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在线

搜索
查看: 9993|回复: 23

[谈天说地] 24岁机务工作时猝然离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

帖子

109

积分

见习机务员

Rank: 2

积分
109
发表于 2018-9-9 17: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24岁机务离世,猝死离民航人有多远?



剪报媒体检测

百家号09-08 12:12

关注

悲痛,难过。

很多人近日都看到了这则消息,浦东机场的一名24岁年轻机务,在机坪工作时突然倒下,紧急送医,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还有大约半个月时间,就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中秋节,而这位年轻机务兄弟的家庭却要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每次写这样的文章都会忍不住伤心落泪,看了看以前自己写的有关民航人猝死的文章,竟接近10篇。33岁的机长,42岁的机长,53岁的机长,26岁刚结婚的安全员、45岁的空警老大哥、某机场地服、某机场空管员、某航空乘人员,这次悲剧又不幸降临到了年轻的机务兄弟。

对单位而言,我们身边少了一个好同事好伙伴,而对那些家庭而言,他们却是永远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主心骨。英年早逝的民航人,让一个又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民航家庭破碎崩塌,我们不敢想象那些年迈的父母、家中的孤儿寡母终日以泪洗面的悲凄场景。

一句话都留不下就离开,猝死是最残忍的永别。近些年里,民航从业人员成为了猝死频发的高危人群,从空勤到地勤,有的在工作岗位上猝然离世,有的在体能训练中突然倒地,有的在驻外出差期间睡下就没再醒过来,有的在家中刚打完一个电话竟成诀别……



疲劳,是诱发猝死躲不过的坎儿。

我从业民航十几年,接触最多的就是空勤人员,同时和机务、空管、地服、安检的小伙伴们也打过很多交道,聊天中最受诟病的,就是疲劳上岗。

你可能知道中国民航一年保障近6亿人的安全出行,但你或许不知道,保障这近6亿人顺利出行的只有几十万民航员工;你可能知道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了96个月,安全纪录全球领先,但你或许不知道多少一线民航人连续几年没有休过假,连续几年没有睡过一个完全放松不受打扰的囫囵觉。

没有规律的工作时间、人力资源不足、人岗不匹配、人力过度利用、连续加班加点、超时超量工作、占用休息期开会训练、飞完夜航去开会、熬完通宵去训练、病假不敢请,年假不让休、工作标准越来越高,不合理要求越来越多……许多一线民航人已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而薪酬制度不合理,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同工不同酬,平均工资长期低于当地收入平均线等情况更进一步加大了一线民航人的生存压力。

假如民航人长期压力过大,工作过于疲劳,某天导致了民航不安全事件,甚至酿成事故大祸,这个责任,肯定不仅仅是一线人员或临时工就能背锅的。

民航局一再强调要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四个关系,其实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民航单位把安全放在了发展、效益、正常、服务的后面。许多单位不愿加大安全投入,压缩一线人员岗位编制经费,人力资源用到极限,安全打着政策的擦边球,嘴上说着保证安全第一,眼睛却几乎都盯着效益。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说过,企业争取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中国民航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航企老总不是大资本家,发掘员工价值最大化不能仅靠榨干员工的剩余价值来实现。

没有哪个人的生命是卑微的,没了一个员工企业虽然可以接着招人,地球照样转,公司照样挣钱,但离开对员工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缺少对人性和生命的敬畏,将给多少员工带来失望情绪和不安全感,又谈何队伍忠诚?又谈何共同奋斗?更谈何不懈追求的安全业绩和民航强国的建设目标?

这些年民航从业人员流失越来越严重,空勤队伍、空管队伍、机务队伍、安检队伍等关键安全岗位扎堆辞职,曾经民航自带光环的职业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部分单位冷冰冰的绩效制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人性化管理的缺失,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的盛行也寒了许多人的心。

大大曾讲过: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请每一个航企中高层领导扪心自问,这项政治任务,你们完成的好吗?

欣慰的是,在当前突出的民航用工矛盾下,民航局出台了R5新规,并将在明年年底开始全面严格规范空勤人员的休息期执勤期,但也有些人对于R5全面实施后各航司能否真正严格落实R5各项标准,以及局方能否对违规航司下狠手开罚单持观望态度。我个人认为,当前民航安全形势这么严峻,我相信局方落实中央要求对安全隐患坚持零容忍的决心,具体行动咱们拭目以待好了。

但有些遗憾的是,对于机务、地服等地面岗位而言,局方暂时没有制度性文件去严格规范他们的休息期执勤期。我认为,关于保障休息期执勤期的规定,每一个民航岗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性化的民航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应照顾到的群体,谁都不应缺席。

在此呼吁!

1.请局方进一步完善民航各岗位休息期执勤期的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保护各岗位民航人的休息期;

2.从局方到航企自上而下推行民航安全绩效考核,把“依法保障员工休息期”、“依法落实执勤期”等作为安全运行的关键KPI严格考核每个民航单位;

3.完善人员保护措施,加大局方监管力度,把每一起员工过劳死事件作为一项不安全事件来调查,回查猝死员工的工作记录情况是否存在单位违法违规、超时用人、人岗不匹配等问题,并按安全责任事件向相关管理人员乃至企业法人依法追责并督促全面整改;

4.完善去世员工善后工作,强制企业缴纳员工意外保险,对员工因过劳导致猝死等问题,提高赔偿额度,最大化保障逝者家属权益。

我不怕死,我可以和劫机者勇敢战斗至同归于尽,可以在紧急撤离中把生存的希望留给旅客,可以在生活中见义勇为不怕牺牲跳入海中救助溺水群众……

但,我唯独不想在岗位上累到猝死。

每一条生命都不应当白白逝去。

这样的悲剧,请不要再发生。

愿我们都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