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5537|回复: 10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支持民航发展实录

[复制链接]

56

主题

149

帖子

102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11-7-1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贵州铜仁

  图1:沐春晖
朝阳苍翠沐春晖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支持民航发展实录

  民用航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民航执行特殊的运输任务,直接为国家的内政外交服务。党和国家把民航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民航作了许多重要指示、批示,参加民航的重大活动。民航发展的辉煌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机关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大业初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即着手发展民航事业。开国大典前夕,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创办民用航空”。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并任命领导干部,接着从各方面进行准备。

  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即在香港策动“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义。1949年11月9日,“两航”领导人和员工正式宣布起义,驾驶12架飞机飞回大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出贺电,高度赞扬这一爱国壮举。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致信并设宴招待起义人员。两航起义为新中国民航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物质基础。


  新中国民航初建时期,条件十分简陋,国家从各方面予以支持。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把部分机场用于民用,并挤出资金从苏联购买了一些飞机。民航员工艰苦创业,陆续开辟航线,开展通用航空业务。1956年4月2日,中国民航局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出席会议的126名代表并合影留念,给予莫大的鼓励。

  图2:1956年4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同中国民用航空局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我国继1950年与苏联通航后,1956年分别与越南和缅甸通航。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悉心审阅民航局报送的《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情况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一批示成为民航工作的根本方针,对指导民航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都使民航发展遇到很大挫折和困难。国家状况一俟好转,又重点发展民用航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根据国家建设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决定发展对外航空关系,开辟新的国际航线。1963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上海期间,亲自决定将当时归属军队的虹桥机场交由民航扩建,后又决定扩建广州白云机场。1964年,实现了上海与巴基斯坦的通航。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前来首航的巴方代表团。1965年1月,广州与印尼通航,周恩来总理破例出席民航局长举行的宴会,招待印尼首航代表团。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航员工充分信赖。据记载,周恩来总理共乘坐72次民航专机。第一次是1954年底乘坐苏制的里2小型飞机从北京至太原。第一次乘坐民航出国专机是1956年初与贺龙副总理一起率团访问越南、柬埔寨和缅甸。

  然而,直到进入上世纪60年代,由于民航的实力有限,还没有进行程国际远程飞行。1965年3月周恩来总理出访罗马尼亚,包租的是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周总理两次对民航总局随行负责专机组织工作的一名领导干部说:“中国民航要飞出去,才能打开局面”,“民航的同志应出来了解了解国际飞行的情况”。

  民航立即传达贯彻周恩来总理上述重要指示,经过精心准备,于当年6月派出伊尔18型208号飞机,执行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的专机任务,途径12个国家,飞行4.4万公里。周总理行前对机组说:“我们一定要飞出去。我和你们一起去实践。”回到北京又对民航总局主要领导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们这次不是走得很好嘛!”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航事业的发展。1956年,民航即派出飞机,试航西藏取得成功。1960年引进伊尔18型飞机后再次试飞。1965年3月,北京——成都——拉萨航线正式开航。民航对内地至拉萨航线一直使用最先进的飞机,从各方面优先保证。
乱中求稳


  我们至今不能忘记“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创伤。在十年内乱期间,民航也不是世外桃源,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采取特别措施,相对保持了稳定。

  “文革”开始,民航总局经批准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确定了运动重点,在高层机关和院校开展“四大”。一批领导干部和“两航”起义人员遭受迫害,生产运行也被干扰。1967年1月25日下午,满载民航系统“造反派”的10辆卡车冲入首都机场,到处贴大字报,揪斗领导干部,殴打飞行人员。

  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周总理获知以上情况后,嘱秘书告时任空军领导,“应立即以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起草命令,宣布由军队接管”。1月2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民航系统由军队接管的命令》。一是明确接管范围,二是规定“文革”搞法,三是要求不准串联。这就是著名的“三条命令”。


  图3:周恩来总理与民航专机乘务员的合影(摄于1965年)。



  1967年1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又审阅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民航系统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并报毛泽东主席审批后发出,进一步明确民航系统进行“正面教育”。

