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7783|回复: 45

[谈天说地] 中国的高铁你敢坐吗?

[复制链接]

3

主题

68

帖子

79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9
发表于 2010-12-19 2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昨晚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马上转给网友看,先是看得触目惊心,最后,两只傻婆三更半夜笑得前合后翻后(最好笑是这个人前天还上央视的《焦点访谈》,大讲特讲他的驾驶史),这篇文章简直是在挑战正常人的智力。
“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2010年12月14日03: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高铁开回家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CRH3型国产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 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李东晓是老大哥,驾驶经验最丰富,求知欲最强,而且问题总能问到点子上。他提的问题,实战性强,又体现中国国情,常常把德国专?家问懵,最后不得不挂越洋电?话回总?部,请教大总工。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把驾驶台上的“鸟语”背成了“顺口溜”,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

  当天,迈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这位在培训中一直不苟言笑的大块头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摘下徽章,别在李东晓胸前,还来不及夸赞,便被庆功的人潮吞没了。

  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李东晓正在北?京南站做测试,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李,你赢了,中国司机好样的。一人一枚,一个不少!”

  爱岗敬业,勇攀登,冲出中国高铁第一速

  “开车回家”,这不是李东晓完成的第一项高铁任务。早在2008年2月,京津城际高铁铺通后,李东晓受命第一个试线,他驾驶着内燃机车牵引的动车组风驰电掣,冲出时速220公里的速度!这是当时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

  “东晓心细,善于积累,技术精湛,任何任务交给他,我们都放心。”李东晓的直接领?导、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运用车间主?任杨岸伟说。

  实际上,更大的考验在等待李东晓。

  2008年,中国首条高铁刚刚揭开面纱。全世界都在关心,中国人如何用5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30年的发展轨迹;全世界都在质疑,中国人修建的高铁能跑车吗?中国人造的高速动车能跑多快?

  答?案在李东晓身上揭开。2008年6?月24日,在亲身参与了200多次联调联试之后,李东晓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选中,“今天要用我们国产的动车组,在我们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上冲一冲新时速”!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车手,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彼时的中国高铁还处于摸索阶段。摆在李东晓面前的是第一条高铁线路、第一辆高铁动车,而他自己是第一批司机。没有前辈,没有先例,何来?经验?

  正因如此,填补历?史空白、创造历?史纪录的光荣,鞭策着李东晓吃更多苦,受更多累。

  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代价是磨穿了3双鞋。

  为了了解CRH3型动车组的脾气秉性,在磨合调试阶段,他把每次运行时的天气和风速、加速时间和相关里程数、空气阻力和制动距离等各种数据,详细记录在小本子上。别人休息了,他跑车;车子休息了,他背数据。他明白,多一次实战,多一分积累,就能更充分地发挥动车的潜力。

  这是三餐不定、终日无休、以车为家的3个月。高强度的试验,让壮汉李东晓也病倒了。医生安排住院输液6天,他却把药液偷偷合并成3天,灌得浑身透凉,拔掉管子又跑回来参与试验。

  如今,这一切准备终于派上了用场。

  6?月24日早晨8:54,司机李东晓推上手柄,鸣笛示意,CRH3型动车组瞬间提速,从北?京南站快速驶出,冲向天津。车头操作台的电脑屏幕上,数字在不停地跳跃变化:219、278、323……

  9:09,列车时速冲到了393公里。“这是个历?史时刻,京津城际铁路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时速的最高纪录。”站在车头里参与测试的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激动不已。

  9:19,动车组在天津火车站停靠,车头与停车线的距离,分毫不差,从北?京南站到天津新站,仅用了25分20秒。

  李东晓来不及休息,穿过车厢走向另一个车头。动车启动返航,李东晓犹如一台双核的电脑,回忆着当天路上的每一个风口的风速,精准选择每一个加速地点。

  9:43,时速达到了394.3公里,新纪录再次诞生,全车沸腾了!与“中国第一速”相媲美的是车辆安全指标、舒适指标一切优秀。中国首条高铁的测速试验成功了,不仅快,而且安全。中国高铁一鸣惊人!李东晓一鸣惊人!

