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OS-S-01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编写责任部门 | 会签部门 | 标准管理责任人 | NWL | CSO、NCL、NCO、CSL、NWO | 范迪卿(朱琳) | 适用性: ■CAAC AMO □FAA ARS □CAAC DMDOR □HKCAD DOA □FTM |
1 | 编制依据 | 1.1 | 《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MH/T 3010.9-2012 | 1.2 | 《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 MH/T 3010.10-2006 |
2 人员岗位设置、资格要求及其职责 维修活动中飞机进港工作应至少需要配备以下维修人员: 岗位 | 数量 | | 资格要求 | 职责 | 信号员 | 1 | | 对于航线: | 作为飞机出港指挥的第 | | | | 具有航线勤务员资格且接受 | 一负责人,负责指挥航空 | | | | 过相关机型接飞机的相关知 | 器正确停放在预定位置, | | | | 识培训; | 协助警戒员挡轮挡和锥 | | | | 对于大修: | 桶。 | | | | 具有机械员资格且接受过相 | | | | | 关机型接飞机的相关知识培 | | | | | 训。 | | 警戒员 | 至 少 | 1 | 对于航线: | 负责观察和监视飞机滑 | | 人 | | 具有航线勤务员资格且接受 | 行路线上障碍物,向信号 | | | | 过相关机型接飞机的相关知 | 员发出飞机到位信号,挡 | | | | 识培训; | 轮挡和锥桶。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2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 | 对于大修: 具有机械员资格且接受过相 关机型接飞机的相关知识培 训。 | | | | | | | | | |
|
注:警戒员的数量和位置根据飞机牵引路线、区域复杂情况、能见度、飞机 停放密度等情况决定。 3 需要的工具和器材 | 3.1 | 对讲机 | 3.2 | 耳机 | 3.3 | 荧光背心 | 3.4 | 轮挡 | 3.5 | 锥筒 | 3.6 | 指挥棒 | 3.7 | 手电筒(视情) | 3.8 | 前轮转弯销(按需) | 3.9 | 电源车(按需) |
4 工作标准 无 5 使用的作业表格 无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3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收到飞 机进港 信息 准备工具器 材、工卡等 到达机位后的 检查准备 人员站立到指 定位置 指挥飞机进港 设置轮挡、松 开刹车、放置 警示椎 通知其他人员 接近飞机开始 工作 完成飞机进港 工作 6.2 | 流程说明 | 6.2.1 | 飞机进港前准备 | 6.2.1.1 | 飞机进港指挥人员由信号员和警戒员组成。在接收到进港信息通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4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报后,信号员和警戒员应明确各自分工,了解飞机和停机位及特殊需求等信息,准备好所需工具航材、工卡等。APU 保留的飞机 还需要准备电源车。6.2.1.2 在接收到进港指挥任务后,信号员应随时注意监听机位和飞机落 地时间是否有变动。 6.2.1.3 飞机进港指挥人员提前 5 分钟到达指定停机位,进行如下检查: 1) 确认进港飞机对机位有无特殊要求。
2) 确认停机位标注的机型,如无标注,需核实机位是否符合停机间 距要求。3) 确认停机位的地面标志线。 4) 检查飞机进场路线和停机位地面是否有杂物,并及时清洁。 5) 检查地面设备和车辆是否停在规定位置。
6) 检查轮挡、锥筒个数型号是否适用所停机型(参考附录 4:轮挡 和锥筒的使用规定)。将轮挡、锥筒放置在停机位附近指定的划 线存放 区域备用,或者放在警戒员站立位置,防止对飞机舱门 造成损伤或对旅客造成伤害。7) 检查灭火瓶是否在位和可用。 8) 夜间运行时,确认停机坪照明灯可用并在工作状态。 6.2.1.4 上述检查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在飞机进港前进行妥善处置, 必要时通知维修控制部门进行协调处理。 6.2.1.5 准备工作就绪后信号员和警戒员站在指定位置(参见附录 1:信 号员、警戒员接机站位图): 1) 信号员:站在飞机停放位置正前方机组能明显看得见的地方。
