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261|回复: 0

南航新疆功勋飞行员42年安全飞行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6185

主题

6706

帖子

4060

积分

元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060

在线王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0-8-23 1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2010年8月21日消息:题记:如何让每个员工用言行承载、刻录、传播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企业文化?如何用追求卓越诠释、演绎、塑造我心飞翔的起飞与落地?张启宾是一个鲜活而典型的案例,更是南航企业文化的忠实记录者与守望者。
  他在退休时这样说:“我与其他飞行员一样,深感从志存高远到一飞冲天的自豪,感受到从翱翔蓝天到安全落地的快乐,深知从离座解甲到随遇而安地退休幸福。人生有精彩也有平凡,但只要用真情执着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无愧于南航、无愧心、无愧蓝天……”
木棉耀西部 天山筑丰碑
  在南航新疆分公司持续保持运输飞行安全55周年的安全文化品牌里,凝聚着每一位普通飞行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而张启宾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2010年2月15日,南航功勋飞行员张启宾光荣退休。他翱翔蓝天42年,已安安全全飞行31085小时,相当于在空中承受高空缺氧累计三年半时间、驻外过夜超过5000天、围绕地球赤道飞越660 圈。据公司统计,截至目前,张启宾创造了南航新疆分公司乃至全国个人安全飞行的最高记录。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的扎根西北边陲新疆飞行员的光荣,更是南航安全之星的荣耀。
  一个甲子一个轮回。一个脚印一部经典。张启宾无愧于天山上的天之娇子!海广风筑岸,山高人为峰;他放飞安全的卓越品质,折射出持续安全的光芒,宛如雁群中大写的“人”字尖端,一条翼型曲线顽强地向前展翅、高飞……惊鸿一瞥地凸显在蓝天白云间,浓墨重彩的飞行故事有了一首“木棉耀西陲 天山筑丰碑”的壮丽诗篇:
  木棉星耀天山鹰,写意蓝天润中锋。搏击长空未下鞍,西域南国戚与共。展翅高飞四十载,大漠红柳染赤诚。暮年改装志愈坚,追求卓越一尖兵。云梯万丈彩云尽,心渡玉门春意浓。三万英尺三万时,持续安全傲长空。
最后一飞 今昔两样情
  2010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难忘的情人节。但对于张启宾来说,却是他飞行生涯中最后一次飞行日,意味着飞完这一班他就要离开熟悉的驾驶舱。
  这天清晨,张启宾在妻子的牵挂中登上机组车,俨然一位将军要出征……去执行CZ6901/2(乌鲁木齐——北京——乌鲁木齐)精品航班任务。这是他心仪已久的期盼,更是他追求卓越的心愿!
  这牵挂,对于飞行员的家庭来说,更多地意味着愧疚。张启宾不知错过了多少个节假日,每每许诺带爱人上街,但每到有临时航班任务时,他总是飞行第一,每次将儿女情长一拖再拖。几十年来,同在一个家门进出,夫妻却很难见到;有时家人在梦中他就拎着飞行箱出门,有时晚上家人守侯到三更半夜他还没回来,有时驻外飞行将儿子交邻居照顾。张启宾说:“飞行是工作,有任务我怎能推脱或拒绝。因为我是一名飞行员、是一名党员。”在张启宾心目中,这愧疚背后蕴涵着远航高飞的动力和源泉,这飞行第一包含着他对国家、社会、南航无怨无悔的责任与奉献。
  这一天,他来到航务部精心地做好飞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到了机坪上他围绕着“老伙计”仔细端详;一上飞机,他和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驾驶舱检查、开车、滑出、按指令起飞……下降、按程序切入“五边”精确对准跑道,一个漂亮完美地着落动作,飞机缓缓滑行到指定机位、刹车、关闭引擎,抚摸驾驶杆、离座起身,然后依依不舍地走下舷梯。这班飞行就是他追求飞行品质卓越的再现。
  当接受全体飞行员的祝贺并捧起鲜花时,挥手之间,张启宾心里酸酸的、沉甸甸的,眼发潮,浑身如释重负。离开机坪时,他再次抚摩“老伙计”,回头凝望停机位,飞机静静地蛰伏着,整齐划一的阵容,宽阔静美的跑道,似乎为他42年安全飞行生涯而壮别。这就是他42年翱翔蓝天不了情的缩影。
磨练意志 苦中有作为
  16岁时,张启宾离开河南老家到福建当兵,两年间填海造田锻炼了他坚实的身板。1968年,19岁的他从14航校毕业,踌躇满志地投身于新疆民航创业期。
  在六、七十年代的一个冬天,有一次雪下的特别大,土跑道由于积雪过深,飞机无法起飞,为保证飞行正常,全局员工齐上阵,张启宾和大家一样,挥着铁锹,推着雪板,奋战在一千多米的土跑道上,没膝的雪灌进鞋内,冻木了脚,任凭风雪吹打,但没有一个人退却。身处民航的他深切感受到:有一种爱,是力量,不可抗拒,不能阻挡;有一个职业,靠责任,不用秤称,不拿尺量,自己对自己量。这就是他理解新疆、热爱民航、躬身做人的写照。
