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1355|回复: 0

构建和谐支线机场 促进地方经济好又快发展

[复制链接]

3579

主题

5577

帖子

3852

积分

元老

领航世界的A38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52
发表于 2007-6-8 17: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防城港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国民航机场实行了属地化管理,整合航空资源,各支线机场也融入了大集团发展战略,以构建和谐空港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打造区域航空运输网络,切实加快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然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总是充满着艰辛和曲折,特别是贫困支线机场的定位与发展仍在艰难中勇敢的探索和实践着。当前,各贫困支线机场正在所属机场集团公司的带领下再次向贫困发起了冲锋和突围。

  集团公司竭力推进支线机场的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各大机场集团公司都关注着支线机场的脱贫解困与和谐发展问题,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新疆机场集团公司认真市场分析,利用支线机场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候机楼商业开发为突破口,创造了一个个生产运输的佳绩。

  云南机场集团公司“背”起部分亏损的支线机场履行着机场作为公益性特种行业产业实体的社会责任,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也在不断完善旗下支线机场的公司化体制改造,加大对贫困支线机场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践行着首都机场集团“诚、效、知、行、和”的企业精神,强化航空安全意识,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打造干支机场和谐发展的共赢平台。

  诚然,仅依靠机场集团公司有限的扶持还是远远不够的,支线机场脱贫解困最根本的还是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主业,取得地方政府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走上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路子。这才是脱贫之基,长远之计。

  支线机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机遇

  支线机场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意味着什么?机场又带来了什么?

  支线机场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线机场给所在区域的老百姓,特别是红色老区的人民、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交通便利。由于长期受自然封闭和落后山区的交通影响,有些人不仅没有看过飞机,更不用说乘过飞机。随着生活水平逐渐小康,现在老百姓也能在自家门口乘上飞机去山外看精彩世界了,同时远方的客人也能很便捷地来到境内观光旅游。

  支线机场是推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与促进招商引资的加速器和发动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搞活旅游,这是各地党委政府一直以来的首要任务。目前,西部地区及红色老区已把旅游开发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的确,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潜力也是巨大的。作为支线机场,在发展旅游经济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各地政府都依托机场空港的高端优势,打好交通便利牌,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了解,引进新观念新思想,赢得了信任和友谊。同时,还强强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扩大宣传影响,倾力对外推介,带来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丰富的资源,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支线机场给人们带来了创业与发展的信心和斗志。支线航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更多的是带来了人们对一个地区民族产业蓬勃发展的信心和人们开拓进取的激昂斗志。作为一个高端的实体产业,成熟的机场化经济产业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给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了许多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这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对人们勤奋工作、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激发斗志、锐意进取都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

  总之,支线机场承载着为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便捷、安全、公共航空运输的社会职责。它成功地对外接了区域外的商业、经贸、旅游、文化经济圈,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它也是一种产业,一种垄断的机场区域化产业经济。它给地方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场就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前沿和高端,透视着这里改革开放的深度和文明发达的程度。

  地方政府扶持必不可少

  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也是一种战略,它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紧密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也包括了所在区域支线机场的和谐发展。但,支线机场在探索和谐发展的路上却经历着坎坷、艰难与无助。

  因为特定的区域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支线机场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支线机场,脱离政府管理以后实行企业自负盈亏。加上由于受客源航班、建设债务、折旧费用、管理水平等原因的影响,很多支线机场还存在安全保障能力较弱、航班客源较少、经营管理效率较低、亏损严重、发展困难等问题,仅靠微薄的起降费、三产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有的被迫关闭停航;有的违背支线机场发展航空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盲目发展副业,搞起了以副养主,这使本身就很贫困的支线机场再度陷入了发展的迷茫和困境。这些不仅对支线机场自身发展不利,也对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不到很好促的进作用,更谈不上和谐共赢了,甚至是对一种新型经济生命的伤害。

  在变革的浪潮和人们积极的探索中,支线机场该何去何从?如何构建和谐支线机场,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呢?

  机场肩负着提供便捷、安全的公共航空运输的社会职责。这就决定了它作为公益性特种行业的社会性质,是公共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支线机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民航当局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不管是民航系统直管,还是属地化后的机场重组,支线机场渴望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更多的理解和大力的扶持,把支线机场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规划。

  政府的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支持不一定是资金上的,也可以是政策上的。由于大多数贫困小型机场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并不宽裕,直接的资金补贴不太现实,当地政府也可以出台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激活区域航空市场,发展空港产业,使支线机场与地方经济社会都能取得协调、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而今,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做了一些新的举措,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新疆阿勒泰市旅游局出台了凭机票免景点门票费、优惠住宿等一系列诱人的政策,留住航空公司的过夜航班和广大旅客,从而推动支线航空和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西运城市委市政府也鼓励各航空公司在运城开通更多的航班实行补贴或公司化包机、给予机场政策扶持、机场帮助营销一系列促进支线机场发展的优惠政策。2007年山西省、运城市两级政府也相继将建设运城国际机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5月28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通航10周年庆典上再次强调:贵州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州机场集团公司和贵州民航事业的发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支线机场的发展。

  民航当局为支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007年1月27日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于在全国小型机场管理座谈会上指出:发展小型机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为公众提供普遍服务、促进社会融合的需要,还是优化民用航空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需要。他同时还强调,要充分认识支线机场的公益属性和所肩的社会责任,要正确对待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对机场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不能完全按照普通企业硬性设定效益考核指标。

  2007年4月19日至20日,民航总局召开了全国民航财务工作会议,讨论了“支线航空补贴管理办法”和“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办法”。

  2007年5月,民航华北管理局宣布:为促进支线航空发展将在资源惠配、经营补贴、航线保护三方面给予支持。

  这些都将为支线机场减少企业亏损、确保飞行安全、构建和谐支线空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无疑是中国支线机场在脱贫解困发展道路上亮起的一盏盏明灯。

  支线机场发展任重道远

  历经了风雨变革的支线机场也要从根本上切实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倍加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务求实效,提升服务,抢抓市场。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确保航空安全,积极探索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构建好和谐支线机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培育好航空市场,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千里之行,任重而道远!相信支线机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不仅是民航当局更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当地党委政府一贯的大力扶持,为共同构筑和谐稳健的支线机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