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次故障不算是特别疑难的故障,但是是典型的线路排故,排除部件原因后,通过多次量线不断缩小故障的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线路,修复后成功排除故障。分享出来,跟大家共同进步。
故障背景: 2020-01-10 前站点对点通知某飞机(CFM56-5B)航前右发滑油量指示XX,重置断电均无效,按 MEL79-07-03A 放行,短停落地后因时间不足,办理保留。
排故过程: 1 月 10 日航后更换 2 发滑油量传感器,故障依旧,旧件装回,继续保留。11 日外站过夜,未做工作,12 日航后再次更换 2 发滑油量传感器,故障依旧,测量传感器到 SDAC1,SDAC2,EIU2 连续性正常。测量传感器 1 和 2 钉之间电压为 18VDC,测量传感器供电上游 404VC2 的 18 钉对地电压为 18VDC,测量跳开关 1EN2 供电 28VDC 正常,判断为跳开关到 404VC2 之间线路故障。13 日航后脱开 412VC 插头,测量插座 8 号钉对地电压 28.8V,检查 412VCA插头无明显缩钉、松动,因停场时间不足,故障依旧保留未注销。14 日航后分段测量线路判断为 404VC 至 412VC 间线路故障。16日检查 404VC2 后部线路断点,修理后,测试正常,注销保留。
原理: CFM56-5B 发动机滑油量指示是由滑油箱上的滑油量传感器(4002EN)感受滑油温度,然后将感受到的温度以模拟信号传送给SDAC1,SDAC2 和 EIU,接着 EIU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FWC1 和 FWC2,最终,SDAC1,SDAC2 和FWC1,FWC2 一起将滑油量信号传送给 DMC1,2,3,油量信号最终经过 DMC 处理后,会显示在 SD 的 ENG 页面上。
排故分析:TSM 中给出的大体思路为从大概率到小概率排除,维护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首先怀疑滑油量传感器故障,因为这是最直接的部件而且更换起来相对简单,如果不行要进行量线,需要量滑油量传感器到 ECAM 显示之前的所有线路,如果有线路故障,则进行修复,如果量线正常,再考虑小概率故障,例如 SDAC 或 EIU 故障,并且这些部件或计算机成本也相对较高。最终整个的排故思路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的。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传感器故障,因此10 日航后先将滑油量传感器更换,但故障依旧。后续又更换一次,还是不行,因此排除传感器故障的可能性。
此处需要说明一下,上图中的 1EN2,2EN2 以及 2EN1,1EN1 两对跳开关 AMM 手册中是标反的,由于当时不知道,后来经查阅其他手册及 AMM 相关章节插图后确定手册错误,已提交修改建议反馈。正确的应是1EN2 为滑油压力传感器,2EN2 为滑油量传感器,同理2EN1,1EN1 也应颠倒一下。上图为未经修正的图,理解意思就行。
根据上图信号传递的路径图来看,滑油量传感器由相应的跳开关 1EN2 和 1EN1 供电,然后传感器再将滑油量信号传递给SDAC 和 EIU。针对本次故障,排除传感器故障因素后,下一步需要对传感器至 SDAC1,2 和传感器至 EIU2 之间的线路进行量线,经实际量线后检查传感器至这些接口的线路连续性正常。
所以接着应该把重点转移至 1EN2 跳开关至滑油量传感器之间的供电线路上
由上面图可见,跳开关 1EN2 到 2 发滑油量传感器之间的供电线路还是挺长的, 具体为: 跳开关 1EN2→120VU面板上的4号孔→1930VC的16号钉→经过4004VP→412VC的8号钉→404VC2的18号钉→4005VC的18号钉→滑油量传感器(4002EN)1号钉
· 此线路之间的通断经查阅排故记录知道:当时已经验证跳开关 28VDC 供电正常,测量传感器 1 号钉与 2 号钉之间为18VDC,此处发现了问题,因为跳开关供电 28VDC 至传感器 1号钉,其中 2 号钉为地线,因此正常应为 28VDC。所以证明跳开关至滑油量传感器之间线路确实是有故障的。
· 后续继续量 404VC2 的 18 号钉对地电压为 18VDC,说明 404VC2 上游线路已经出现问题,导致供向传感器的电压为 18V。 (此时故障范围缩小至:跳开关 1EN2→120VU 面板上的 4 号孔→1930VC 的 16号钉→经过4004VP→412VC 的 8 号钉→404VC2 的 18 号钉→4005VC 的 18 号钉)
·后续继续脱开 412VC 插头,测量插头 8号钉对地电压为 28.8V,并且检查插头无缩钉,无松动。这就意味着跳开关 28V 直流电到 412VC 插头之间供电都是正常的。(此时故障范围缩小至:412VC 的 8 号钉→404VC2 的 18 号钉之间)
·最终经过实际检查,将故障锁定在 404VC 至 412VC2 之间线路,检查发现404VC2 后部出现断点,最终电子车间的人将受损导线修复后测试正常,故障排除。
总结: 1. 本次故障排故的整体思路是先由容易出现问题传感器开始排查的,后更换无效转移至线路方面,符合我们一贯的由易到难,由大概率到小概率排故思路。 2. 这种线路引起的重点监控故障,还是要梳理清楚故障现象涉及的部件,逐一排查线路,例如本次故障是二发滑油量指示 XX,因此需要将滑油量信号整个传输线路整理出来,然后分段测量,逐渐缩小范围,直至确定故障源。量线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量容易接近的部分,然后再考虑难以接近,埋线较深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