你到美国华尔街去募集,我对美国华尔街是一无所知。后来发现这个地儿是个讲故事的地方,讲故事我内行。”

  陈峰至今津津乐道于这段经历。他和索罗斯因为一次没有成交的生意而结识,却换来了这个美国金融大亨对海航的兴趣。但是海南在哪里?“我找一个地图来,地图是英文版的地图,海南那儿没标,这怎么办啊?我说海南挨着越南。你们看见越南了没有?美国人说越南他熟悉,越战是跟中国人打的。我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打不赢吗?你们美国人怕死,中国人民不怕死。”大家哄堂大笑,两个礼拜后,索罗斯把2500万美元汇到中国,买下了海航20%的股票。中国民航第一个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就此诞生。

沉默如谜的呼吸

  后来陈峰的故事越讲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海航连续重组了属于政府的新华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等企业,并实现了管理制度、资本结构、文化等一系列对接,使这些大国企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营业绩发生改善。同时,海航还成功控股了香港航空有限公司(Hong Kong Airlines Limited,简称“香港航空”),开始了在海外市场的开拓。陈峰明白,维持小规模的航空公司现状是危险的,海航在扩张的路上别无选择。

  但是这种高速扩张也使得海航的负债率居高不下,频频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做到了国内仅次于三大国营航空公司位置上的海航,必须要想一下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最后,海航决定进军主业的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以航空为主业,涵盖相关产业的大型集团。陈峰又开始发挥他出色的“财技”,陆续染指了旅游酒店、物流、金融服务、商贸零售、房地产等产业。

  按照海航集团的定义,早期的发展是“起飞计划”,旨在摆脱地球引力在低空飞行。现在实施的新战略是“腾飞”计划,使得海航这架大飞机在更高的外空翱翔。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架飞机还在低空盘旋。陈峰投入巨大心力的金融服务业,原本打算在2008年的时候占到海航收入的25%,现在看来,目标远未完成。而这些年投资的分散也影响了航空主业的经营,一些航空分析师直言看不懂海航股份的财务报表。在大家都能看到的拖欠机场费用的榜单上,海航却以1.076亿元排名欠费榜榜首。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刚刚公布的10月份运输生产数据中,海航又以79.05%的航班正常率排名国内航空公司倒数第一。以前,优质安全的服务素来是海航的核心竞争力。

  外部的环境对于海航来说也更加严酷,国有航空公司在危机下面临新一轮的重组,中国的天空上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身处这个不确定的年代和不确定的行业,陈峰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4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64
发表于 2009-2-5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就是不知道南航的情况。海航还真不容易,现在已经开始裁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