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307|回复: 4

【民航博客】邹建军:“快线”能救我们吗?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02

帖子

74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4
发表于 2009-12-18 1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眼下的中国航空运输市场,为了应对高铁、高速公路等地面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时,一线航空公司几乎都选择了“快线”模式。那么,“快线”真的能救我们吗?

  如果,我们真的思考清楚了,答案大概会很清楚,不能!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待这个问题,大凡开辟快线之后,运力的投入大概都在原有运力安排的基础上,翻了一倍以上。再加上替代品的运力投入,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和变化,座位数的供给量增加了很多倍,如果要保持原有的收益水平,这就意味着需求也必须随之成倍增长,否则只能是低价格的竞争与服务水平的降低(频繁合并航班)。但事实上,我们原本的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就足够激烈,票价水平已经达到了盈亏水平线,再往下降,我们还能取得收益吗?我们不能只要运输量,而不要利润吧!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行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有可能借助国外大型航空公司的经验,在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采取不同的成本结构,获取不同的收益水平。这就回到了我们一直争论的问题,低成本在我国有发展空间吗?一直以来,我们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是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确,如果从航空运输服务链整体来看,我们要实现低成本实在太难:从航空信息服务、航空油料服务、再到航空地面服务,航空公司成本可控的能力都非常差,我说这个差,不是别的,而是讨价还价能力!暂且不说航空油料服务与航空信息服务,就从地面服务来看,在不具备基地资格的机场,航空公司除了遵循机场的标准之外(包括服务与价格标准),航空公司的个性化运营不可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一个机场,只要市场需求还不错的话,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会尽一切可能的力量,去争取在机场成立自己的地面保障队伍,甚至不惜在对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机场建设枢纽(这大概是造成过渡竞争的根源吧)。

  因此,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我们并不反对快线模式,但是,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我们的生产模式调整、我们的地面保障能力,能够适应高频率、低价格的快线模式吗?甚至,我们还可以想想,在这些综合交通运输激烈的航线上,我们真的一定要自己独立竞争吗?我们是否有可能进行深度合作?至于,有人提出的(包括我自己也曾提出过)空铁联运的问题,未来是个方向,但在今天,在彼此独立、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下,这种合作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一个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机场,未来的规划中似乎也难以出现!



  (民航博客原文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8

帖子

206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206
发表于 2009-12-18 1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不一定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0

帖子

735

积分

机务正式工-无执照

Rank: 4

积分
735
发表于 2009-12-18 12: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不一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8

帖子

33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09-12-18 1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这不单单是快线就能就的问题,管事的不做事,做事的不管事,能 做好吗?
NB=New Baby;+Time=New Boy;+Experience=N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63

帖子

169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69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发表于 2009-12-18 13: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唉 谁能说的清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