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030|回复: 0

[谈天说地]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的气候环境

[复制链接]

7

主题

11

帖子

10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9-18 0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的气候环境日益临近,空气湿度的大幅下降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伤及。中医认为,“主气司呼吸”的肺与大气直接相通,是最容易被燥邪侵犯的部位,燥邪一旦经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失于濡润,影响其正常功能,咳嗽、咯痰等情况就会出现。尤以秋分之后小雪之前,人体最易感受燥邪。常见的燥邪大致有四种,要针对不同情况用药。
五汁饮防御肺燥。燥邪入侵,鼻咽常是最先受累的地方,因此当出现鼻燥咽干、咽喉痒痛时,就需及时应对了。此时不妨自制五汁饮缓解燃眉之急。五汁饮即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调匀凉服或温服,梨汁清肺、荸荠汁清热化痰、鲜芦根汁清 胃、麦冬汁润肺生津、藕汁清热止渴,五汁合用能生津润燥止渴。但要注意,五汁饮甘寒,不宜多饮,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温服。
蜜炼川贝枇杷膏治温燥。进一步发展,燥邪伤及肺卫,会出现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要注意,燥邪伤肺有温、凉之别。一般来说,初秋时气温还没有明显下降,这时多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咯出,甚至痰中带血,舌干苔黄等“温燥”表现。这时可选用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蜜炼川贝枇杷膏或二母宁嗽丸。
杏苏止咳颗粒治凉燥。到了深秋,燥而偏寒的“凉燥”则更为常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喉痒咳嗽、口干、微渴以及舌白而干。此时可用润肺止咳的杏苏止咳颗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