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796|回复: 7

[谈天说地] 为什么仿制一绝?引进成癖?

[复制链接]

224

主题

1197

帖子

1040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C

Rank: 5Rank: 5

积分
1040
发表于 2007-11-13 20: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作者: 阿道夫二世  

  闲话中国军工:为什么仿制一绝?为什么引进成癖?  

  若说中国军工,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就是仿制一绝;第二就是引进成癖。  

  先说仿制一绝。  

  说中国军工仿制能力强,地球人都知道。受害最深的就是俄罗斯,既挨打又丢市场份额,美国也是对“MADE IN CHINA”苦大仇深的主。  

  中国军工的仿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全新的拓展。这样的例子很多:  
红旗2,这种起初用于打高空目标的防空导弹,最低、最近射界达到了XX米、X公里,和其原型萨姆2简直天壤之别,以红旗2的弹体还研发出了M7地地导弹,也是抢手货;  
依据米格19改进成的强五,就飞行性能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对地攻击机,最新的歼7改型就格斗性能来说已经接近F16;  
  运八,最新的型号已经背上了“平衡木”、“盘子”,轰六能变成加油机、巡航导弹攻击机;  
  那个RPG7火箭筒,破甲能力从180MM逐步提升到280MM,正向400MM逼近;  
  还有意大利的鱼雷,法国的指挥系统、舰炮、直升机,以色列的无人机,等等。  

  看着脱胎于前苏联上世纪五、六年代“老东西”的中国装备,的确会使各国军火商警惕,可以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样品供研究,中国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仿制能力强的对立面就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这在我国军工的发展初期最明显。比如说歼八,在当初宣传时被说成是“自行设计制造”,实际还算不上完全“自行设计”,就是米格21的放大版。当时有3、4个设计摆在案头,其中就有真正的“自行设计”,但是因为心里没底被否决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常规装备几乎都有仿制的影子。  

  仿制能力强、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原因,我看还是科研基础薄弱,当时主要表现为系统研发能力不足。  

  武器就是一个系统,大武器是大系统,小武器是小系统。依据某个单项原理研发出的分系统,不能依靠简单的叠加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大系统,这就导致成功的全新设计在当时十分罕见。  

  虽然系统研发能力不足,但是我们在某些方面上还是有特点、有强项、有特长的,因此就可以在原系统的基础上拓展功能,这就是我们仿制出的东西比原设计更据威力的原因。而且由于不能自主研发,对于仿制就搞的更深入、更持久,这仿制一绝就自然而然了。  

  导致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原因是科研基础薄弱,这个“科研基础”不单指理论,而是包括理论研究、科研手段等很多方面,很难全面描述,具备系统研发能力是“科研基础”一个上台阶的过程。这可以形容为“业余7段”和“职业二段”的差别。西方和俄罗斯给我们感觉设计一个新东西并不费事,这是科研基础长期积累、系统研发能力强的结果。  

  我国不是没有研发大系统的能力,关键是在科研基础薄弱的前提下,国家需要扶持,需要动员全国的科技力量协作。我国的核技术、航天技术就是典范,只要动员全中国之力,奇迹还是可以出现的。  

  第二就是引进成癖。  

  随着科研基础的逐步加深、加厚,我国已逐步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飞豹、飞狮、猛龙、枭龙,新驱、新护、新潜,新坦、新枪、新炮、新弹,你可以说出一堆,与这些“自主研发”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技术和成品引进。  

  这就说明了我国军工的第二个弱点,科研基础薄弱的同时,伴随着工业基础薄弱。  

  引进成癖的根源之一还是科研基础薄弱,目前突出表现为在某些分系统的研制上能力不足。以前是根本设计不出来,现在是可以设计了,却被某个瓶颈制约。  
引进成癖的根源之二是工业基础薄弱。以前的工艺应付仿制过了关,可以前的工艺拿到现在就混不下去了,新设计出来的东西造不出来。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以前就根本设计不出高性能的新飞机,现在飞豹、歼十设计出来了却面临着“心脏病”的威胁;依据样品画出一套完整的发动机设计图不是难事,但是要再把图纸变成合格的成品、以造涡喷的工艺造涡扇,难度就太大了。  

  不仅仅是硬件,软件也是一样。引进以色列、法国的成品,目的还是为了反编译软件。  

  在科研基础薄弱、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上,引进是迅速提升整体水平的捷径。于是这样的情景就出现了,大手笔的引进外国成品和技术后,相类似、相伴生的国产设计也化羽成蝶!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现在我国的常规兵器,有完全自行设计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  

  在陆军,95枪绝对是完全自行设计,而PF系列火箭筒的云爆头就和俄罗斯有很深的渊源,99坦克很难说(主要是那门大炮到底是谁设计的搞不清),还有就是云山雾罩的武直10;  

  在海军,有“基洛”、“现代”,同时也有“宋”、“元”及051、052之A、B、C;  
在空军,有苏27、S300、R77,也有歼十、HQ9和PL12。  

  总体来说,常规武器,小的武器系统完全可以自行设计、制造,系统越大对引进的依赖越强。而航天、核技术,则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在引进这个问题上,对方坚持先卖成品、后卖技术。因为中国仿制能力强的特点,卖了产品等于卖了技术,何不公开标价再砍一刀?而我们则是花钱买时间。  


  仿制一绝、引进成癖,对此不必过分指责,这是我国基础薄弱造成的结果。实际上通过仿制完善我国的国防装备体系,通过引进增强我国的装备研制水平,正反映了我国军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才智。  

  从延续性看,没有当初的仿制,就不会有自主研发的基础;没有目前在引进基础上的自主研发,就不会有将来自行研制的可能。这就象先上中学再上大学,不经过研究生很难当叫兽一样。以往我们总说要“自行研制”,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自主研发”,说白了就是“纯”与“杂”的区别。如果说完全“自行研制”是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已经走过以“仿制”解决有无的起步阶段,进入以“引进”推动自主研发的加速阶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行研制”是我国军工的终极目标,因此仿制、引进只是为达成最终目的之手段,万不可贪图一时而贻误长远。“运十”的悲剧绝不能重演第二次!如果永远不能摆脱仿制、引进的循环,那就和厚颜乞食、吸毒成瘾没有区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2

帖子

25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07-11-13 2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建议楼主别去中华铁血这样的垃圾论坛~~~
CAUC毕业的应该有点样子
这些文章是骗愤青的东西,少看为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86

帖子

502

积分

机务学徒工

让奇妙飞翔

Rank: 3Rank: 3

积分
502
发表于 2007-11-13 23: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皮Re:为什么仿制一绝?引进成癖?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230

帖子

3838

积分

工程师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中国民航大学国航在线王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07-11-14 1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引用第1楼bf.109于2007-11-13 20:19发表的  :
建议楼主别去中华铁血这样的垃圾论坛~~~
CAUC毕业的应该有点样子
这些文章是骗愤青的东西,少看为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11-14 1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ai!!
[move][/m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82

帖子

169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69
发表于 2007-11-14 19: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知知为不知!不知为知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230

帖子

3838

积分

工程师

Rank: 8Rank: 8

积分
3838

中国民航大学国航在线王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07-11-23 1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引用第1楼bf.109于2007-11-13 20:19发表的  :
建议楼主别去中华铁血这样的垃圾论坛~~~
CAUC毕业的应该有点样子
这些文章是骗愤青的东西,少看为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65

帖子

171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71
发表于 2007-11-23 12: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人才辈出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