  早在1965年10月,国务院就决定在民航系统实行义务工役制,但未实行。1969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进一步改革民航体制和制度,全面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义务工役制从当年开始实行,严格征招审查,实行军事化管理。

  民航当时归属军队建制,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决策,对保持行业的相对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文革”期间民航发展停滞不前,但主要航线维持正常运营,继续开展了通用航空业务。民航还完成了大量的专机飞行任务。1970年5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首都机场对专机工作进行检查,指示“要搞好飞行部队的革命化建设。要把机场的秩序搞好。”


  图4:周恩来总理与民航专机乘务员的合影(摄于1970年)。



  “文革”后期,随着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和中美关系改善,民航也开始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根据国家对外交往的需要,民航积极筹划开辟至亚洲主要国家和北美、西欧的航线。1974年4月22日,周总理对此作了具体批示,提出各项要求。

  在动荡年代,民航在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方面也时常发生问题。1974年3月,民航总局对此提出整改报告,李先念副总理严肃批示:“说了就要做,并且要落实好,不能说了不算。”当年11月,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对民航总局一份专机工作报告批示:“民航领导人应亲自检查,保证安全。过去民航松懈的事不少。”

  “文革”期间,民航系统虽然进行“正面教育”,但执行了错误路线,大批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受到迫害,极少数领导干部参与了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阴谋活动。在党中央领导的拨乱反正中,“冤、假、错”案得以纠正平反,违法违纪者受到惩处。
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亲自谋划民航的体制改革。民航改革开放走在前面。

  据《沈图回忆录》记述,1977年4月18日,时任民航总局政委余立金和副局长沈图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邓小平详细听取汇报,对民航系统揭批“四人帮”、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保证安全和改善企业管理、参与国际竞争等作了重要指示,并明确要求终止义务工役制度。

  据《邓小平年谱》记述,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前,与时任国家旅游局、中国民航局负责人谈话,指出:“民航和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民航的服务不好,没有竞争力”。“要按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

  《沈图回忆录》还记述: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召见沈图局长,高屋建瓴地指出:“民航总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是一个重大改革。”“民航一定要企业化,这个方针已经定了。”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于3月5日下达了《关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5月17日又发出《关于民航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民航改革自此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使民航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航道,国家投资改善基础设施。1979年10月,北京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即将竣工验收,邓小平同志亲临视察,明确指示“高科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来管理”。翌年开始,该工程投入使用,即目前的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对西安咸阳军用机场进行扩建,改为民用机场。


  图5: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1984年10月下旬,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这个月的上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听取民航总局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对民航体制改革作出三项重要决定,一是民航实行政企分开;二是机场下放地方管理;三是制定空管体制改革方案。为支持民航发展,还采取了两项政策,一是对民航利润和外汇收入实行“一九制”,即10%交国家、90%归民航支配;二是下决心购买飞机,扩大购机自主权。

  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分管民航工作,为了加强对民航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国务院民航工作办公会议制度,至1986年共召开了五次会议,研究了民航发展、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1986年11月,李鹏副总理主持的最后一次民航工作办公会议,研究了民航系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于1987年1月30日就此正式发文。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新一轮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于当年10月在西南地区实施,直至1992年12月在中南地区民航改革,建立了新的民航管理体制。

  民航对外开放起步较快。1980年5月开办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时任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开业仪式。国家建立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城市扩大开放,带动了这些地区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
强基固本


  改革开放对民航发展产生巨大需求,也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航空运输连续高速增长,但行业的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适应客观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民航发展状态,反复强调要加强管理、夯实基础、保证安全。

  “八五”期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25.3%,其中前两年增速为31.9%。由于基础薄弱和管理工作跟不上,在安全和服务工作方面接连发生问题。1991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民航系统进行全面整顿。199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原民航局改为民航总局,升格为正部级机构,并加强领导力量。

  1994年至1996年三年间,在每年年初民航工作会议或安全会议召开之时,总书记、总理、常务副总理、主管副总理都听取汇报、阅看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民航系统干部职工没有辜负中央的厚爱和期望,打了翻身仗,开了新局面,创造了新的安全纪录。1997年1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吴邦国副总理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近200名民航安全会议代表,发表了饱含深情、催人奋进的即席讲话。


