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3628|回复: 1

[通用经验] 浅谈如何预防习惯性违章

[复制链接]

36

主题

48

帖子

104

积分

见习机务员

哎呀。

Rank: 2

积分
104
发表于 2010-7-13 18: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安全,对民航来讲是泰山压顶的事,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机务维修工作,更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沿阵地。因此,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保证安全,杜绝任何人为差错的发生,是机务维修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从有了飞机开始算起,人为因素在航空维修的事故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两册是飞机维修应遵循的主要依据,飞机维护手册和维修管理手册,一卡就是工卡,是每个飞机维护人员在维护中的工作实施步骤依据,在飞机维护过程中,很多情况是因为维修人员没有按照两册一卡来维护飞机,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维修差错,更严重的是重大飞行事故,我们先来回顾下让几次由于人的因素所导致的严重事故
案例一:华航飞机在日本那霸机场起火后,经过调查后发现,华航事故机中的螺栓状态即连着螺帽,中间却没有垫片,日本事故调查委员会指出,很可能是华航在维修检查垫片时,忘了将垫片装回去才使得止挡螺栓、螺帽脱落而刺穿油箱,大量漏油导致引擎起火,以致机身中央部位爆炸燃在。
案例二:南航公司发生的一起事故征候也是由于操作者违章操作,一次在更换发动机HMU的过程中,燃油流量传感器入口燃油管与HMU之间由4个螺杆连接(这4个螺杆AMM手册中均有力矩要求),其中的2个安装位置难以接近。工作者只使用梅花扳手拧紧,没有按照手册要求拧紧力矩,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
我们看了上面三个案例,不难发现,这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违章,在认为因素学里面对与影响安全的不安定因素里就归纳为人机法料环,我们通过表一不难发现人的因素在所有因素里是最重要的,今年来人的因素也有上升的趋势,那么加拿大的权威机构研究人为因素后归纳为12条对人的行为影响最重要的因素,通过深层次的对比,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客观的因素,同时也有主观的因素,客观的因素就是环境的影响,工作负荷,劳动强度,微气候因素等,主观因素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也是最不容易把握的,比如,我们回顾下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人不会在相同的地方跌倒,就是说人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一句经典名言,事故对智者是逗号,对愚者是句号。我们看了那些事故汇编后,适航维修部门针对安全问题作指示、发文件、订措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安全是机务维修永恒的主题,安全管理永无止境。由于机务队伍急剧扩大和思想松懈,有的单位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活动停滞不前,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松散懈怠,安全管理过于放纵、疏于管教,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居安思危,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更须持之以恒。那么如何防止差错发生呢,通过本人在一线维修中的经历,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对于保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是机务工作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都是经验的总结,甚至是血的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章法观念不强,甚至自以为是、随心所欲,在贯彻执行中问题很多,有的规章不健全、无章可循,有的有章不循,比如;航前航后检查单制度,提前到位、不能随便脱岗等始终不能一贯坚持;有的车间班组(工段)领导以身作则差,不能严于律己作部属的表率,甚至带头违章违纪,影响很坏;有的干部对属下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发现问题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做到严肃查处。如不引起重视,则人为差错、人为责任事故必然会增多。所以,机务维修部门必须忠实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法规性,不能在出了问题或事故征兆后才采取整顿措施。要变被动为主动,平时日常工作中就要经常查找不足和隐患,密切关注容易出差错的环节,抓纪律,抓作风,层层管理,狠抓落实,把安全工作落实每一时、每一处。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要加强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严肃态度的工作环境建设,如此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增强全体职工的法制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有令必行,我们从飞机维修工作的本身来看,飞机维修工程大多数工作具体操作起来在复杂性和难度上对工作人员要求很高,如果对操作难度等认识不足,那么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存在了
案例三 某公司在对发动机第三,四级轮盘进行莹光检查时,在吊起检查时间,由于操作不慎,导致第三级的榫槽与第四级的凸边发生挤压磨擦,造成第三级盘损伤报废和第四级损坏,经济损失在几十万元。