  无私授业,巧创新,编写“秒时代”的国?家标准

  京津城际高铁建成,仅仅是奏响了中国高铁时代的序曲。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

  李东晓深知,在纵横交错的中国高铁轨道上,需要更多优秀的司机去驰骋;在星罗棋布的高铁建设项目中,需要更多精确的测试数据去完善。掌握了高铁技术的手艺人,必须一马当先。

  从唐客学成归来的李东晓等10名司机,成为中国第一批75名高铁司机的教练。按规定,这75名新司机,每人必须安全实操运行高速动车6000公里以上,才能获得高铁司机资质。总里程相加,他们总计要跑50万公里左右,相当于在京津高铁上跑4000次!

  75∶10,学?员教练人数悬殊,这意味着教练要比学?员吃几倍的苦。学?员可以轮流学,教练却不能下车;学?员开车坐着,指导教练却要站在一旁紧盯操作规范;学?员吃饭休息的时候,教练还要与机械师、工程师一起探讨测试跑的各项数据……一天下来,李东晓的腿站肿了,脚上的皮鞋都脱不下来;终于可以泡碗方便面充饥,可是面还没泡好,人已经倒在动车座椅上睡着了。

  即便如此疲惫,培养司机也仅仅是千头万绪中的一小件,建立一套规章制?度才是庞大的工程。

  彼时,有关高铁操纵的管理、安全、运行规章制?度仍是一片空白,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然而,这套“中国标准”不仅关系到中国高铁司机的教育培养,更关系到中国高铁的运营质量与国际声誉!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人如其名,李东晓勇挑重任,再次冲在了提速大军的最前面。

  李东晓在测试中记录数据的小本子,成了司机们排忧解难的百科书。哪里容易出故障,代码是什么,排除故障的应急措施办法有几条……李东晓把这些“独家秘笈”无偿贡献,汇总成软件,存储在动车组操纵台中,供高铁司机共享。

  李东晓提议建立“动车组运行质量台账”,使司机作业跟上了信息化时代。每天计算机对京津动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数据跟踪记录,司机出勤,打开电脑,该车所有质量信息、故障现象一目了然,行车安全更有保?障。

  李东晓的口头教学还升级为书本规范,通过一次一次找关键,一秒一秒掐时间,《CRH3型动车组1800秒操作法》顺利出炉。1800秒,正好是京津高铁动车组运行一个单程的时间。一个以秒计时的时代,有着以秒计时的规程,而要确定每秒做什么,需要多么精湛的技术、多么坚韧的毅力与多么强大的责任感!

  从学德国人的课本,到写中国人的课本,李东晓在创新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这不是李东晓参与编写的唯一教科书,他参与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理手册》、《安全值乘法》、《动车组司机呼唤应答标准》、《动车组救援办法》等一系列高速列车操纵法,都已成为中国高铁司机的必备教材,在武广、郑西、石太等高铁广泛应用,成为影响未来高铁发展的“中国标准”。



。。。。。。。。。。。。。。。。。。。。。。。。。。。。。。。。。。。。。



我的按:

      这篇文章完全是沿用一贯的“劳模”格式、手法来写的,例如,“铁人王进喜”的报道,不过,总算进步了,没有说:在毛、 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这篇报道无论从规律、常理、道理来讲都是讲不通的。



下面说说这篇文章如何挑战正常人的智力。



1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这个上级我相信绝对是外行人,拆拿国的习惯是外行领导内行的,而且是一个妄顾乘客性命的上级,在这种关系到性命的事情上竟动用行、 政命令,这个上级只顾自已官职,不顾别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是一只法盲,因出了事,他作为上级是逃不掉的,一定要负责的。



2,“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生产商派来的这位专家是教拆拿人驾驶他们生产的火车的,所以,对火车的整个了解、运作情况这位德国专家是最清楚不过。所以,所需的时间及熟习的程度等进度这个专家是最清楚不过。而且按这里讲: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是整个机组,不是部一个部份,学会肯定要花很多时间。