2) 警戒员:站在飞机停放位置的右侧该飞机停机线的前方,且能够 有效监视滑行线上停机线标注的安全区域内。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5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6.2.2 | | 指挥飞机进港使用的标准手势和标准用语 | | | 指挥飞机进港应使用(附录 2)地面指挥飞机的信号的标准手势, | | | 和(附录 3)地面维修人员与机组进港联络语言的标准用语。 | 6.2.3 | | 指挥飞机进港 | | 1) | 当飞机滑进停机坪时,信号员高举指挥器具示意机组并指挥飞机 | | | 缓缓滑进预定停机位。 | | 2) | 当飞机到达指定位置后,警戒员向信号员发出停止信号,信号员 | | | 立即向机组发出停止滑行信号。信号员指挥机组设置停留刹车并 | | | 关停发动机。 | | | 注 1:如果该停机位采用了目视泊位引导系统,则由目视泊位引 |
导系统指挥飞机滑进预定停机位并且停在指定位置,机组设 置停留刹车并关闭发动机。
注 2:如果进港飞机的 APU 不能正常启用,信号员应先指挥机组 关停左侧或右侧发动机(视机型而定)。然后,由警戒员引 导电源车靠近并停稳后,启动电源车,待运行稳定后将地面 电源连接到飞机上。最后,信号员指挥机组关停另一侧发动 机。 | 3) | 信号员在所有发动机关停后给出挡轮挡信号,并协助警戒员给飞 | | 机挡好轮挡。(参考附录 4,轮挡和锥筒的使用规定) | 4) | 所有轮挡挡好后,信号员向机组发出松刹车信号(或者,由警戒 | | 员用耳机联系机组松刹车),然后根据要求放置锥筒。 | | (参考附录 4,轮挡和锥筒的使用规定) | 5) | 警戒员插上内话耳机与机组通话(按需),了解飞机故障情况。 | 6.2.4 | | 通知其他人接近飞机开始工作 | | | 确认各登机门、勤务门、货仓门、饮用水/污水勤务盖板、耳机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6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7 | 安全注意事项 | 7.1 | 对于停机位划定轮挡、反光锥摆放区的,轮挡、反光锥摆放区必 须在规定框内,停机位没有划定规定区的,禁止在飞机到位前将 轮挡和反光警示锥放置到停机位置。 | 7.2 | 禁止坐在工作车内或位于其它机组不易发现的地方等待飞机进 港。 |
7.3 在不熟悉的机位接飞机,应特别注意确认停机位的地面标志线, 保证指挥飞机正确停放在机位安全区内规定的停机位置。 8 工作记录要求 无 9 附录 9.1 附录 1:信号员、警戒员接机站位图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7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9.2 附录 2:航空器进港地面指挥信号 1、 信号员指明桥位 | | 双臂完全伸直,指挥棒尖朝上,一直伸至头 顶上方。 | 2、向下一信号员滑行或根据塔台、地面管制指示滑行 | | 双臂指向上方,向身体外侧挥动,并伸出手 臂,用指挥棒指出下一个信号员或滑行区的 位置。 | 3.向前直行 | | 双臂伸开,在肘部弯曲,从胸部高度向头部 方向上下挥动指挥棒。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8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4、向左转弯(从驾驶员的角度看) | | | | 伸开右臂和信号棒,与身体呈90度角,左手 作出向前进的信号。信号挥动速度向驾驶员 表示航空器转弯的快慢。 [/td][td=1,1,0] | 5、向右转弯(从驾驶员的角度看) [/td][td=1,1,0] | | 伸开左臂和信号棒,与身体呈90度角,右手 作出向前进的信号。信号挥动速度向驾驶员 表示航空器转弯的快慢。 [/td][td=1,1,0] | 6、正常停止 [/td][td=1,1,0] | | 双臂和指挥棒完全伸开,与身体两侧各呈 90 度角,慢慢挥动指挥棒,举至头顶上方,直 到指挥棒相互交叉并停顿 2-3 秒钟。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9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7、紧急停止 | | | | 急速伸开双臂,举至头部上方,交叉指挥 棒并停顿 2-3 秒钟。 [/td][td=1,1,0] | 8、用刹车 [/td][td=1,1,0] | |
一手抬起略高于肩,手张开。确保与飞行机组人员目光接触,然后手握拳。在收到飞行 机组人员向上翘起的大拇指表示收到信号之 前,不许动。[/td][td=1,1,0] | 9、轮挡已放入 [/td][td=1,1,0] | | 双臂和指挥棒完全伸出,举至头顶上方,向 内“戳”动指挥棒,直至两棒相碰,确保收 到飞行机组的认可示意。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0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10、松刹车 | | | |