  21岁他当机长。在飞运-五(农药喷洒机)的5年里,他飞遍天山南北,用矫健的翅膀,以兵团农场为家,视牧民为亲人,执行灭虫、播种、除草、超低空专业飞行任务;从清晨陪伴星星起飞到夜晚携着月亮落地,一飞就是几十个起落,一年四季浑身浸透了散发不掉的农药味,他都毫无怨言。1975年他破例由运-五改装安-24机型,在执行航线任务11年中,飞遍了新疆区内区外,他都是服从任务安排,派哪儿飞哪儿,加班加点,从不拒绝或推委,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好作风、好技术,保持了安全飞行无差错。
  几十年的艰苦磨练,他感叹道:“是新疆塑造了我。这一辈子就属于新疆。”1984年他被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授予三级飞行员称号,并荣获“新疆自治区级劳动模范”称号。
志存高远 逆风也翱翔
  张启宾说:“不怕苦,飞了30年。改变自己的原点永远是靠自己去走。”
  1985年他首批前往苏联改装图-154机型。回国后他很快成为机长、教员、指挥员及检查主任,先后多次执飞专包机及莫斯科首航任务。在飞行中,他经历了4次单发、3次座舱释压险情、及数十次绕飞雷雨的特情,均以完美无暇的机组配合、沉稳过硬的心理素质、一丝不苟的精湛技术而化险为夷。作为公司的骨干飞行力量,在带飞工作中,他甘为人梯,默默奉献,手把手地带出了100多名飞行学员,为公司飞行人才培养和储备,书写了蓝天执教新篇章。
  1989年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购进两架图-154,公司派他前往执行带飞任务,一飞就是半年多。由于他人品敦厚、作风严谨、技术过硬、教学得法,深受带飞学员们的尊敬与好评。当该公司以优越的条件挽留他时,他却婉言谢绝说:“谢谢你们。新疆虽然不是最美的,但我最爱的还是我们新疆。”的确,人生的选择,犹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想追求卓越,多一份忧患就多一份清醒,多一份坚定就多一份牢靠,多一份踏实就多一份自信。张启宾带领的机组荣曾获民航总局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1991年他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党员”和“全国民航优秀党员”。1992年他被民航总局授予“特级飞行员”称号。
  在飞过14年图-154机型中,他的思想、作风和技术日趋成熟。做为资深教员机长,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年龄到杠时改装。他说:“改装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自己去走。” 1997年由于公司机型结构调整,48岁的他毅然前往美国三角航空公司改装波音757机型。在难忘的改装日子里,他忘我学习,蓄势待飞,跟随教员苦练技术,艰难跨过俄语到英语语言‘门槛’,掌握从苏制机型过渡到欧美机型的巨大差异,实现了由苏制机型向波音机型的转型,实现了他“暮年改装未必迟”的心愿。
  从此,他牢记职责与使命,恪守飞行本色,志存高远,逆风也翱翔;他不求惊天动地,只求披星戴月、漂泊他乡异地、穿越一道又一道子午线、起起落落、穿梭往复、安安全全地飞、持续创造卓越品质……1998年他被民航总局授予为“国家级功勋飞行员”称号。
安全服务 品质更卓越
  几十年如一日,张启宾,弩满一张弓,倒排飞龄期,用每分每秒的平凡与执着,飞好了每一架次每一个航班。
  他说:“安全出自责任,服务源于爱心。”记得去年新疆“7·5”期间,有一次,张启宾机组刚执行完CZ6801/2853喀什航班落地,23日01:02机组还未离坐,就接到机场签派临时通知执行喀什救援任务“有一架B737/6807飞机在喀什机场故障,请机组准备,用2853飞机执行喀什救援任务。”此时已是子夜时分,他二话没说,急救援飞机和旅客之所急,从容接受任务,重新将机组分工,精心准备,尽最大努力缩短地面加油、配餐等事宜,并叮咛两名随机维修人员及时清点所代维修配件及器材,又与空中管制部门积极协调,并主动申请直飞和优先着陆,争取到最宝贵的救援时间。03:50B2853飞机安全平稳降落在喀什机场。这一刻,张机长那一颗缀紧的心又落到旅客、机组、地面服务人员身影里。为了次日航班衔接,他又忙于与地面人员沟通协调,亲自向旅客广播,滞留旅客被感动了,最后陆续登机。飞机于08:00安全返回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当张启宾机长发出指令:“关车,检查单完成。”所有机组成员都长长呼了口气“回家了!”凛冽寒风中,久违的轻松和温暖涌上每一个机组成员的心头。像喀什紧急救援任务一样,这仅是张启宾飞行42年中一个不眠之夜的缩影,折射出他知之愈深、行之愈切的南航情怀。
