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092|回复: 0

航天46所某绝热材料研究课题通过立项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7-14 17: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前不久,一纸红头文件飘然而至航天46所。
  很快,这个小所就沸腾起来了,原来他们申请的某绝热材料研究课题在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得到了正式立项批复。虽然距离答辩通过已有半年的时间,但大家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消息对于46所的人们来说,无疑会是一段清凉的记忆。
  捕捉机遇 靠实力赢得申报许可
  两年前,46所获得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的立项许可。这一消息,让以孙翔宇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兴奋不已。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项基础研究对于46所的重要性,迅速行动起来,精心选题,认真定位,并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了课题编写小组。
  面对难得的机遇,科研人员们也格外地投入。在科研路径不熟、项目要求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广泛搜集资料。他们借助46所在绝热材料研究方面的实力,初步搭建出该项目的基本框架,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当时,正值所里批量生产任务繁重时期,编写小组成员白天争分夺秒地进行科研生产,晚上又无数次地加班到深夜,直到大厦的保安人员频频催促才回家。
  尽管如此,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的心中有杆秤:该项目可以提高46所在国防科技工业中的地位和我国绝热材料研究整体水平,提升绝热材料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46所终于获得了该课题的申报权。
  齐心协力 用心血谱写成功之路
  获得准入证之后,46所更加坚定了信心,员工们的工作激情也空前高涨。
  为了尽早出成果,编写小组成员不停地往返于呼和浩特和北京之间。他们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整理笔记、梳理归纳,身影不时地出现在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宇航出版社等文化场所。
  去年的“五一”长假,尽管家中的孩子和老人期盼着家人团聚,小组成员们还是将精力放到了项目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激烈的讨论后,方案多次被推翻。那段时间,每个人都睡不好觉,深夜里常常辗转反侧,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过滤着课题的每一个细节。经过反复研究修改,5月下旬,课题组完成了上报的第一稿。
  在整个申请立项的过程中,技术首席孙翔宇施谋展略,精心策划,合理组织,殚精竭虑,常常在深夜里审稿定稿;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的胡淑芳,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项目报告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担纲重要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年逾花甲的老专家赵怀仁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用到了项目的论证立项中,并坚持在父亲的病床旁修改报告的每一处细节;年轻的技术人员也在此过程中,考验了自己的知识,丰满了自己搏击科技长空的羽翼……
  集智攻关 采众长筑就事业丰碑
  46所认为,只有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强强联合,才能尽快完成课题的编写和研究。为此,他们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空空导弹研究院等国内相关领域具有优势的单位,组成课题组进行攻关。
  在评审报告提交前短短的四个多月内,所领导、科技委、科研处、604室等单位组成的项目论证组,一直在报告的编写、讨论、修改和答辩工作中忙碌,使报告先后通过了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专家组的预审和综合评审。
  合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联合成员单位之一,拥有绝热材料烧蚀机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报告的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多次派专业人员前来指导;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国家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他们发挥地理优势,为一系列评审会进行了大量的联络工作。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立项成功的消息,没有让46所人得意忘形。他们知道,这只是漫漫征途的开始,必须紧跟市场的步伐,集智攻关,才能开辟出一条平坦的道路。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