    德国是欧盟成员国,荷兰也是,在很多制度上是相同的。说说荷兰的规定,凡考汽车驾驶证者,必须要去正式的、有教练证的教练那里学习驾驶技术,必须要学满二十个课时,每个课时四十五分钟,教练要在学习证上签名的,这样学者才有资格去交通部报考。凡跟人命有关的事情,一律严格执行的。

    汽车况且如何严格考核方何让你驾驶出马路面,一辆全世界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随时随地乘载一千几百人以上的火车会让你学习十天就领取资格证?而且还要是因你不输气的原因,那人命真是贱得可怜了,只为陪你斗一口气。

    

3,“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说明这个德国专家是专门开火车的司机,他考取开高速火车的资格证,所以德国交通部发给专业证-微章给他,让他在工作时佩戴在胸前以作识别。例如,警察佩戴在臂上的微章,证明他是警察,方便他执行公务。

      据我对荷兰的制度的了解是这样的:生产火车的公司会雇用有资质证的司机,因新车出厂要试车验收的,这里就必须要有资格证的司机来验收。又例如,凡这样昂贵的大型机器出售后,必须有售后服务的,这个售后服务最重要一环就是到教会购买者使用与维修。

      因此,这个德国专家其实是一名高铁司机,他以为售后服务为由被派到拆拿国教拆拿司机驾驶这辆他们公司生产的火车。例如,前苏联,它出售军舰给拆拿国,也派出相关的技术员、维修工等来协助拆拿人学习、维修这只军舰。



4,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这里足以说明德国专家讲要二、三个月时来学习是必要的,因它的复杂与难度是超高的,所以驾驶者必须很熟练,如稍有不慎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5,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说明书是中国人不熟悉的德文,而且有670多页,这班来学开高铁的人中没一个懂德文,而那个德文翻译是外行人,相关的专业术语、用语完全不懂,李东晓们要在这十天时间内从头学起,即看懂这本说明书,然后学会操作。

     关于这个专业术语我倒有点体会,我的朋友生病,要去大医院检查,因他不会讲,找我帮忙做翻译,结果医生说出一堆专有的医学名词,我完全不知他说什么,他只好慢慢一样一样的跟我解悉,幸好荷兰文我会听,我能听明白医生的解悉。这个李晓东是在完全不懂德文的情况下,要去理解、弄懂高铁的专有名词、专业术语是很困难的。又例如,好孩子跟我讲“应力”,我就不知是什么东西来的,他要详细的向我解悉,尽管他讲的是广州话,但我也要花时间来理解才明白。

    这个外行的德文翻译他如何理解并翻译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给李晓东知道?要是他理解错了、翻译错了,那李晓东就学错,难道不会出事故吗?

     所以,十天时间内翻译670页后德文说明书,然后再学懂它,这听起来很天荒夜谈,有网友说,那是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图片占地方,所以,字不会太多。

    按正常来讲,670页最起码也相当于一本中篇小说,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用十天时间先翻译再学懂是不是很有点超乎常人的能力?

      

6.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把驾驶台上的“鸟语”背成了“顺口溜”,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

     哦,额滴神啊,连十天也不用,五天就看懂说明书,而且还编写出教材来。第七开始学开车,第九天就全部搞定,开着火车回北京。也就是说只学开了这辆全世界最复杂的火车两天时间就开回北京载客营运了。超人啊。。。。。。。真替乘客的安全担心。

    

7, 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按规定,这75名新司机,每人必须安全实操运行高速动车6000公里以上,才能获得高铁司机资质

    写这篇东西的那个妓者不知是不是傻的,写得前后矛盾的。这个“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微章”是德国交通部经过考核后发给司机的证明来的。这名德国司机怎会将自已的“饭碗”证明送人的?这还不算傻,最好笑是他从那里去搞来9枚?谁给他的?他从德国交通部偷来的?而且还要带着一堆出国公干?

