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086|回复: 1

实时调整运行制 日本航班正常性管理的启示

[复制链接]

6185

主题

6706

帖子

4060

积分

元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060

在线王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0-5-17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2010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最准时机场排名,日本东京羽田机场以91.4%的航班正常率排名第一,而且东京成田机场的正常率排名第三。为学习日本航班正常性管理经验,2010年3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成员赴日本考察了东京成田机场、羽田机场以及全日本航空运输公司(All Nippon Airways Co.,简称“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 International Co., Ltd.,简称“日航”),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日本民航的航班正常性管理工作。日本国土交通省航空局、空管单位、航空公司、机场均在自身责任范围内,为航班正常性的提高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归纳起来,日本航班正常性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时刻管理 源头避免延误
  一个机场,根据其跑道数量、跑道等级、航站楼面积、停机位数量等资源情况,可以确定其航班起降容量及单位小时高峰起降能力,从而确定该机场起降时刻资源情况。日本国土交通省航空局在确定机场起降容量时,除确定单位小时进出港航班量外,还细化到确定每15分钟、每5分钟进出港航班量,因此,既能明确机场单位小时起降的上限,又能避免出现短时间内航班过于密集的现象。在审批某机场航班时刻时,通常在连续几个高峰小时之后预留出一定缓冲时段,用于吸纳此前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的延误航班。
  在航班实际执行中,航空局监督各航空公司航班时刻执行情况,并定期公布国内航空公司航班正点率统计,接受社会监督。
流量管理 实时调整运行
  虽然在航班时刻审批上做到科学合理,但每天的航班运行情况千变万化,降雪、雷雨、台风、大雾、航路管制等均可能对航班运行造成影响,从而打乱原有的航班运行计划,造成后续航班运行的调整。国土交通省航空局下设航空交通管理中心(ATMC),承担日本全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职能。该中心根据各空域容量、机场起降能力及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的保障能力,结合当前航空器飞行情况,对日本全境空域流量控制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并根据流量控制情况,提前发布某一航班EDCT(预计起飞许可时间),便于航空公司开展相关保障工作,便于旅客及时掌握航班调整信息。
公司运营 航班正点优先
  日本两大航空公司都将航班正点作为仅次于飞行安全的第二大服务品质,全力以赴提高航班正常性。日本国土交通省航空局以航班时刻15分钟内推出/入位作为航班正常的评判标准,各航空公司均设定了企业内部考核标准。例如,日航国内航班正常标准为在航班时刻5分钟内推出/入位,而全日空则仅为1分钟,远高于行业标准,航空公司根据自身高标准进行严格的飞行保障。
  日航、全日空两家公司,均以保证航班正常性为制定航班计划的第一原则。在航班计划的制定中,综合考虑航路流控情况、起降机场平均滑行时间及保障情况等影响航班正常性因素,合理确定航段时间,适当增加后续航班的过站时间,科学安排航班计划,事先回避潜在的顺延延误,并保证有充分余地调整飞机,将某一航班出现延误对后续航班的影响降至最低。
  日本空管、机场、航空公司间形成了先进的系统共享平台,在航空公司运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日本几乎所有重要机场的航班保障图像;飞机的雷达图像叠加在天气云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其飞机经过区域的气象条件。这些信息共享机制使各单位均可全面掌握当前运行情况,能及时有效地对运行作出调整,从而整体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本次考察,日本民航业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协作机制、勤奋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因为有如此先进的管理,才造就了日本航空公司的航班正点率。航班正常性的提高,不是航空公司一家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在运行保障流程中各个单位共同配合和努力。运管委将充分发挥运行协调平台作用,协调各单位群策群力,共同为航班正常性的提高而努力。
请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32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10-5-17 1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咱么这样做会牵扯很多利益,希望不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