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节过的还开心吧。 上一期简介了ALS,这一期我们接着介绍MRBR。ALS是在航空器型号合格证框架建立期根据定量分析(疲劳、损伤容限、系统安全评估等)制定的。而MRBR是对ALS的补充,是航空器运营人、适航当局、航空器制造商及供应商等共同协商、根据一定的程序最终发展出来的。 MRBR不仅考虑航空器的安全,而且考虑航空器的可靠性和维修成本。相同的是MRBR也是局方适航当局认可的文件。
我们当前使用的MRBR采用MSG-3的维修决断逻辑和分析程序: 1、可观察性:失效或者故障是否可以被飞行机组观察到 2、安全性:失效或者故障是否影响安全 3、对操作的影响:功能失效或者故障是否对操作能力有直接负面影响 4、经济型:预防性的维护成本是否低于失效或者故障后的修理成本
根据以上四点,适用流程图中的推导 程序,讲失效、故障分为以下几个大类,其中我们常说的5/8类就是涉及安全的项目,一般也不允许延期执行。如果已经超期,需要在最近一次A检或同等的检查中完成: FEC5 : Evident Safety 显性安全 FEC6 : Evident Operational 显性操作 FEC7 : Evident Economic 显性经济 FEC8 : Hidden Safety 隐藏安全 FEC9 : Hidden Non Safety 隐藏非安全
有了分类,最终程序会根据一步步判断程序来决定维护工作: 1、润滑和勤务 2、操作或目视检查 3、检查、功能测试 4、性能恢复 5、报废 6、设计改进 除了6,其他条目基本上就是我们现有工卡工作内容的分类。 初始的MRBR维护工作间隔常常是建立在类似系统或结构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设置的,往往也趋向于保守。随着航空器不断投入实际运营,并反馈数据,新的分析将可以逐渐将MRBR的维护间隔优化。A320上就能看到有些结构的检查项目,会从6000FC检查间隔延长至7500FC,而有些项目可能存在缩小间隔的情况,甚至出发AD,例如发动机吊点等部件,就是因为发现损伤的间隔远远小于初始的MRBR设置的检查间隔。
本文参考了AC-12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