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无法调节,座椅就不能作为“机上休息设施”吗???
舒适的长途空中旅行,要求客舱座椅的靠背可以向后“调节”。
座椅的型号可能有许多种,但是大多数都通过扶手上的一个“秘密按钮”来实现调节。当您刚刚入座,靠背是直立的。
按住这个按钮,使用您的背部,向后压住靠背,然后松开按钮。这样靠背就固定在了合适的位置上。
您刚才向后使劲时所消耗的能量,被储存在坐垫下方的一个作动筒里。在起飞和着陆关键阶段,亲爱的乘务长会在广播里提醒您“调直座椅靠背”。这时候,座椅作动筒里的能量,可以帮您方便地把靠背恢复到直立状态。
这一次,再次按压按钮,但是放松背部,让作动筒推着靠背向前“弹”起来。完成!
调直座椅靠背(同时还要系好安全带),既是为了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下更好地保护您的躯干,也是为了不妨碍坐在后方的小伙伴快速逃生。
但是,机械故障总会发生。那个按钮可以会塌陷、那个作动筒可能会卡阻、连接着它们的“钢索”也可能失效,这些情况导致座椅无法调节。
于是,落地以后,乘务长在客舱记录本里记录了“XX座位,靠背无法调节”。
如果航材和时间俱备,修复座椅靠背通常不是什么困难,但是如果缺少航材,就需要“办理保留”。如此操作的详细依据写在航空公司名为的“最低设备清单”(MEL)的手册里。
这里展示了一家公司的这本手册。整理成日常语言的话,这段规定讲的是:如果可以把靠背固定在直立位(backrest secured in the upright position),则这个座椅依然是可以使用的(affected seat operative)。
在无法调节的情况下,确保座椅“固定在直立位”,其理由在前边已经讲过了:是为了救命。牺牲了舒适性,但是座椅是“安全”的。如果尚有空座,提供服务的航空公司通常会安排您使用其他座椅,但如果您可以接受无法后仰的座椅(代价也许是一些票价折扣或者餐食、礼品之类),也请放心,固定在直立位的座椅是安全的。
手册是这样规定的——
靠背可以失效(may be inoperative),只要满足(provided that):
1、靠背固定在直立位,并且
2、“座椅倾斜装置”被解除(也就是说那个储能的作动筒必须被“脱开”),
3、不能用作“机上休息设施”!
座椅作动筒当然具备了巧妙的设计,维修人员通过恰当的操作,可以让一只被解除了工作的、不再用于储能的作动筒把靠背“顶”在直立位,如此一举两得。但是,等等!
靠背无法调节、座椅可以使用、不能用作“机上休息设施”???旅途劳顿,坐在客舱的坏了的椅子上,就不叫休息了吗?
且听我说,对于乘客,全程做得笔直,只要本人认可,那么也算是休息。但是,对于“被强制要求休息”的机组成员,这样的座椅就不能当作“机上休息设施”了。
是的,手册里其实给出了“机上休息设施”这个词的定义,它特指“机组成员的休息设施”。强制要求休息,那么就必须有条件“躺平”或者至少能够放松背部才算是休息。详细的规定,写在航空公司的“运行总手册”里,最终的依据则是民航法规。
这儿就是为什么无法调节的座椅不能用作“机上休息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