  图6:1997年1月9日,江泽民、李鹏、吴邦国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代表。



  民航机场、空管等建设需要加大资金投入。1992年,国务院决定征收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北京、上海、广州和其它省会机场的建设陆续展开。江泽民总书记出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奠基仪式,检查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工程,指示修复西藏邦达机场并开通航线。李鹏总理在桂林亲自决定了新机场项目,竣工时专程前往剪彩。朱镕基总理、李瑞环主席、吴邦国副总理分别对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建设进行检查指导。

  这一阶段,国家加快了空中交通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与此同时,国务院、中央军委还决定改革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把29条航路交由民航管制。吴邦国副总理多次主持国家空管委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空管专业人才。

  加强管理必须健全法制。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56号令颁布,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在《民航法》确立的框架内,民航立法步伐加快,1996年至今,国务院颁布八部有关民航的行政法规,民航总局颁布161项部门规章。
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民航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行业规模逐年扩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又一次做出重大决策,对民航管理体制再行改革,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重组后与民航总局脱钩,机场移交地方管理,并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至此,基本形成了新型民航管理体制的框架。

  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航发展依然备加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经常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在出访专机上听取民航工作汇报,研究有关问题,询问和关心机组人员工作和生活。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访问空中客车公司总部,专门慰问了国内航空公司机务学员。

  2008年是举办奥运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年。当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首都机场,视察奥运保障工作。胡锦涛总书记说:“首都机场是‘中国第一国门’,你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你们的服务水平体现着北京奥运会的服务水平。”从此,打造“国门形象”成为民航的一个鲜明主题,有力促进了安全服务水准的提高。习近平副主席也亲临首都机场检查奥运保障工作。


  图7:200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视察奥运保障准备工作。



  首都机场T3航站区和新的飞行区,是为满足举办奥运会需要兴建的。在工程筹备过程中,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亲自审看设计方案。2003年8月8日,温家宝总理和黄菊、曾培炎副总理专程到首都机场考察调研,登上塔台俯瞰机场全貌,对扩建工程作出最终决策。首都机场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2010年达到7400万人。近两年,张德江副总理都到首都机场等地检查春运工作。

  民航是受政治、经济风险冲击最大的行业。每当风险袭来,国家都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渡过难关。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及时决策对航空公司第三者战争责任险提供担保,保证了正常运行。2003年“非典”蔓延,国务院决定对民航企业给予减税支持。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是采取为中央企业注资、支持联合重组、减免民航基金等综合措施,使航空公司摆脱困境,实现恢复和重振。

  在汶川抗震救灾、玉树抗震救灾,以及其它重大应急运输中,党中央、国务院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民航,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一线看望慰问空地勤人员。民航员工不辱使命,屡次作出突出贡献。

  记得是在大约20年以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出席民航的一个重要会议,讲到中央领导同志对民航的关怀和希望,用了“爱之弥深、责之弥切”八个字。民航是受到党和国家倚重、信赖和关爱最多的行业之一。这是恒久闪耀的光明灯塔和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引、鼓舞、激励着民航人奋勇向前,无往不胜!

  (作者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45

帖子

446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46
发表于 2011-7-1 18: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感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321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发表于 2011-7-1 18: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希望中共的民航更加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382

帖子

1607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F

Rank: 6Rank: 6

积分
1607

在线王staeco

发表于 2011-7-1 2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崇左
了解了 民航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8

帖子

395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395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2 15: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好啊 大家都来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99

帖子

1328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C

Rank: 5Rank: 5

积分
1328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2 2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了解了 民航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8

帖子

735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735
发表于 2011-7-2 2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民航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2

帖子

500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1-7-2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榆林
了解了民航发展历史,希望民航事业更加繁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1

帖子

859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859
发表于 2011-7-3 2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必须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4

帖子

425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425

中国民航大学

发表于 2011-7-7 1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衢州
感谢党和人民对民航的关心爱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3

帖子

57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57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7 1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其实大家都知道再多的关心都是无益的,中国很多东西的发展现在正是被体制制约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