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不想上天的机务不是好机务。”还有人说:“修飞机的看着飞机就好像看着床上的美人,只能摸,不能飞。” 在通航机务工作不满两年,很多时候同事间聊天打哈哈,总是会伴随很多有关飞行的话题,话语间的信息总是间接的反馈出:机务里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热爱飞行,向往蓝天,无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选择飞行,而选择机务这个职业,能近距离接触飞机。 可是,就是有这样一群胆大的人,身为机务,为了自己的梦想,利用业余时间,更有甚者,在民航辞职出来,全心全意的投入“DIY飞机”的事业里。 15年8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牌机务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让众人羡慕的职位,选择了辞职回家。只是为了实现源自内心的一个梦。 话说这个和局方打交道还是很不容易的,几个机务和一个民航的飞行员,和局方你来我往的沟通,再沟通,再再沟通,终于还是把一架美国进口的飞机套材申请下来了“民用航空器临时登记证”,各位想把零散的飞机件组装好之后并合法的在中国上空飞行,木有这个是不行滴。 2016年3月,虽然在民航飞机维修领域有着十五年以上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但是在研究自制航空器单机适航的路上,他们还是走了7个月,与局方打交道,收集各种国内外关于自制飞行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就这样,飞机组装和其他散件的设计装配就这样开始了。 海南三亚的3、4、5、6月的气温,只有懂得人知道,平均气温在33°左右,酷暑难耐,机库里又没有空调,在强力的电风扇也阻挡不了热气持续的来袭。组装工作一共有五人共同完成,两名专业的民航机务,两名航模爱好者,和一名民航飞行员。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没有退却,四个月内日复一日的研究飞机的组装,最终编译完成了所有与单机适航有关的手册、法规和程序。但这对我大机务来说肯定不是件难事啦。疲惫了他们就找个地方趴着就睡,或者铺个凉席在地面上将就了。 除了天气,在组装过程中还是遇到很多问题的,我曾很详细的问过他们:“在组装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他们是这样回答我的:“之所以选择管布机,是因为全铝飞机对我们没有什么挑战,管布飞机我们没有接触过,想挑战和学习下,而我们购买的这个套材飞机已经做的非常精益求精了,所有我们想不到的,套材里几乎都带全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突发的情况,比如可能会在管子上多打了几个孔,这些情况是避免不了的。其次最重要的是蒙布,尤其的喷漆,这个让我们返工了一次。其他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这次经历很宝贵,我们很珍惜。虽然机库环境有些恶劣吧,苦并快乐着。” 我见过他们系统的规范化的做地面试车前的准备,给飞机加油、以及地面的安全保障措施(接地线、灭火瓶、应急工具、无线电台通信设备等等)、试车检查单等等,一点都不逊色于通航小飞机地面试车的正常准备。整个试车过程我都在旁边看了,慢慢的小油门启动,待滑油温度上升到一个安全温度区间后,在推大车,测试各个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然后再进入小油门状态,几分钟后关车。然后看他们在讨论试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再商量如何改进,非常的严谨和一丝不苟。 2016年11月5日,“飞狐”在海南省海口市定安县甲子机场进行了试滑,飞狐在一个长200m还未修建完成的跑道上滑车一个来回,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完美。 接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看了这些图片,看到这架同行前辈们辛辛苦苦组装调试好的飞机,我感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梦想实现后的样子。同样作为机务的你呢?以前我们总是羡慕美国的机务开着飞机去修飞机,我想再有个几年,没准在我大中国也会出现开飞机去修飞机呢。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放眼望着停机坪上的飞狐“B-00ND”,期待它自由飞翔在蓝天的那一刻。
|