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几天的发酵,奉献航乘务投诉机务骚扰的事情再没有任何新的消息传出。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作为领导,希望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着实棘手。空地关系历来是航司里面很微妙的关系,彼此依存不可缺少,但是又时常出现摩擦。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飞机这个介质,机务,飞行,乘务就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每天在这狭窄的空间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可是彼此间的沟通除了飞机的技术状况之外可以说是几乎为零,“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恐怕也是不能再贴切了。
民航人有时候会自称民航狗,因为几乎各个行业都认为自己最苦最累。飞行员长期保持精神高度紧张,家人聚少离多,很多飞行员人还没到行政管理层,头发就先进入中央了。多少乘务员起早贪黑应对各种难缠的旅客,一架飞机上一百多人只要有一个大爷就够她们忙活的。地服在遭遇大面积延误的时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叫领导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要面对不理智的旅客,面对泼在身上的水,浇在头上的饭。机务整日风吹日晒雨淋,躲不能躲,藏没处藏,夏天风雨雷电,冬天冰天雪地。暴晒之下只好躲在大翼底下,工服多解开一个扣子还要防着被人说衣衫不整影响机务形象。
同是民航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们历来有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的传统。当我们自嘲自己是搬砖工的时候,其实我们是从心底看不起他们的。乘务员讨厌被人叫做服务员,是因为内心深处她们觉得自己不是服务员,是关键时刻救命的,服务员这个称呼贬低了她们。飞行员倒是不太介意自己被人叫驾驶员,因为这个叫法其实说起来并没什么毛病。
其实从事件刚刚爆出来,我们就很清楚,这事到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机务这个群体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和航司的体制原因,一直是一个很尴尬的部门。飞行员是公司的财产,宝贵财富,各个公司抢夺的重点,自然是受宠的。可是机务呢,每天的工作是维护飞机保障安全,但是说到底,就是每天在给公司花钱。航材,工具,设备每一件都要钱,即使是十几架飞机的小公司,每天光是航材化工品等等这些维修成本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有些公司试图把机务部门作为增收节支的重点部门,是有些不科学的。挣钱的人大家都喜欢,花钱的自然不受待见,公司内部行业内部地位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有什么事情不由分说把锅给你,也很正常。
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把一个人的赚钱能力最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本事”的标准。那么一条鄙视链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现了。作为技术工种,飞行员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付出与回报能够成正比的。乘务员其实也是技术工种啊,应急避险指挥疏散当然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她们反感被叫做服务员的重要原因。机务同样是技术工种,可是薪酬待遇不要说在行业内跟飞行乘务比了,行业之外基本上也没有达到什么合理的高度。没有钱就没有话语权,所以长期以来机务群体形成了“自嘲”“自嗨”“自我安慰”的风格。每天都要靠“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来迫使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甚至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还有最后一道“职业道德”的防线,让自己在这个工作中能够坚持下去。
但是这一次,我们发现这些招数都不灵了,我们自己在心里构筑起来的乌托邦崩塌了。我们一直以为做好自己的工作下了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可是这一次我们发现居然连这都做不到了。真真是人在机坪过,祸从天上来。以前机务行业出过的一些问题,都还宛在眼前没过去几天啊。
机务喝了一瓶矿泉水,罚款一千。 机务和机组有言语冲突,跟机机务被赶下飞机。 机务送飞机扣子没扣好,罚款扣绩效。 老太太往发动机扔硬币,怪机务没看住。 小孩子没买票过了安检,怪机务没查清。
这些事情,要处罚的也都罚了,该背锅的,也都背了,能怎么样呢,日子还是一样啊,无非就是多了一些自嘲的素材,多了一些自我调侃而已。 但是这一次,事关一个机务的人格,事关机务这个群体的名誉。这一次,不一样。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集体的共同情感。老人怕死,小孩怕笨;男人怕软,女人怕老。聚少离多不着家的怕被绿,钱少事多责任大的怕猝死。
凡是在飞机上待过的都应该很清楚,机舱狭窄肢体接触在所难免,碰到了踩到了常有的事,但是上升到骚扰,没有真凭实据还是不要信口开河。何况还是背对着,何况还是手肘。而且真要说起来,你说在飞机上碰到了,到底是你碰了我还是我碰了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骚扰是不是也是相互的啊?这事正经上过学的都该知道的。碰到了彼此打个招呼道个歉,各忙各的保障好航班才是正道。就算碰的挺重的,觉得受到了侵犯,难道不是应该当场说出来立马说出来吗,人家都下去半天了你跟这琢磨半天给自己加了半天戏才说这事?反射弧是不是长了点?
乘务长作为整个组的leader,组员受了委屈自然是要找你做主,可是你不分青红皂白听了一面之词就要下结论,任由组员拍摄视频照片,我想问一下您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是说清楚讲明白相安无事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又或者是护犊子完全不讲道理?你都飞到乘务长了难道没有经历过在机上遇到磕磕碰碰的吗?你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呢?就算没有机务碰到过你,旅客碰到过你没有?你有投诉过吗?这个时候在这里装什么大义凛然?
最可恶的当然就是当时驾驶舱里的某个人了。我们常说你心里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作为飞机上拥有最大权力的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恶语伤人,用这么低素质的一句话来批评当事人,真的合适吗?如果有这个爱好和需求,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不用非得让全天下都知道。川航机组奖励快一千万了,大家都说是理所应当,优秀的机长优秀的机组就应该得到奖励和表彰,可是反观有些机组呢?同样是飞行员乘务员,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自尊是每一个人的底线,名誉是机务仅存的一点支撑下去麻痹自己的信念。可是这一次连这最基本的最卑微的遮羞布都要被人扯碎了扔在地上践踏,我们不能答应。
我们决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