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2890|回复: 2

我国近海直升机服务的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6-8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用航空业发展很快,已经进入了世界民航大国的行列,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大部分通用航空企业,尤其是海洋直升机服务企业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运营。企业缺乏资金积累,自我更新换代的能力十分匮乏,长期如此,企业将难以为继。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非常忧虑的问题。本文试对我国近海直升机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对近海直升机服务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直升机服务具有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第7位。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渤海湾、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总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亿立方米。目前,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的发现率仅为9.2%,极具勘探开发潜力。
  我国近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块状集中的特点。北部主要集结在渤海湾区块。载止2000年9月30日,该区块油田探明储量约为5.59亿桶,凝析油4800万吨及天然气2750亿立方英尺。油气田主要集中在京津唐经济带;南部主要集中在南海西部和东部。载止2000年9月30日,南海西部油田探明储量约1.079亿桶,凝析油约500万桶及天然气21070亿立方英尺。油气田主要集中在环粤西、海南经济特区地带。南海东部油田探明储量约为1.11亿桶。油气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带;近期东海大陆架平湖地区也发现了油气田,开发工作正在拉开序幕。
  由于直升机具有机动性强、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所以近海服务需求量相当大。首先在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方面迫切需要直升机后援服务,目前,直升机服务已经被列为油气公司3大招投标项目之一。其次,开展海上救捞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已决定在沿海成立4大救捞中心。日前,上海、大连的救捞中心已开始运作。另外,海上缉私、港口引航也都需要直升机的鼎力相助。除此之外,因为我国油气田集中带大多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故直升机还可以开展城市管理、空中游览以及商务包机等相关业务。总之,开发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都离不开直升机这种便捷的交通服务工具,这就为我国直升机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二、市场竞争格局已现雏形

  我国近海油气田的块状分布,决定了直升机海上作业的区域性特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渤海湾区块基本由东方通用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通航”)独领风骚,南海区块则由南航珠海直升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珠直”)和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直”)瓜分,“三分天下”格局已现雏形。
  “三家分天下”,家家有特色。东方通航于1998年正式设立,是由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兼并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甲类通航企业。该公司总部设在天津,在渤海湾地区有兴城、大连2个作业起降点,现有直升机近20架,固定翼飞机2架,形成了陆海并举、初具规模的机队作战能力;中海直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通航第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现有8架超美洲豹和6架海豚直升机,作业以南海东部为主,近年逐步向北发展和向西延伸,市场占有率较高。该公司在资本市场积极筹措,凸现出较强的融资能力;南航珠直是一家老牌海洋直升机服务企业,服务主要集中在南海西部。目前该公司拥有2架S-76C+、3架S-76型直升机和1架“大蓬车”,在机型先进性方面占有优势。该公司由于机型“适销对路”,用户乘坐方便、舒适,服务到位,深受油气公司欢迎,牢牢控制住西部区块的市场份额。该公司重视科学的规范化管理,经过上下共同努力,于2003年同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品牌效应凸显,业务发展前景看好。
  这3家公司在中国近海作业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这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然而,3家公司整体机队规模都偏小。据统计,2001年海洋石油直升机服务时间为14390小时(含飞行训练),每架飞机每年作业量约为479小时,换言之,平均1天只有1个多小时的作业,飞机利用率偏低。高投入、低产出是造成民用直升机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谁是市场的得益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努力推动市场化。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无论在市场经济发达或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或一般平衡,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市场失灵。近海直升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例如,培养1名成熟的直升机飞行员需要公司支付巨额资金,但该名飞行员“跳槽”到另一家航空公司又不支付任何费用,这时,该公司所获得的私人收益就会低于公司外的社会收益,而由公司承担的私人成本则会高于社会成本。此外,这些企业还要参加一些抢险救灾等社会任务。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即社会资源不被有效利用。在低效或失效情形下,社会资源必然淡出不能产生效率或低效率的行业,导致企业筹资困难。但是,如果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时候,便面临着两难的困境——资源的流失和行业的发展难以保持平衡。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或是财政补贴或是政策扶持,西方亦如此。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通航历史和未来发展来看,较适宜的办法是建立一个通航发展基金,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加强透明度,把补贴纳入正常的补偿机制。
  另外,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然是有受益者也有受损者。要清楚界定何方受损、何方收益必须在产权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到。首先,产权归属要清楚;其次,在产权归属清楚的情况下,对产权所有者运用财产时的行为边界要界定清楚,即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如何受益、受损和如何补偿的规则要清晰。
  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重要标志。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确立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必须申明的是,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是不可侵犯的。法人对财产具有完全的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力,具有完整的产权。只有确立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才能真正实现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
  能否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海洋直升机企业脱胎换骨的关键。中海直便是利用中国新兴资本市场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由于该类公司大多有浓厚的历史“情结”,与大集团或地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很大差距!而观念上的落差,也制约着该类企业的发展。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体制转变方面,它们都未能真正受惠于市场化的推进,达成原始资本积累和制度更新。时至今日,一些公司仍受制于旧的体制,而且在资金运营方面又开始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
  1980年我国引进第一家国外石油公司来合作开发油气后,众多跨国油气公司蜂拥而至。表面上,南航珠直等无疑是喝了“头啖汤”。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以计划方式起基础性作用,近海直升机服务体现的是国家投入、国家受益,机队是奉命行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该类企业主体地位逐步突出。但是市场主体地位发挥作用需要得到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营机制以及相匹配市场运行规则的支持。通航市场有很强的特殊性,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企业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新一轮博弈

