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806|回复: 0

[谈天说地] 从政策的角度分析航空公司亏损的原因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534

帖子

535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35
发表于 2007-11-14 19: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政策,现代汉语的解释是:国家或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规范、程序和限制。既然讲政策造成的亏损,那实际上是政策的执行造成的亏损,执行,和航空公司最为紧密的、业务往来最多的,那当然主要是指机场,并且现在机场除西藏外,都已经成为了企业,只是分属不同而已。

从道义上讲,机场和航空公司是真正的兄弟关系和互相依存关系,有机场就要想办法引来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飞机的起降必然需要机场,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由于经济利益纠葛于其中,必然是你来我往式的拉锯战,但最终胜利必然站在机场的一方。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机场都希望足够更多的航空公司开通足够多的航线。机场收取航空公司的起降费、旅客服务费等。具体标准都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制订标准,但关键是除正常的费用外,航空公司不可能到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都是委托当地的机场代理来进行服务的。并且实际上,当航空公司真正飞了以后,机场就会千方百计赚取费用,特别是市场需求旺盛的机场。用车、人、设备以及使用廊桥,样样事情航空公司都要给机场费用。

出了钱也就算了,现在,机场除了客舱服务之外,所有航空公司的地面业务其无所不办,其范围涉及到值机配载、旅客作业、货邮作业、贵宾服务、机务维护与维修、航空配餐等内容,与航空公司进行激烈的竞争,对基地航空公司与之同类的服务项目,机场又利用当地对侯机楼等资源的控制优势,限制其地面服务项目的开展。对原来航空公司的客户,机场利用跑道归自己管理的优势争夺基地航空公司的客户,使除基地航空公司之外的所有航空公司都与机场开展业务。在此情况下,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是处于弱势。机场强烈希望更多的非基地航空公司来开发市场,甚至给予非基地航空公司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挤压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空间。

关键现在航空公司当了全国民航的冤大头。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航班延误赔偿案,大多数地面服务是航空公司的地面代理人进行的,如果地面服务有效到位,环环相扣,航班正常率是会提升的,服务是高质量的。地面服务人员的情绪和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形象,在目前缺乏考核、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不正常航班下的服务工作是十分不到位的。旅客搞不清楚民航内还有那么多的部门和机构,因为其购买的是航空公司的机票,其自然把怨气和投诉算在航空公司的头上。空管、油料等民航内的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旅客怎么来进行区分呢?所以由政府起草、公布、执行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全国都为此炸了国,航空公司成了冤大头、替罪羊。由于旅客对航班延误原因分类的不知悉、不了解,只要发生航班延误,就找航空公司要求补偿,于是经常出现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索补和拒补的博弈,这对航空公司和旅客都是不公正的。

再有就是机场与航空公司互相持股。民航第二次重大改革最突出的一个依据就是机场对所有航空公司一视同仁,平等开放,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目前却又批准某些机场持股某些航空公司或者某些航空公司又控股机场(如海口、三亚、宜昌机场都持有海南航空公司的股份,海南航空公司购买宜昌机场、绵阳机场,东航持有南通机场的股份),以致出现了对航空公司差别对待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