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M56-3系列发动机是CFMI(美国GE公司和法国SNECMA公司的合资组成的股份公司)生产的2万磅推力级的轴流式、双转子、高函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装于波音737系列飞机和空中客车系列飞机。
该型发动机从投入使用到现在,其良好的在翼性能和维护经济性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也正因该型发动机的上述优点,目前多数发动机均进行了3次或3次以上的进厂大修或修理。我公司多数的CFM56-3发动机也进行了3次或3次以上进厂修理。但近一段时间我公司出现了两次新大修出厂发动机重新装机后,正常试车(相关参数均正常)后关车,次日或间隔6-8小时以上再次启动发动机启动不成功,地面人员检查发现核心机转子与级间封严出现了罕见的咬合现象,造成高压转子(N2)或低压转子(N1)无法转动。并两次因核心机咬合故障造成航班延误或当日航班取消,给公司的正常航班营运和正点保障带来了诸多不利。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其他用户也有类似现象出现,那么这种罕见的咬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 咬合的原因分析: 笔者分析认为随着发动机在翼时间的延长,其核心机的性能会变得愈来愈差,诸多修理厂家为了保证出厂CFM56-3发动机的出厂性能和裕度,根据车间修理手册(Engine Shop Manual)的标准,约从2002 年开始在核心机级间封严,压气机出口封严(在燃烧室机匣上),前外封严,前内导向器封严上应用了发动机区域间隙最优化控制技术,即核心机整体匹配磨削加工(核心机小间隙封严)技术,将级间封严的间隙调到了ESM手册的下限,以此保证出厂发动机裕度和性能,但这样会出现当发动机装机试车正常停车或由于发动机故障、试车台等原因紧急停车后,因核心机与风扇机匣、涡轮机匣的膨胀程度不同,如果核心机的冷却时间不够,核心机冷却得慢,机匣冷却的快,加之核心机的高压转子或低压转子与封严的磨削间隙相对较小,此二因素共同造成了核心机转子与机匣封严咬合的不正常现象。 针对此现象,GE公司于1999年的机队概要(Fleet Highlights)也做了说明,且一些用户也有类似故障反映。GE认为转子咬合现象多发生在新发或大修发动机上,对于一些训练机装机发动机(小时间,大循环)也会出现咬合现象。如果没有出现高振动现象或磁堵检查未发现金属屑,则该咬合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也不会造成发动机硬件的损伤。 如何避免或降低咬合风险: 鉴于咬合现象成因分析,结合航线维护的特点,笔者认为采取如下措施可避免或降低其发生。 如果新发或大修发动机装机正常试车时,试车人员密切监控发动机参数,避免随着N2 转速的提高,振动值随着增大。这将使级间封严蜂窝被严重磨损,从而降低了由小间隙空隙而提高的发动机性能。 正常试车结束后,为了降低转子和静子的热膨胀差异,同时使发动机重新起动时有一个好的状态。让该发在高慢车运转5分钟,低慢车状态运转5-10分钟(至少5分钟),让核心机充分的冷却,并在N2转子完全停转之前(大约1.3%N2)将发动机启动电门置于“GND”位,连续执行两次干冷转发动机工作,工作2分钟,让发动机核心机再次冷却,确保与机匣冷却同步,如时间允许,同时建议打开风扇包皮、反推包皮让发动机自然冷却30分钟以上。 如果发动机再次启动距上次停车时间间隔小于8小时,启动发动机时特别要小心,当发动机咬合或N2上升缓慢或不上升,必须马上中止启动发动机。 如果因某种原因需要再次试车,确保第二次起动距上次停车时间大于1.5~2 分钟之间,且发动机EGT 温度不高于100 度,否则需要再次冷转发动机。 咬合后的正确处理: 如果一旦遇到核心机转子咬合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如下后果: 1).级间封严蜂窝会被磨得太深或转子叶片叶尖卷边、出现毛刺; 2).起动时N2 振动高的风险; 3) 造成起动机损坏; 4).增加飞机的停场排故周期,降低飞机可用率; 故而笔者建议,一旦出现核心机转子咬合现象,针对不同咬合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li]低压和高压转子咬合,且高压转子没有被静子包住,可自由转动情况; [/li] 处理措施:执行干冷转程序或通过手摇泵把住N2转子,用手扳转风扇; 处理措施:建议每隔15分钟,通过手摇盖板试着转动核心机; 处理措施:如果不能用手扳转风扇,建议执行一次2分钟干冷转,同时监控风扇转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