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缝翼指示故障保留需要完成失速警告测试,抖杆是否测试通过很容易误判,之前有过误判导致飞机中断起飞滑回重办保留的事件。我们一个业务超强的师傅写了相关文章,很详细,当时看不太懂。今天认真的看完了,做个记录,把重点的提炼出来,以方便日后查看。有兴趣的可查看原文《关于襟翼 TRANSIT 灯亮故障的最新进展》。
某公司737-800飞机反映P2板襟翼过渡灯亮,7号缝翼转换灯亮。机务按MEL27-04保留,起飞滑跑过程中出现起飞警告,机组中断起飞,飞机滑回排故,更换7号缝翼内侧临近电门后正常。办理该保留的放行人员,确认严格执行了MEL的M项。根据MEL和MMEL描述:按住失速警告电门,检查抖杆工作正常。放行人员测试的时候抖杆确实也抖动了,时间约2秒钟。
工程师航后放出前缘缝翼,在7号缝翼内侧临近电门之间插入铝片,模拟内侧临近电门失效,P2板襟翼过渡灯常亮,P5板前缘装置信号板7号缝翼橙色指示牌常亮,此时执行MEL27-04-07的M项,当按压失速警告测试电门后对应的抖杆器抖动6次后自动停止工作,时间大约持续2秒钟。而正常的抖杆测试,时间可以持续很久,抖杆力度也大,不会自动停下。
工程师多次与波音沟通,波音最终修改了手册,要求按压失速警告测试电门的时间不得少于5秒。正确的失速警告测试程序应该是:按压并保持失速警告测试电门至少5秒,确认抖杆器一直工作,松开失速警告测试电门,确认抖杆器停止工作。以上现象才能证实失速警告系统测试通过。
尽管如此,MEL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个时间,需要查看AMM才能看到,不了解这个背景的放行人员在办理同样保留时可能不会特别留意这个时间。为避免下次遇到同样问题,制作了一个视频,对比失速警告测试正常和失败时的抖杆情况,以便工作者能直观判断抖杆测试是否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