    我估计这堆章根本就不是资质最高等级章,应是这间生产火车的公司自行印制的纪念章,相当于我们的“雷锋叔叔纪念章”或“三八红旗手纪念章”之类的东西来的。



8, 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代价是磨穿了3双鞋。

    这里就更好笑,徒步走120公里的路,然后用皮尽一米一米的丈量轨道,难道没有测量仪器的?必须要用趴在轨道上用人手来丈量?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选进的火车的自主产权,竟没有测量轨道的仪器?

    假如从北京开来广州,他是不是也要先徒步从北京走来广州,沿着火车轨道丈量一次?

    再说,这辆德国火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按道理是配置自动测量仪的,将所有的数据收集好,然后传入电脑,再分析,再传到驾驶台的仪表版上供驾驶员参考。怎么可能要驾驶员用最原始的方法来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车?不知是记者残脑还是李晓东了。



9.从唐客学成归来的李东晓等10名司机,成为中国第一批75名高铁司机的教练。按规定,这75名新司机,每人必须安全实操运行高速动车6000公里以上,才能获得高铁司机资质。总里程相加,他们总计要跑50万公里左右,相当于在京津高铁上跑4000次!

    这里更神,李晓东是从2008年3月16号开始,用了九天时间学习驾驶高铁,然后在8月1号之前必须要用自已学到的知识再来培训75人成为高铁司机,前后不到四个月,哦。。。。神啊。。他们一定是多快好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长征突击手”。



10,这是三餐不定、终日无休、以车为家的3个月。高强度的试验,让壮汉李东晓也病倒了。医生安排住院输液6天,他却把药液偷偷合并成3天,灌得浑身透凉,拔掉管子又跑回来参与试验。

     李晓乐最后病倒,住院输液,按中国的情况来讲,这个输液是输抗生素,因他是病倒住院的。据我所知,中国的医院住院部有专门的房药的。每天由当班的护士长到药房领取病人的用药,然后再分发给护士,由护士送到病人床前的。

    李晓东住院六天,他怎可能一次过得到六天的输液?难道他去药房偷?就算能偷,他能知道该偷哪一瓶吗?要是用的是进口药,瓶上没有中文的,全是英文,是医学上的拉丁文,他如何准确的偷到自已用的那一种输液?

   再则,人体输入抗生素的份量是有限度的,过量会当场死人的。他竟可以将六天的份量在三天里输完。那输液的过程中,当班的护士不巡房的?她们不会发现的?当他输入双倍的份量时,竟也只是浑身透凉,还能拨掉管子跟回工作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6

帖子

242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42
发表于 2010-12-19 2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很厉害的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8

帖子

79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2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考汽车驾照都要几个月,呵,老天耶。。。居然10天不考试、不结业,就可以把上千人的生命托付给这种人。反正我不会坐中国高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7

帖子

109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09
发表于 2010-12-19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天,这谁敢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285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85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0-12-19 2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如果这是事实真相的话  那就真的是很给力 很生猛 很拿人命不当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66

帖子

1185

积分

机务正式工-执照C

王凯

Rank: 5Rank: 5

积分
1185

国航

发表于 2010-12-19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太假了,这是写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4

帖子

391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391
发表于 2010-12-19 2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没有什么好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7

帖子

470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470
发表于 2010-12-19 2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哈哈  太有才了   铁路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8

帖子

79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2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太假了,这是写出来的
----------------------------------------
自己搜 人民网-人民日报  cctv网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8

帖子

79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23: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楼上的如果不信神奇的土地真实发生的荒唐剧看原文
===================================================
学习“提速先锋”李东晓学什么?

网友:雨林春天
2010年12月17日15:0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提速先锋”李东晓学什么?--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一名普通的列车司机,却创造了无数令人钦佩的成绩。“提速先锋”李东晓,不仅仅提高了中国高铁的速度,更提振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时代先锋。

  学习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李东晓用他对工作的精细程度阐释了一个卓越追求者的风采。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这就是李东晓精益求精的精神。李东晓一句简单的“手上一把闸,身后千条命”,背后却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血,29分46秒的行车时间,行车一路立在餐桌而不倒的打火机,细微之处彰显的正是他追求卓越的精神。李东晓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学习“提速先锋”,就要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摒弃“差不多”思想,在繁琐的工作中理清思路,在细微的小事上谋求成长,要勤于追求,精于行动,把工作的纰漏放到对待生命的高度去看待,把卓越进步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才能在工作中不断争创佳绩。