  几十年来,他始终以长者的谦逊和风范,教育影响着一茬又一茬飞行员进步成长,为机队人才的培养默默奉献。他常说:“生活中谁都有欢乐和激动,谁都有孤寂和失落。飞行与做人一样,往往不如意的事有十有八九,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如何去对待。”有一次,一名副驾驶因飞行中发生不安全事件,他内心的迷茫和困惑、灰心和沮丧,让老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从此老张利用驻外间隙,与他形影不离,现身说法、量体裁衣、精心疏导帮助年轻人,使他在健身运动中消除了对持续安全飞行的狭义理解,使他从飞行中重新找回到鹰击长空的自信。当这位副驾成为一名新机长时,他感喟说:“是张机长教会我如何面对飞行中的不如意,如何审时度势地调整自我情绪,如何选择自我释放压力的途径,如何重建持续高飞的积极心态……”这就是张启宾对新一代飞行员引领与影响,更是他工作上勇于追求卓越的精彩演绎。
  不论是救援任务,还是为年轻人消除思想顾虑及传承优良作风,张启宾视责任如钩,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演绎蓝天情,这是他对飞行与做人不弃不离的卓越追求,是对南航企业文化的躬身践行。正如他所说:“飞行与做人一样,既要脚踏实地,还要魂能守舍;安全与服务一样,既要为旅客感受着想,还要为南航品牌尽力。”
凝聚文化 卓越助高飞
  在人生落花时节,张启宾挚爱飞行,与飞机为伍,与蓝天相伴,视飞行为知生的体操,始终用我心飞翔为追求卓越做好预先准备。
  他深深体会到: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持续安全靠人文。飞行生活特点没有规律,驻外多、连续工作时间长且受环境、时差、缺氧、辐射等影响较大,需要有旺盛的精力,就得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运动健身好习惯;安全有风险,但预先准备要充分,飞行要严谨,工作要细心;只有细心了才能周到,周到了才能细致,细致了才能防微杜渐。手册飞行员是用心用手用脑研习飞行趋势,就像下棋走一步看三步,灵活统筹管理机组,确保安全飞行、航班正点。每次飞行前都要多准备几套方案,起飞前,要有走与停、复飞与备降的两手准备,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懈怠。进近时不能把“一次落地意识”作为“一次飞行结束”;只有做到善待机组成员每一声提醒,绝不盲目蛮干,安全就多了一层保护的屏障,发生差错或事故的机率就会降低许多。只要安全在每一个运营者手中实现,持续安全才有可靠保证。
  这是张启宾42年持续安全飞行经历的总结和回顾。
老骥伏枥 相约电波情
  2009年4月26日,南航功勋机长张启宾携徒弟赵峰机长,喜迎国际劳动节相约电波,一起走进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100.7新闻广播室,在黄金时段多次播放他亲历、见证、感悟新疆民航改革的活力与艰辛、发展的生机与崎岖、转型的收获与阵痛、巨变的宝贵与不易的故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这是他用《我心飞翔无怨无悔》言行承载、刻录、传播企业文化的缩影。
  在访谈中,老张总结道:“在新疆民航创业期,我学会飞行和做人;在公司成立到发展期,我学会负重爬坡。在南航蓬勃发展的春天里,在我人生落花时节,安安全全飞行是我最大的心愿。”年轻机长赵峰感喟说:“十几年来,张教员人缘好,威信高,谦虚谨慎,坦诚待人。他是一面镜子,教会我飞行与做人。他是一把梯子,激励我持续高飞的卓越品质。”
  “安安全全飞行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拥有40年党龄、42年飞行经历的张启宾在退休时的感言。“我热爱这片蓝天,追求卓越给了我无怨无悔的渴望和梦想,我心飞翔赋予我一飞冲天的智慧和激情。”
  2010年2月15日,南航功勋飞行员张启宾完成追求卓越的心愿,带着我心飞翔光荣退休。此刻,他心中多了的一份宁静,脸上添了一份眷念,但没有遗憾……硬朗的身躯里仍焕发出潇洒中的沉稳和感恩……
  据悉,3月3日《乌鲁木齐晚报》大篇幅特别报道张启宾《我心飞翔 无怨无悔》感人事迹,社会反响大的同时也展示了南航品牌响亮。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采访了南航退休飞行员张启宾《木棉耀西部 天山筑丰碑》的感人故事。
  张启宾档案
  1950年出生,河南长垣人。
  1966年入伍。
  1968年被分配到空军第十四航校。
  196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原兰州管理局新疆区局第飞行九大队。执飞过Y-五、AN-24、TU-154、B757—200多种机型,历任机长、指挥员、教员、检查主任。
  1984年荣获新疆自治区级“劳动模范”。
  1989年获得民航一级飞行员荣誉称号。
  1990年张启宾机组荣获民航总局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
  1991年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党员”及全国民航“优秀党员”。
  1992年被民航总局授予为“特级安全飞行员”称号。
  1998年被民航局授予为“功勋飞行员”称号。
  此后连续多年获公司、飞行部先进班组及优秀党员。
请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