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4808|回复: 0

[A320] 航空冷知识---雷达罩是个啥

[复制链接]

4

主题

20

帖子

62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62
发表于 2020-12-17 1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我们大家见过飞机上都有一个圆圆的脑袋,憨憨的很可爱,其实装在飞机最前端的这个是飞机的雷达罩;雷达罩看似一个简单的罩子,其实却是飞机非常重要的部件,而且生产工艺复杂,要求很高;雷达罩的存在,延长了天线的使用寿命,减轻了结构的重量。雷达罩一般安装在飞机的机头位置或者是机背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飞机的雷达罩;
1.雷达罩的诞生:
第一个雷达罩诞生在从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生产的S波段雷达罩装于1936年1月定型生产的B- 18A 飞机上;1941年日本发动的偷袭珍珠港时,驻扎在珍珠港的33架此型号战机多数被摧毁;现代飞机上的雷达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更加先进;从这张二战时期的战略轰炸机上,隐约可以看到现代飞机雷达罩的影子。
2.雷达罩的功用:
2.1视觉上让飞机变得更美观;
2.2给飞机提供一个良好的气动外形,降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2.3如果把雷达比作飞机的眼睛的话,那雷达罩就是飞机的护目镜,保护内部的雷达不受外界恶劣环境的损害,比如风雪雷电等等,通常飞机的飞行环境还是很恶劣的。
3.雷达罩技术指标
雷达是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测航路气象状况的,所以作为保护雷达的雷达罩,在透透波和全频带以及低介电是期主要性能参数,电损耗国内透波复合材料使用的增强纤维仍以E玻璃纤维和S玻璃纤维为主,M玻璃纤维只有较少量使用。雷达天线罩用增强纤维(织物)仍以E-玻璃纤维(密度=2.54g/cm3、ε=6.13、tgδ=0.0055)和S-玻璃纤维(密度=2.49、ε=5.12、tgδ=0.0068),同类纤维国外密度比国内低0.15左右,ε低0.2左右、tgδ小0.0015左右。且纤维种类少,织物种类更少,只有两维仿形编织套。
环氧树脂仍是雷达罩最常用的树脂基体之一。由于先进雷达罩、耐高温,耐天候等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其他如氰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氰酸酯树脂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利用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做改性剂,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共聚改性,经改性后的基体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2.25,介电损耗角tgδ <10-4(10kHz)。
4. 雷达罩的组成
雷达罩分为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夹芯层以及表面涂层几个主要部分;制造雷达罩的基体材料主要是改性环氧树脂,经验表明,改性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目前雷达罩壳体夹层结构主要有泡沫夹层结构和蜂窝夹层结构。相比而言,泡沫的力学性能是各向同性,而蜂窝是各向异性。在复杂的受力状态下,泡沫夹层结构比蜂窝夹层结构更能满足结构和强度要求。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泡沫是闭孔结构,水和水汽不能进入夹芯内部,和开孔的蜂窝结构相比,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少了维护检查的成本,全寿命成本更加经济。我国大型客机C919雷达罩就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泡沫夹层结构。
5.雷达罩的设计
防雷击系统
复合材料壳体不导电,不能承受雷电所产生的高应力,容易引起雷电进入结构内部。因此,在雷达罩表面上有一圈呈辐射状突出的金属条,它与机体之间有良好的电搭接,提供雷电附着点,使雷击电流能通过分流条迅速传到金属机身,释放能量,达到保护雷达罩体的作用,这就是防雷击分流条。分流条不是随便放置的,安装长度在顺航向上必须超过雷达扫描包络面的最前端,其相互之间的间距是要经过一定的理论计算得出。C919飞机雷达罩采用的就是铝质防雷击分流条,它对电磁波的反射小,对雷达罩的透波性能影响不大,是有效合适的雷达罩抗雷击分流条。
防静电及雨蚀系统
长期受到高速气流及大气电离层的影响, 会使雷达罩表面易产生静电, 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会引发放电,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电波传输。再加上风沙雨雪的浸蚀,雷达罩结构性能和电性能下降,因此在雷达罩外表面应喷上有底层、耐雨蚀涂层和抗静电涂层3层防护涂层,其中,底层应与罩体材料有极好的附着力,抗雨蚀涂层应有很好的弹性,可以起到抗冲蚀的作用;抗静电涂层应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以避免天线罩体上静电的积累,从而实现对雷达罩的综合防护

