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动机灭火瓶释放30秒间隔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已经提到了:
为什么机组QRH里发动机火警是先关车后灭火,而APU火警是先灭火后关车?
这个在厂家FOTB 737 21-01中的解释是:
增加30秒间隔是为了避免第二个灭火瓶释放时会干扰到第一个释放的灭火瓶。
增加30秒间隔为什么可以避免第二个灭火瓶释放时会干扰到第一个释放的灭火瓶?
如果你看过货舱灭火的QRH程序,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了:
「货舱灭火瓶释放后,DISH灯可能需要长达30秒才亮。」
看到没有,这里同样有一个「30秒」,我的理解是灭火瓶里的灭火剂释放完可能需要30秒的时间。
两个灭火瓶在一台发动机的灭火剂释放管路是共用的,在两个灭火瓶相连的管路接头处有单向活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灭火瓶的灭火剂供向一台发动机。
更换过发动机的灭火瓶的就知道这个单向活门,其实是活门内部有一个圆球,能自由在活门内两端滑动,滑动到那一侧就堵住了哪一侧,也就是堵住压力低那一侧的灭火剂释放:
如果没有等第一个灭火瓶同时释放完就释放另外一个灭火瓶,有可能单向活门两边灭火剂的压力将球顶在了中间,影响灭火剂释放的效率。
这也就是厂家说的:「discharge of the second bottle possibly interfering with the first bottle」
另外,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来可以只释放一个灭火瓶就行,剩下一个灭火瓶可以留着剩下飞行中备用的。在地面就不需要备用了。
这也就是厂家说的:「In the past, Boeing considered the idea of not waiting to discharge a second bottle when on the ground.」
综上这两点,所以最终「However, upon further review, Boeing recommends a thirty second delay before discharging the second bottle is used in all cases, whether in the air or on the ground.」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的理解,欢迎留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