  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李东晓的“敬业精神”可堪比“雷锋精神”,在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曾经,高速动车组在德国专家眼里“没有两三个月时间是开不走的”,但是李东晓带领他的团队,从零开始学习,只用了10天时间就把这列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按时开回了北京。身为高铁司机的李东晓,面对一本670多页形似“大砖头”的德文《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面对着高速动车组司机操纵台上四五十个的操作按钮,面对着按时服务奥运的巨大压力,丝毫没有畏惧任务的艰巨,一心扑在工作上,埋头学习,专心研究,认真实践,最终提前圆满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也赢得了社会和行业的普遍认可。李东晓无私授业巧创新,编写“秒时代”的国家标准,根据所学编写了《CRH3型动车组1800秒操作法》,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奉献出来,培育了一大批共和国的高铁司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要向“提速先锋”李东晓学什么?无需多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们只要沿着楷模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会得到最大的成长和提高。

  学习他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荣誉激发力量,精神造就辉煌。李东晓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钻研670页德文资料的韧劲,就是冲出394.3公里的时速的冲劲,就是编写出1800秒操作法、将高铁带入“秒时代”的干劲,也展现了一个时代先锋的形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李东晓有一种无限的荣誉感,一句“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展现了他奋发向上的精神,当“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首批高铁司机”时,他心里想的是要争取更大的荣誉。要学习他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就要坚持学习,不停地增长才干,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争优秀;就要励志求强,敢于挑战权威与经典,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扎实苦干的毅力,求上进,求发展,求突破;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有“敢攀华山峰”的气概,努力争当时代先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6

帖子

268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0-12-20 00: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没有什么好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24

帖子

589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89
发表于 2010-12-20 06: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10

帖子

30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08
发表于 2010-12-20 0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我还没有捉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16

帖子

164

积分

见习机务员

做自信最棒的自己 天

Rank: 2

积分
164
发表于 2010-12-20 1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这年头坐什么最安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103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03
发表于 2010-12-20 18: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雅安
为什么不敢<div class=\"tal s3\">

253480418 于 2010-12-20 19:33 又补充说</div>Re:中国的高铁你敢坐吗?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1

帖子

859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859
发表于 2010-12-20 19: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很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751

帖子

536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36
发表于 2010-12-20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写的跟现实不一样的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这是写给迷信的人看的,谁的脑袋天天去分析这些呢,因为你们无聊嘛,高铁还是可以坐的,因为高铁自动化程度很高,司机只要不是白痴,基本上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4

帖子

215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15
发表于 2010-12-20 2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这不是玩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7

帖子

506

积分

机务学徒工

执照备战中

Rank: 3Rank: 3

积分
506
发表于 2010-12-20 2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中国高铁的质量 就要看维护人员的维护质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67

帖子

803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803
发表于 2010-12-21 2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这个 要看建好了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帖子

200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00

国航

发表于 2011-1-8 14: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高铁基本都是自动化了,比较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2

帖子

213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13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8 15: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飞机都坐了 火车有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95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95
发表于 2011-1-8 16: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确实是牛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4

帖子

278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78
发表于 2011-1-8 1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飞机都坐了 火车有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76

帖子

281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81
发表于 2011-1-8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我不喜欢这种作风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7

帖子

40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11-1-8 2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这没什么吧。。只要调度的好铁路是没什么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4

帖子

112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12
发表于 2011-1-8 2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回 3楼(风儿) 的帖子

也不能不相信中国的实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31

帖子

965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965

东航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8 21: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考汽车驾照都要几个月,呵,老天耶。。。居然10天不考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5

帖子

185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1-1-8 2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莆田
还能不飞机还不靠谱嘛[s: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58

帖子

812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812

山东航空中国民航大学

发表于 2011-1-8 2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这篇文章是输入名字跟职业,由软件直接生成的!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