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务朋友们,如果我只是一个初中毕业就来BJ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一起在机坪上修飞机吗?不会,肯定不会。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职业在这个论坛被很多人如此嫌弃。你要知道这份被你描述成“坑”工作,于我却是出“坑”的阶梯。
从我出生那刻开始,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是农村人。我家是真正的农村,坐火车到市区,做1个小时的公交到镇上,再做半个小时的金杯才能到我家。我父母是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妈不识字。收成好的时候,家里一年的收入大概有10000多块。
后来地被ZF收走了,ZF让我们必须搬到小区里面住。小区里面怎么养牛?怎么放拖拉机?日子没法过了,我知道我不能走父母的老路。我在念书,老师告诉我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
我进城念书了,我用功读书,我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我高中念得是我们镇上最好的学校。学校讲究“军事化”管理,每天都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没有特殊情况不准离校。我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一点,都是在不停学习。吃中饭的的时候,大家还会比谁吃的快,因为这样就可以剩下时间来学习。有的时候课业压力大,我还会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看书。有一次被宿管发现还吃了处分。
就这样,我很快迎来了高考。但是结果很糟糕,我没有考上本科。班主任鼓励我复读一年,毕竟我是班上最有希望考上本科的人。很快一年过去了,我又一次参加了高考。我又失利了。(英语实在太差,“聋子英语”加“哑巴英语”。直到现在,如果戴耳机发现是外籍机长,我都会下意识摘下耳机,让同事来沟通)我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于是我选了个专科院校就去了,因为那个学校是我可选择范围内分数最高的。亲戚朋友都说飞机这样的高科技,如果你修得好,以后一定有出息。我不懂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我只知道在有的选的范围内选最好的。于是我就去了南方的某个学校。
大学里的经历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女生,所以基本就是上课和打工。我做过网吧网管,去过烧烤店打工,也送过快递,当过代理。大学时光很快,眨眼就找工作了。
说实话,找工作给我的感觉挺容易,即使那一年是“小年”。我如愿进入了一家航空公司,开始了我的航线机务生涯。
工作之后确实是很辛苦的。刚开始的时候三班倒,感觉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除了睡觉就是在上班。后来总算好了点,变成了四班倒,但是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是让我很头疼。酷暑寒冬其实还好,真正厉害的是那些化工品。干了一阵子,我就发现自己的手干硬得像砂纸。我这辈子都记得液压油滴进眼睛里的感觉。
最痛苦的其实还是每天听同事抱怨公司的不合理制度。我只能口头上表示附和,内心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心要在这份工作上做出一点成绩。毕竟,我和人家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我和家人的未来都维系在这份工作上。
要考执照了,资料有点少。后来知道了一个网站叫【机务在线】。在上面看到了很多大神的分享,学到了很多工作和行业内的知识。有什么问题,我都会试着现在网站上搜索一下,然后多参考几个答案,做好总结。最后考口试竟然一次就过了,在这感谢【机务在线】。
终于当放行了,可薪酬还是很一般。不过我能驻外了。驻外的时候每天都要上班,如果是国际驻外,得有两三个月不能和家人见面。但是驻外的话每天都会有补贴。我媳妇儿已经有娃了,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家。我向公司里面每一个我认识的人借钱买房。最后还是自己机务兄弟仗义,不管是留在航线的,还是去了办公室的,大多数人都借了一点钱给我。我总算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
后来公司有了转岗机会,我就去了办公室。再后来,我基本就是在各个公司之间跳槽了。
现在我已经不在机坪上修飞机了,和论坛里说的“坐办公室的”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自己下了夜班还要去跟机的艰苦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事和他们因为长期的熬夜而永远无法恢复的黑眼圈。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东西,这些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平民子弟在民航圈子里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论坛里正在同命运抗争的机务,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不公平已经存在,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比如我在【机务在线】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心理学,AV女忧和机务 》
我在BJ某家航空公司的时候,曾向领导表示最近人员流动比较大,或许是否应该考虑提高一下大家的薪酬待遇。当时我的那位有着十数年工作经验的经理竟然语出惊人道:“让他们走!他们走了,我去火车站拉一帮人照样干!”
还有一次我在SH某家航空公司的时候,曾向领导表示最好应该在夜班之前协调好晚上的工作,不然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领导当时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说道:“夜班本来就应该通宵的嘛!”
在这里,我想说:我是70年代后期出身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成为机务中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决策将影响机务这个行业,乃至航空业的发展。
谨以此文送给那些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现在対手上的机务工作骂爹骂娘的年轻人和那些很久以前吃苦耐劳,现在却已然淡忘的老机务,关注行业基层,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公平一点,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做关乎机务薪酬的决策的时候,让这份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毕竟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一起修飞机。
后记:很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奋斗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最近有感于朋友圈发的18岁的梗,遂有所感触,仿写了这篇文章。文笔粗劣,各位多多包涵。
扫描二维码,关注【第42号房间】 成长和逆袭,就在这一步 彩蛋: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出于某种恶趣味,此文只能写到这里。如果你想知道我还说了哪些话,欢迎进入我的【第42号房间】,搜索《写在奋斗18年之后》,去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