  随着《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的实施以及后政企分开时代的到来,中国的通航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和市场规则将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这是大部分通航企业不轻言放弃的原因之一,也是外资及民营资本要进入的动因。通航企业特别是海洋直升机服务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行业,又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中国近海直升机服务行业中,已形成“南北对峙”,即在渤海湾区块和南海区块之间争夺。这3家主要企业,尽管在机队、管理和机制上不尽相同,但在核心竞争力上仍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和不足。这样的现状也使得区间以及区内平衡局面得以长期维持。
  从成本角度考虑,临港企业发展运输、临海企业发展直升机服务成本最低。然而相伴相生虽然能给双方带来短暂的甜蜜,但也丧失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尽管如此,又有哪一家公司愿意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呢?
  中海直近年大力“北伐”,又“戎马”南海西部,以活跃的姿态面世,使人嗅到战场硝烟味。该公司除在海洋石油直升机服务上一争长短外,还挟资本市场之雄风,开辟如参与三峡库区建设、跨海铁路工程、海上救捞等新业务。南航珠直则在传统的西部地区深耕细作、稳打稳扎。该公司的三亚基地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有效地增添了在该区块的实力。东方通航在渤海湾地区占有地缘优势,但由于要兼顾海陆、机型老旧等原因,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问题。

五、建立协商机制,求得共同发展

  我国大部分通航公司一直是在亏损情况下运营的,海洋直升机企业也不例外,这引起众多业内人士的忧虑。长期的亏损难以为继,没有资金积累,企业自我更新换代能力日益匮乏。价格战时有所闻,平添了许多麻烦。一些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应该进行联合重组或组成松散式的同业联盟,打造出通航企业界的“航空母舰”。一旦如此,海洋直升机服务价格将会全面回升。这是油气公司所不愿意看到的。为利益计算,油气公司利用其对直升机服务业的垄断位置,在联盟成立前施加影响,可能已各个击破。在强大的油气公司面前,直升机服务企业基本没有“话语权”。这是一种长远的伤害,从本质上说也会危及油气公司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直升机企业或代表它们的协会、组织与油气公司建立起一种协商机制,找出成本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平衡点,在一定的幅度内理性波动,从而杜绝过度盘剥和消极作业,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现在开采的只是一小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将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这就必然要加大勘探开采的深度和力度。这将吸引全世界近海直升机服务企业的眼光,它们必然也要来争夺这一大市场的份额。本土企业虽然具有先入为主的地缘优势,但在机队力量、资本运作和专业化服务等方面难以与之匹敌。
  从反垄断角度看,“三分天下”是一种理想的制度设计。但是我国直升机企业从来没有垄断过市场,反而在强势的油气公司面前几乎完全“失语”,成为凌乱的下游弱势企业。为求生存而忍辱负重,失却一个专业公司独特的发展思路,只能围着油气公司转,这实在不是理想的状态。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通航飞行管制条例》已经颁布实施,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进一步松动和落实,国外同类公司将不邀而至。届时,企业面临的不是如何做大蛋糕并占有大份额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志存高远的企业能利用相对平静的时间做足准备,在挑战中壮大;聪明的企业把目光放在专业化上做深做精,做出特色,以便待价而沽或伺机出击。进退有据,不失为一种理性思路。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2

帖子

74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4
发表于 2008-7-13 23: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楼主所言及是,能否透露是那个单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72

积分

试用期机务

Rank: 1

积分
72
发表于 2011-6-28 13: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通航是块大蛋糕,可惜吃的人少,消化的也不好,只是甜甜嘴,期待通航大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