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876|回复: 0

AEG为ARJ21持续适航带来新理念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7-6 19: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AEG为ARJ21持续适航带来新理念--访民航总局飞标司徐超群副司长


     ARJ21飞机项目在研制工作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该项目既然要进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其各项要求就必须达到国际标准,包括在维修、飞行和飞机运行等各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而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正是在这几个方面为ARJ21把关。
  从飞机设计之初就考虑飞 机运营时的可持续适航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这是现代民用飞机制造商的共识,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飞机要获得市场成功,一定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徐超群副司长。他向记者详细阐述了航空器评估小组(AEG)的概念,同时介绍了民航系统为ARJ21项目所做的不懈努力。
   AEG的概念
  国际上AEG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适应民用航空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保证航空器的持续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而产生的。它的工作始于型号设计阶段,贯穿于整个航空器寿命周期,在航空器投入运行前是必不可少的。世界上绝大多数民航当局都要履行这一职责,通过对各机型设立三个专业委员会(维修审查委员会、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和飞行运行评审委员会),担负起对新型航空器及设计更改和加改装的航空器符合持续适航要求和运行要求的评审工作。有关职责包括: 
   1.对航空器制造人所研制的新型航空器及更改的航空器的维修委员会报告(MRBR),即维修大纲进行评审并批准,以便航空器投入运行时航空公司以此为依据制定自己的维修方案。
   2.对航空器制造人所研制的新型航空器的主最低设备清单(MMEL)进行批准,以便航空公司以此为依据制定自己的最低设备清单(MEL)。
   3.对航空器制造人所研制的新型航空器涉及的机组成员的型别等级、资格标准、训练大纲和飞机训练设备及模拟机进行评审;对机务维修人员的训练大纲和训练设备等进行评审,以便航空器投入运行时达到配套要求。
   4.对新型航空器研制阶段的驾驶舱设计、观察员座椅和飞机飞行手册、飞机操作手册、机组训练手册、外形缺件清单、签派偏离指南等进行评审,以便满足运行要求。
   5.根据制造人预期的适用范围,向制造人提出新型航空器应满足的运行要求。
  从上述职责可以看出,AEG的工作与航空器的持续安全运行密切相连,与客户使用紧密相关。
  中国民航在1987年引入适航管理后,即开始了有关适航和持续适航、运行管理的法规建设和组织体系的建设。随着中国民航规章CCAR121部和CCAR135部的颁布实施,持续适航和运行的审定和管理逐步完善,AEG的组织建设和评审也走入正轨。根据中航商飞(ACAC)的申请,民航总局在2005年正式成立了ARJ21飞机的维修审查委员会(MRB)、飞行标准委员会(FSB)和飞行运行评审委员会(FOEB),开始按照规章和程序要求进行审定工作。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