一手抬起略高于肩,手握拳。确保与飞行机组人员目光接触,然后手张开。在收到飞行 机组人员向上翘起的大拇指表示收到信号之 前,不许动。[/td][td=1,1,0] | 11、关停发动机 [/td][td=1,1,0] | | 伸出一臂,指挥棒置于身体前方,与肩齐平, 将手和指挥棒移至左肩上方,以横拉动作通 过喉部前方,将指挥棒移至右肩上方。 [/td][td=1,1,0] | 12、向后倒退 [/td][td=1,1,0] | | 双臂放在身体前方,与腰平,手臂朝前轮流 转动。若要航空器停止倒退,使用指挥信号 6 或 7。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1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13、接地面电源(技术勤务通信信号) | | | | 双臂完全伸开,举至头顶上方,左手向水平 方向伸开,右手指尖移向并碰到左手张开的 掌心(形成“T”型)。夜间,可以用发光的 指挥棒在头部上方形成“T”型。 [/td][td=1,1,0] | 14、一切就绪 [/td][td=1,1,0] | | 右臂举至头部,指挥棒尖朝上,或向上翘起 大拇指,左臂留在留在体侧膝傍。 注:该信号也可用作技术和勤务通信信号。 [/td][td=1,1,0] | 15、通过内话系统建立通信联络(技术勤务通信信号) [/td][td=1,1,0] | | 双臂伸开,与身体各呈 90 度角,用双手捂住 两耳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2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16、开关舷梯(技术勤务通信信号) | | | | 右臂置于体侧,左臂举至头部上方呈 45 度角, 右臂向左臂上方大幅度摆动。 注:这一信号主要供有整体舷梯的航空器使 用。 [/td][td=1,1,0] | 17、悬停(指挥直升机使用) [/td][td=1,1,0] | | 双臂和指挥棒完全伸开,与身体两侧各呈 90 度角。 [/td][td=1,1,0] | 18、向上运动(指挥直升机使用) [/td][td=1,1,0] | | 双臂和指挥棒完全伸开,与身体两侧各呈 90 度角,掌心向上,手向上挥动,挥动速度表 示上升的快慢。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3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19、向下运动(指挥直升机使用) | | | | 双臂和指挥棒完全伸开,与身体两侧各呈 90 度角,掌心向下,手向下挥动,挥动速度表 示下降的快慢 [/td][td=1,1,0] | 20、向左水平运动(从驾驶员的角度看)(指挥直升机使用) [/td][td=1,1,0] | | 一臂水平伸直,与身体右侧呈 90 度角,另一 臂朝同一方向大幅度摆动。 [/td][td=1,1,0] | 21、向右水平运动(从驾驶员的角度看)(指挥直升机使用) [/td][td=1,1,0] | | 一臂水平伸直,与身体左侧呈 90 度角,另一 臂朝同一方向大幅度摆动。 [/td][td=1,1,0] | | | | | | |
|
|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4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22、着陆(指挥直升机使用) | | | | 双臂在身体前方交叉,指挥棒向下。 [/td][td=1,1,0] | | | | | | |
|
9.3 附录 3:地面维修人员与机组进港联络语言 9.4 附录 4:轮挡和锥筒的使用规定 1.轮挡摆放规范:
1)轮挡摆放时机:当飞机到达指定位置后,警戒员向信号员发出停 止信号,信号员立即向机组发出停止滑行信号。信号员指挥机组设置停 留刹车并关停发动机。信号员在所有发动机关停后给出挡轮挡信号,并 协助警戒员给飞机挡好轮挡。2)轮挡摆放数量: (1)正常情况下飞机航后和过站,前起落架同一机轮前后必须放置轮 挡,每个外侧主起落架的外侧机轮最前的轮子、最后的轮子后各放置一
| 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勤务作业标准汇编 | HNAT/WI-OS-S | | 修订次数:0 日期:2013.09.01 页码:01-15 | | WI-OS-S-01 | 飞机进港作业标准 [/td][td=1,1,0] |
个轮挡(同一起落架只需放置两个轮挡),每架飞机共放置 6 个轮挡; (2)停放时间超过 24 小时,每个起落架纵向每排最前面的机轮和最 后面的机轮都要放置轮挡; (3)飞机停留在带有坡度的机坪上时,应在下坡度方向增加放置轮挡 的数量,以免飞机滑动; (4)在大风情况下,每个起落架纵向每排最前面的机轮和最后面的机 轮都要放置轮挡,相应机轮的前、后轮挡应连接为一体。
3)轮挡摆放顺序:先挡前轮轮挡,后挡主轮轮挡。在所有轮挡挡好 后,由信号员给出可以靠廊桥或停靠客梯车指令并通知机组松刹车。2. 锥筒摆放规范:
1)锥筒摆放时机:所有轮挡挡好后,立即进行锥筒摆放;大风保障 时不摆放锥筒。
2)锥筒摆放顺序:先放置机头处锥筒,再放置大翼两侧锥筒和机尾 处锥筒,最后放置发动机前处锥筒。在所有锥筒摆放到位后,信号员通 知机场人员或勤务车可以靠近飞机进行工作,并在飞机周围执行监护工 作。
3)锥筒摆放位置:摆放位置为机头前,机尾后,发动机前,两边大 翼外侧或前后 1.5 米(相当于3个锥桶高度)。
4)根据以上要求,双发飞机至少应摆放 6 个锥筒,四发飞机至少应 摆放 8 个锥筒;如客户公司或机场有特殊要求,须按客户公司或机场的 特殊要求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