6. 雷达罩受损机理
飞机雷达罩在自然环境下会遭受各种冲击,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会受到各类腐蚀以及雷击,在阳光曝晒、潮湿或者雨雪环境下会导致表面出现裂纹、水分渗入的情况。而雷达罩的内部一旦被水分侵入,将会造成严重的毁坏,如内部结构变形,涂层脱离。而评价雷达罩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就是其穿透率,由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外表受损,从而使穿透率受到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当内部材料使用不当,内部材料铺垫不合理,外部涂层喷涂质量不高,喷涂材料使用不当,都会严重影响雷达信号的穿透率。国外对雷达信号的穿透率要求较高,对雷达罩各部位穿透率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只有保证了雷达信号的穿透率才能确保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
7.雷达罩检测方法
对雷达罩的损伤部位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敲击检测法、水分测定检测法,以及红外线摄影检测法。
敲击检测法,此方法通过运用钝器在雷达罩壁上进行敲击检测,根据敲击所产生的声音,判断雷达罩内部情况,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判断内部是否存有水分,无法判断喷涂情况是否良好。水分测定检测法,此方法运用无线电波检测内部夹芯,以及各层之间是否存在水分,其缺点是无法检测雷达罩喷涂是否合理,内部结构是否正常。红外线摄影检测法,此方法可检查雷达罩内是否存有水分,雷达罩内部分层情况是否良好,同时可以检测雷达罩表面的喷涂情况,运用热成像原理来检测雷达罩内部是否存在水分,通过温度的变化其摄影图片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特点,对不同颜色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判断水分存在的位置和范围。同时,通过摄影成像可判断雷达罩表面喷涂是否均匀,根据图象颜色特点,判断其表面的喷涂情况,此方法对雷达罩的整体情况能够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
8.修理程序  
8.1清除损伤区并填充新材料  要对损伤区域进行全面而彻底清除,将受损位置的进行彻底清除,如果清除不彻底直接影响雷达信号的穿透率。在清除过程中,在充分清楚受损区域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周围机体结构不受损伤,同时,保证其更换的新材料与受损的旧材料保持匹配,从而更好的取代清除区域,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穿透率。对受损区域进行彻底清除后,嵌入新的材料来填补受损区域。注意在更换材料的过程中新材料边际要与旧材料的边际很好的衔接,并进行交连。确保雷达罩信号的穿透率。  
8.2内部铺叠  在对损伤区进行彻底清除,内部材料进行更换后,就要选用合适的纤维布进行铺设,要选用大小合适的纤维布,这样便于铺设,在铺设的过程中注意胶的使用,所选用的纤维布和胶必须符合标准,这样才不会影响铺设的效果,在涂胶的过程中要选用标准的毛刷,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增强纤维布铺设的效果,在铺设过程中避免内部出现气泡,如果气泡没有及时的排除,会严重影响雷达罩信号穿透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内部铺设是雷达罩修复的重要环节,要确保内部各层之间良好的衔接。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内部进水、开胶、断裂等情况的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而保证雷达罩的修复效果。  
8.3外部修理  外部修理在修理的过程中是重要的一步,要确保表面平滑,对于不平整的地方要进行打磨,进而填平,然后进行喷涂,最后安装避雷设备,在安装避雷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确保避雷设备与雷达罩严密结合,符合飞机机体对空气动力的要求,并确保雷达罩具有良好的信号穿透率。  
8.4重新测试  完成一系列修理后要进行严密的测试,其雷达罩的信号穿透率的高低是检测修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确保每一步修理都是严格按照修理程序完成的,才能确保雷达罩良好的信号穿透率,使雷达罩能够正常的工作。  
结束语
因其修理程序复杂,修复后测试程序严格等技术原因,目前国内可执行雷达罩修理的供应商为数不多;
9.科研最前线
到1990年代初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功变壁厚、准半波壁、人工介质夹层结构飞机脉冲多普勒雷达罩,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把人工介质成功应用于飞机雷达罩的国家。
2006年,西北某大学研究IPD测试技术标准,开发出一套微波波段实用化工程样机,成为中国雷达天线罩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手段。该设备用于多个雷达罩的生产线,明显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成品率和雷达罩电性能,可操作性大幅改善,对保障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具有突出的效益。
2014年3月,国内某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深圳某公司的一种带通滤波超材料、天线罩和天线系统。电磁波在通过该带通滤波超材料时,预设工作频段的电磁波穿透该带通滤波超材料,而其他频段的电磁波被截止,提高了天线罩的透波效果。
部分文字及图片材料来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致谢,侵权致歉删除。本文仅做科普,供大家了解相关航空冷知识,涉及专业科研制造,请参照相关权威文件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