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飞机为什么要有着陆灯呢?
根据民航法规CCAR-121的规定,大型客机,若要在晚上拉活儿,就至少需要装有2个着陆灯。
对运行时设备状况进行约束的MEL,同样也只允许着陆灯在“白天运行”时失效,除非——有等效的灯光。对于只有2个可收放着陆灯的A320,起飞/滑行灯的组合构成了等效的灯光。
而B737在左右两侧各有1个固定式和1个可收放式,2加2等于4,一共4个着陆灯。夜间运行时,要求每一侧的着陆灯各有1个是好的,并且至少其中一侧的好灯是固定式的。
总之,适航法规和运行限制都在强调:着陆灯本来是用于夜间运行的。这是设置着陆灯的初衷。当然,只要有可能,白天运行时也要使用着陆灯,尽管厂家没有在书上解释理由,但是据说这带来了额外的好处:驱鸟。
A320的FCOM指出:在着陆阶段,10000英尺以下放出着陆灯。但是,还有一个非常“众望所归”的要求是:起飞阶段也要打开着陆灯。是的,一旦收到了起飞许可,就要把着陆灯和起飞灯一起打开!
这实在是……呃,至少对行外人来说这很奇怪吧?对于A320,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即便被着陆灯抢尽风头,起飞灯的存在也并非那么理所当然。毕竟,适航法规并不要求必须具有起飞灯。甚至于,如果起飞灯坏了,那么…… 坏就坏了呗。
比较一下起飞和着陆灯的运行限制,会发现:着陆灯的责任远大于起飞灯。尽管标准操作程序对两者都有使用上的规定,但是正如我们透过MEL看到的:A320的起飞灯真是毫无地位可言啊……
那么B737的起飞灯会不会好些呢?“没有的事儿”!呃,我是说,B737不但多配置一对着陆灯,还压根儿就“没有”起飞灯,这风格真实清朗。
所以,左看看空客,右看看波音,着陆灯都着实被寄予了厚望。既要尽守本分,着陆即用;还要负责和名分非常无关的起飞照明。此外,民航界还指望它们用于……驱鸟。
这还不够!有的公司规定,不用等到起飞指令,只要上了跑道,就要打开着陆灯。如此一来,必定可以成为机场最“亮”的仔,似乎这样做了,就能够大大地减少由于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各种麻烦?
着陆灯有多亮?亮到致盲。如果说滑进机位之后,忘了滑行灯会导致接飞机的机务兄弟扔掉指挥棒就跑,那么开着着陆灯进来应该会让他压根儿没有机会跑掉吧?
但是,也许只是照一照前边飞机的屁股,或者只是照一下其他飞机的侧面,也无伤大雅吧?呃,那么起码别让机务知道就好,尽管在跑道上还照射不到他们。
着陆灯实在太亮了,所以功率很大,所以…… 需要有充分的对面气流来冷却它们。A320的维修手册写道:在地面上不要使用超过1分钟;如果你使用过一次,要再次使用的话,请先等待5分钟的冷却时间。
所以,如果希望上了跑道就使用,那么跟塔台打个报告:大哥些,这着陆灯在地面上只能坚持一分钟啊,准我立即起飞可好?
要说起来,也是技术落后的错,好好的LED,A320都用在了起飞灯和滑行灯,着陆灯怎么还不普及呢?非要用滚烫难伺候的卤素灯泡!
这方面看来还是B737抢先了,全身的外部灯光早早用上了新技术,尽管照明度有时也被吐槽。所以A320的机务先委屈一下呗?
换个灯泡,还要防爆。“浴霸”不能?社会社会……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