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加拿大蒙特利尔)2001年9月11日的美国恐怖攻击事件发生五年之后,航空保安标准达到历来最严格的水平,预防行动仍然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工作核心,以持续保证全球旅客、设备和设施的安全。 “自2001年9月国际民航组织第32届大会以来,我们一直不懈地审查、更新和建立保安措施,以处理与全球航空运输系统安全有关的潜在的新威胁。”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秘书长塔耶布·谢里夫博士在回顾本组织的成就时如此表示。 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保安)得到了加强,为其他附件也通过了许多与保安有关的新标准,包括加强对地面和航空器驾驶舱区域的保安,如加固驾驶舱的舱门等。还采取了许多其他飞行中的保安措施,包括机组人员的通信和协调,以及实况培训演习。 2002年2月,应国际民航组织大会要求召开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批准了国际民航组织加强航空保安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定期的、强制的、系统的和协调一致的航空保安审计计划,其目的是评估国际民航组织所有189个成员国的航空保安情况,并帮助查明与纠正在执行国际民航组织与保安相关的标准方面的缺陷。迄今,已有135个国家经过了审计。 该计划还涵盖了在航空保安(AVSEC)管理和程序所有方面的强化培训方案、对国际民航组织航空保安指导手册的更新以及与新标准和规定有关的补充指导材料。该计划还呼吁各国以及捐助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以便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或援助,确保所有国家均能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满足更严格的保安措施要求。 2003年5月,国际民航组织为将生物鉴别资料纳入护照(电子护照)和其他机读旅行证件(MRTDs)中,通过了一个全球统一的蓝图。随着由生物鉴别资料加强的机读旅行证件的广泛应用,将能使旅客更快速地通过机场管制,使航空保安将得以加强、对盗用身份有更多的防范。 附件17最近一次的修订于2006年7月1日生效,其中对旅客和客舱行李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它还要求对航空器货舱中载运的全部行李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 在英国于8月9日挫败了恐怖份子的阴谋之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理事会要求本组织的航空保安(AVSEC)专家组在2006年9月11日至15日开会时,将液体炸药引起的威胁作为最优先的事项加以处理。 2001年9月11日后,航空保安专家组制定了一份绝不允许带入航空器内的违禁物品清单。这份清单随后经国际民航组织秘书处加以更新,将由航空保安专家组在下周的会议上再次进行审查。 从长期而言,全球战略的重点将继续侧重三个关键领域: ●不懈地评估对航空保安的新的和正在出现的威胁,以便培养出针对机场、航空器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启动先发制人措施的能力; ●持续地监测和提高现有的保安过程以确保其与查明的威胁等级相适应;和 ●在保持最高水平的保安的同时,加速旅客的放行。 “正如最近在伦敦发生的阴谋所显示,从不同来源尤其是情报部门获得的信息,可以作为防止民用航空免遭非法行为的首要安全网。这种信息再加上保安标准和程序,有助于防止潜在的恐怖份子对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在所有情况下,在航空业保持技术的先进以及为保安人员和其他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这是有效的保安体系的核心。”谢里夫博士解释说。 “因为人命关天,而且因为航空运输对全球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以可持续和切实可行的方式确保这一系统的保安。在这个进程中,航空界所有成员、管理当局和执法机关的参与和合作是举足轻重的,”谢里夫博士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