案例四 某公司在给飞机作退漆工作时,由于考虑不周到,退漆剂不慎进入玻璃,对风档玻璃造成腐蚀。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的前提 安全意识的树立,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教育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既抓新同志上岗前教育,更抓老同志定期阶段性教育,使其事事警惕;既注意轰轰烈烈,更注重实实在在,找准落脚点和切入点;既利用大会小会班组会,也利用黑板报、开展安全竞赛、安全整顿等多种形式;即讲重要意义,更要讲清楚各个岗位所肩负的责任,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不留死角。是党政工团形成共识,做到齐抓共管,巩固教育成果,共同努力保安全。安全意识的形成,不是某个领导和部门做到就行,而是各个组织和单位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结果。发生安全事故,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心血毁于一旦,整个单位都难逃其究。因此,安全工作要渗透到各个环节,激励全体员工把安全放在心上,彻底克服那种"安全与己无关"的思想,营造"我为安全出力献计"的良好氛围,建立全方位安全责任制,形成群体保安全的网络。
机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是技术复杂。飞机集当代先进科技成果于一身,涉及到机械电子等多个子系统;其次是机构多。飞机维修工程和生产活动与技术、质管、生产、航材、外场维护等众多部门相关连。要有效地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搞好机务维修,及时提供适航安全的飞机投入航班运营,必须依靠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从纵向上看,组织管理不仅仅是航空维修部门厂长、经理、车间主任等领导的事,甚至连班组长(工段长)也要学习和加强组织管理,因为它们的工作更是直接影响到维修质量和安全。从横向上看,各职能部门各工种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掣肘,打内耗战,推卸责任,势必影响到工作的有序推进,假若稍有疏忽和怠慢,直接影响到安全问题。所以,除了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外,对生产计划、技术、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整顿,使之明确责任,端正态度,树立为飞行和生产服务的思想,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工作就得到重视了,那么在飞机维护过程中,人从最本质的方面已经对安全引起了重视,并投入到工作中去,还有什么方是安全的大敌呢,
案例五 某公司在作定检工作时,由于倒班人员的失误,在收放襟翼时,由于发动机的反推整流罩在打开的情况下,没有对前缘襟翼进行限动,造成前缘襟翼对反推整流罩压了一个坑。
案例六:国航飞机在短挺检查时,在对一起落架漏油的管路进维修时,由于机上和机下工作人员沟通存在问题导致了地面误收起落架,致使飞机结构顺上,机上人员受伤。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对人的安全意思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人在航空维修过程中,一方面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和飞机等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组织管理在人和人的相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维修人员,凡是禁止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做的;凡是警告和提醒的,也应该严格遵守.
  近几年,随着新飞机的大量引进,缓解了航空运力的不足,也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由此出现机务维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适应能力的下降。因此,加强职工的在职教育培训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机务维修部门已意识到在职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行。然而,;重视新职工岗前培训,但由于平时生产任务中,忽视岗位培训,或很少进行;重视操作技能培训,忽视职业道德和心理因素等素质培训;以改装、差异、本专业方面的短期教育培训为主,缺乏系统、不间断的培训服务和长远的目标规划。如此,疲于应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代民用运输飞行的系统可靠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正常情况下,故障概率较低,同时机上辅助故障检测系统可以显示故障信息,从而减轻了维修工作的负荷。但这也给人们检查排除故障,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况航空科技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一个合格的机务人员还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而这些更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改变和达到的。因此,建立"培训就是安全"的观念制度,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制定详细的远景规划和长远目标,对安全负责,对职工负责,进行系统的安全和专业业务各方面的知识培训,有目的培训一批德才兼备的现代机务维修人才。另一方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术学习气氛,给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的研究探索环境,鼓励人们献身科学、献身航空维修事业,严谨、科学地保证安全。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加强安全管理,全面落实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倡导并大步伐地努力实现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提高维修质量,保证飞机状态优良,才能为民航企业的安全奠定下扎实的物质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49

帖子

561

积分

机务学徒工

Rank: 3Rank: 3

积分
561
发表于 2010-7-13 18: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做机务工作一定要细心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