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386|回复: 0

[谈天说地] 三军仪仗队 阅兵打头阵

[复制链接]

19

主题

32

帖子

22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09-9-23 16: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在即将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仪式上,三军仪仗队将护卫着火红的“八一”军旗,引领受阅大军阔步前行,从而拉开大阅兵的序幕。

  3000多次执行仪仗司礼任务

  三军仪仗队组建57年来,圆满完成了3000多场次迎接外国元首、外军高级将领的仪仗司礼任务。见证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上世纪50年代,迎送金日成等第一批访问新中国的外国领导人;70年代,迎接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总统尼克松;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仪仗司礼任务也一年年增多,从一年几十次增长到最多时的164次。1997年、1999年,他们亲手把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香港、澳门的上空。2008年,他们又第一次在中国升起奥林匹克旗帜……

  享有三个特殊“待遇”

  在14个徒步方队中,三军仪仗队享有3个特殊“待遇”:队列训练“免检”,抽调人员当考官,制定训练标准做样板。

  三军仪仗队是全军唯一一支以队列训练为主的部队,一年四季练正步、走齐步,官兵个个练就了过硬的队列素质。为了不辱受阅使命,他们依然从零开始,方队对每一名队员实行量化管理、全程淘汰。队员考评落后,就会成为替补。动作已经成型的队员们,也必须从队列基础的第一课练起。

  海军护旗手张洪杰是一名中队副中队长,一名有着12年兵龄的老仪仗队队员。国庆50周年首都阅兵,他担负同一重任,荣立三等功一次。再次走进阅兵村,张洪杰把自己当做新兵,基础动作一个也没落下;排面训练,作为教练坚持严抠细训,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军旗组训练,他配合军旗手,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三军仪仗队训练成绩依然是14个徒步方队的第一名。指挥部组织考核时,采纳各方队意见,让他们只参加考核,不打分数,不记名次,以便给其他方队夺冠机会。

  破解40多项训练难题

  三军仪仗队方队有一个“智囊团”,由方队长李本涛、政委陈卫明担纲,12名骨干为成员,白天盯在训练场,晚上小结训练情况,集体研究新训法、研制新器材。

  军旗手朱振华利用量角器等简单器材研制出摆头角度尺,解决了困扰整个徒步方队的摆头角度难测定的问题;一排面创造出“视线遮挡法”、“限制杆训练法”等排面训法,成为训练“助推器”……

  几个月受阅训练实践,三军仪仗队破解了40多项训练难题,创造了“五分”、“五步程序”、“六定”等组训方法,革新了27项训练器材。

  王恒强是方队的“施令官”,从阅兵式到分列式,17个口令都由他发出。为了让每个口令下达的时机分秒不差,他每天晚上要到训练场中央的模拟天安门前,实地测量距离、借助参加夜训方队寻找口令下达最佳时机。熄灯后,他躲进洗漱室里画队列行进演示图,通过步幅、步速进行推算。短短1个月,他用了上千张稿纸。

  王恒强发现当第一排面通过敬礼线,作为全方队中心点的他和第四列排头以及敬礼线标志刚好在一条线上,也正是下达敬礼口令的最佳时机。“这不就是‘勾股定理’吗?”他灵光一闪,运用这个定理创造出“三角定位法”,成功解决了17个口号下达的准确时机问题。

  毫无保留传授组训经验

  去年12月,全军受阅部队200多名教练员齐聚仪仗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淬火”培训。时值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司礼任务繁重,他们仍然派出最强阵容担任这些教练员的教练。仪仗队的教官们面对来自全军的教练员动作习惯、军衔职务、身材个头各异,按照条例,统一标准,统一动作,统一口令,组训扎实高效。

  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大队多年来积累的组训经验,制定的“单兵队列动作训练标准”,总结的“十子歌”、“五步”、“五功”等数十种训练方法,让大家如获至宝。一个月的学习培训,教练员们取得的不仅是受阅训练“真经”,还为三军仪仗队的无私精神竖起了大拇指。

  从三军仪仗队进驻阅兵村那天起,13个徒步方队几乎都到过他们的驻地观摩学习。还有的方队干脆直接带着排面、教练赶到方队训练场,求助解难对策,他们从不拒绝,想方设法帮助,直到满意为止。

  “我们还有45名优秀队员被4个方队聘为总教练、排面教练。”方队陈政委自豪地说。这45名队员像45粒种子播撒在阅兵村,处处都“生根发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